一种墙板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90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板输送机构,涉及建筑材料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输送基座,所述输送基座的右侧焊接有延展座,所述延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握柄,所述输送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固定机构,所述输送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竖直固定机构包括竖直锁定框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将墙板的一个拐角活动插接在竖直锁定框的内腔中,随之控制气泵主体工作,通过分流管、气软管向连通管件的内腔中充气,连通管件内的空气随之穿过竖直锁定框的内部输送至弧形气囊的内腔中,进而促使弧形气囊的体积膨胀,实现对墙板进行固定的功能,随之通过延展座拉动输送基座移动,实现对墙板进行竖向输送的功能,降低输送时的占地面积。降低输送时的占地面积。降低输送时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输送机构


[0001]本技术建筑材料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墙板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墙板现指一种建材,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装配式大板结构、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对墙板进行周转时,会使用到输送装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质隔墙板输送装置,公开号为CN110963154A,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多个轻质隔墙板固定机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该专利通过轻质隔墙板固定机构对墙板进行固定,固定时,墙板为平放在支撑底座的顶部的,进而导致该专利的水平面积较大,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下难以顺利通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墙板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墙板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基座,所述输送基座的右侧焊接有延展座,所述延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握柄,所述输送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固定机构,所述输送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
[0007]所述竖直固定机构包括竖直锁定框和支撑架,所述竖直锁定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气囊,所述弧形气囊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所述竖直锁定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件,所述支撑架焊接在输送基座的右侧。
[0008]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基板和缓冲移动轮,所述缓冲基板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底部的所述缓冲基板固定安装在输送基座的顶部,位于底部的所述缓冲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囊,所述橡胶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主体,所述气泵主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远离气泵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流管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气软管,所述气软管的数量与竖直锁定框的数量相同,所述气软管远离分流管的一端与连通管件的顶部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海绵垫的顶部与位于顶部的缓冲基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竖直锁定框固定安装在位于顶部的缓冲基板的顶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缓冲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顶部与位于顶部的缓
冲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移动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拆卸式连接在输送基座和延展座的底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件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板。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墙板输送机构,采用竖直锁定框、气泵主体、分流管、气软管和弧形气囊的结合,预先将墙板的一个拐角活动插接在竖直锁定框的内腔中,随之控制气泵主体工作,通过分流管、气软管向连通管件的内腔中充气,连通管件内的空气随之穿过竖直锁定框的内部输送至弧形气囊的内腔中,进而促使弧形气囊的体积膨胀,实现对墙板进行固定的功能,随之通过延展座拉动输送基座移动,实现对墙板进行竖向输送的功能,降低输送时的占地面积,便于用户的使用。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墙板输送机构,采用固定筒、滑动件、橡胶囊、海绵垫和弹性件的结合,通过固定筒和滑动件的配合,使得墙板输送途中,两个缓冲基板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相向移动,对橡胶囊和海绵垫进行压缩,实现对墙板进行缓冲保护的功能,同时弧形板会向转轴的方向移动,来对弹性件进行压缩,实现协助缓冲的功能,避免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极易导致墙板损坏的问题,有效保障墙板的安全,提升本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竖直锁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缓冲基板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缓冲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输送基座;2、延展座;3、驱动握柄;
[0024]4、竖直固定机构;41、竖直锁定框;411、弧形气囊;412、防滑橡胶垫;413、连通管件;42、支撑架;43、气泵主体;44、分流管;45、气软管;46、电磁阀;
[0025]5、缓冲机构;51、缓冲基板;511、固定筒;512、滑动件;513、橡胶囊;514、海绵垫;52、缓冲移动轮;521、转轴;522、弹性件;523、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板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基座1,输送基座1的右侧焊接有延展座2,延展座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握柄3,输送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固定机构4,输送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5,竖直固定机构4包括竖直锁定框41和支撑架42,竖直锁定框4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气囊411,弧形气囊41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412,竖直锁定框4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件413,支撑架42焊接在输送基座1的右侧,缓冲机构5包括缓冲基板51和缓冲移动轮52,缓冲基板51的数量为两个,位于
底部的缓冲基板51固定安装在输送基座1的顶部,位于底部的缓冲基板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囊513,橡胶囊5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14,通过防滑橡胶垫412的设计,提升墙板与弧形气囊411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本装置锁定墙板时的稳固性,连通管件413的内腔通过竖直锁定框41与弧形气囊411的内腔相同,便于本装置的使用。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

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撑架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主体43,气泵主体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4,分流管44远离气泵主体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46,分流管44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气软管45,气软管45的数量与竖直锁定框41的数量相同,气软管45远离分流管44的一端与连通管件413的顶部螺纹连接,预先将墙板的一个拐角活动插接在竖直锁定框41的内腔中,随之控制气泵主体43工作,通过分流管44、气软管45向连通管件413的内腔中充气,连通管件413内的空气随之穿过竖直锁定框41的内部输送至弧形气囊411的内腔中,进而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基座(1)的右侧焊接有延展座(2),所述延展座(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握柄(3),所述输送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固定机构(4),所述输送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竖直固定机构(4)包括竖直锁定框(41)和支撑架(42),所述竖直锁定框(4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气囊(411),所述弧形气囊(41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412),所述竖直锁定框(4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件(413),所述支撑架(42)焊接在输送基座(1)的右侧;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缓冲基板(51)和缓冲移动轮(52),所述缓冲基板(51)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底部的所述缓冲基板(51)固定安装在输送基座(1)的顶部,位于底部的所述缓冲基板(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囊(513),所述橡胶囊(5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主体(43),所述气泵主体(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4),所述分流管(44)远离气泵主体(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卡希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