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86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包括两个连通再沸器和汽提塔釜的连通管,连通管的进口端设置有絮流发生件,连通管下端均设置有沉淀管,沉淀管一端封堵,沉淀管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密封连接有检修盖板,连通管与其下方的沉淀管通过多个竖直的支管连通,支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连通管的进液端设置絮流发生件,能够使得流经连通管的废水在连通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絮流,因此能够降低连通管内的结垢量。的结垢量。的结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到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粗苯加氢精制装置生产操作中需要启动脱盐水泵,向系统中注入脱盐水,流量控制在1000

1500KG/h,从高压分离器分离去废水储罐。这部分废水含氨和铵盐,难以直接生化处理。为保证废水处理水质的需要,这部分废水需经废水汽提塔汽提使酸性水中H2S与NH3均被汽提出来,铵盐难以分离,仍然处在清净废水当中。但在实际操作中,经高温浓缩以后的废水会在再沸器和汽提塔釜连接的管线底部沉积结垢进而堵塞管道,使得生产难以正常进行。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降低再沸器和汽提塔釜连接管线底部的沉积结垢量,能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方便对结垢进行清除的防垢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包括两个连通再沸器和汽提塔釜的连通管,连通管的进口端设置有絮流发生件,连通管下端均设置有沉淀管,沉淀管一端封堵,沉淀管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密封连接有检修盖板,连通管与其下方的沉淀管通过多个竖直的支管连通,支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0006]具体的,所述絮流发生件包括外管,外管与连通管连通,外管内固定有内套,内套两侧分别开设有锥形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小口端相对设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内套为直筒段,液体经第一腔室和直筒段流入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固定有锥形的分流块,分流块上方的第二腔室内固定有倾斜的导向斜板,导向斜板朝向外管中心的一端向液体流动方向倾斜。
[0007]具体的,所述絮流发生件为耐磨金属材质制成。
[0008]具体的,所述直筒段内径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小口端直径相等。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技术通过在连通管的进液端设置絮流发生件,能够使得流经连通管的废水在连通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絮流,因此能够降低连通管内的结垢量。
[0011]2、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导向斜板,能够使得絮流发生在连通管的内侧下端上,因此进一步的降低了连通管内侧下端的结垢量。
[0012]3、通过设置与连通管连通的沉淀管,废水中的沉淀物可以沉淀到沉淀管中,对沉淀管进行检修除垢时,可关闭支管上的阀门,从而实现不停机除垢作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4]图2为絮流发生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0016]1 再沸器
[0017]2 连通管
[0018]3 汽提塔釜
[0019]4 支管
[0020]5 沉淀管
[0021]6 检修盖板
[0022]7 外管
[0023]8 内套
[0024]9 第一腔室
[0025]10 第二腔室
[0026]11 分流块
[0027]12 导向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

2所示,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包括两个连通再沸器1和汽提塔釜3的连通管2,絮流发生件安装在连通管2的进液端上。连通管2下端均设置有沉淀管5,沉淀管5一端封堵,沉淀管5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密封连接有检修盖板6,连通管2与其下方的沉淀管5通过多个竖直的支管4连通,支管4上均安装有阀门。
[0029]絮流发生件为耐磨金属材质制成。絮流发生件包括外管7,外管7与连通管2连通,外管7内固定有内套8,内套8两侧分别开设有锥形的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的小口端相对设置,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之间的内套8为直筒段,直筒段内径与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的小口端直径相等。液体经第一腔室9和直筒段流入第二腔室10,第二腔室10内固定有锥形的分流块11,分流块11上方的第二腔室10内固定有倾斜的导向斜板12,导向斜板12朝向外管7中心的一端向液体流动方向倾斜。
[0030]废水进过絮流发生件时,废水通过第一腔室9、直筒段和第二腔室10进入到连通管2内,废水从第一腔室9向直筒段内运动的过程中,在文丘里效应的下废水的流速增加,废水增速流到第二腔室10内时,在分流块11的作用下,废水被分为上下两股,下侧一股废水贴着连通管2内壁下端流动,上侧一股废水在导向斜板12的导向作用下发生折流并冲击下股废水,两股废水冲击后会在连通管2内产生絮流,且絮流发生在连通管2内部下侧,因此能够降低连通管2内的结垢量。
[0031]通过设置与连通管2连通的沉淀管5,废水中的沉淀物可以沉淀到沉淀管5中,对沉淀管5进行检修除垢时,可关闭支管4上的阀门,打开检修盖板6从而实现不停机除垢作业。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包括两个连通再沸器(1)和汽提塔釜(3)的连通管(2),其特征在于,连通管(2)的进口端设置有絮流发生件,连通管(2)下端均设置有沉淀管(5),沉淀管(5)一端封堵,沉淀管(5)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密封连接有检修盖板(6),连通管(2)与其下方的沉淀管(5)通过多个竖直的支管(4)连通,支管(4)上均安装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提塔釜管道防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絮流发生件包括外管(7),外管(7)与连通管(2)连通,外管(7)内固定有内套(8),内套(8)两侧分别开设有锥形的第一腔室(9)和第二腔室(10),第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翠翠任闪闪陈云生王庆照赵洪雷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欧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