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36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涉及射击运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副射击靶机构,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包括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的一端与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主射击靶机构,所述限制槽的内壁与主射击靶机构的外表面套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射击靶机构与固定杆之间的配合,使得主射击靶机构可以进行上下运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固定杆与副射击靶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副射击靶机构可以做圆周运动,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利用底座内各机构的配合,使整个装置可以移动或固定,保障了装置的使用效率。装置的使用效率。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


[0001]本技术涉及射击运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

技术介绍

[0002]射击项目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重点运动项目,全国体育界对射击项目的训练都十分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会找寻休闲活动,借以纾解压力,放松心情,其中不少人爱好玩具枪式的射击运动,因此,人们研究出射击靶以供人们娱乐。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射击靶多为固定式,即在固定的靶杆上连续射击用靶,这种固定靶在当前已经不能满足部队及射击爱好者练习的需求,为提高射击难度,现都已向移动靶方向发展,以射击训练强度大的部队而言,所采取的为在射击区域挖地沟,人工举靶后在地沟行走进行移动靶练习,这种方式对举靶者而言存在一定风险,且人工移动举靶方式不能大面积推广,不能适应各种训练强度的射击训练,因此急需一种移动灵活,使用安全的射击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射击靶自行转动能力,解决射击靶自行转动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射击靶移动问题,以达到射击靶移动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副射击靶机构,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包括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的一端与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升降装置,所述限制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射击靶机构。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射击靶机构包括有滚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凸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凸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滚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限制槽可以让主射击靶机构更加稳定,限位块可以使得主射击靶机构的活动受到限制,避免因为过度运动所造成的主射击靶机构的损伤。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轮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的输出轴,所述电机一的底部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副射击靶机构包括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主体,所述旋转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副射击靶,所述副射击靶有三个,分别垂直于旋转主体的外表面。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机一可以带动凸轮做圆周运动,凸轮从而带动整个主射击靶机构做上下运动,电机二可以带动旋转主体做圆周运动,从而使三个副射击靶机构做圆周运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有4个,所述底座包括有电动支撑杆,所述电动支撑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挖孔槽,所述电动支撑杆的底部外表面与挖孔槽的内壁套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万向轮可以使整个装置移动,电动升降杆可以使整个装置固定不动。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采用主射击靶机构、固定杆、升降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电机一、凸轮、滚轮、限位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主射击靶机构的上下移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更有效的训练了射击技术,采用副射击靶机构、固定杆、底座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电机二、旋转主体、副射击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副射击靶的圆周运动,更加高效的训练了射击能力。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采用底座中壳体与电动升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整个装置的固定与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多元化,通过壳体与万向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整个装置的移动,避免因为不能移动而使整个装置的功能大打折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副射击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底座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主射击靶机构;2、副射击靶机构;3、固定杆;4、升降装置;5、底座;6、支撑块;11、限位块;12、滚轮;21、副射击靶;22、电机二;23、旋转主体;31、限制槽;41、凸轮;43、电机一;51、万向轮;52、电动升降杆;53、壳体;54、挖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包括固定杆3,固定杆3的顶部设置有副射击靶机构2,固定杆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块6,固定杆3的底部与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3包括有限制槽31,限制槽31的一端与固定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升降装置4,限制槽3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射击靶机构1,主射击靶机构1包括有滚轮12,升降装置4包括有凸轮41,滚轮12的底部与凸轮4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滚轮1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凸轮4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3的输出轴,电机一43的底部与支撑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块6的下表面与底
座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
[0025]在本实施例中,限制槽31限制了主射击靶机构1过度运动,防止因过度运动造成主射击靶机构1损伤,电机一43控制凸轮41转动,凸轮41带动主射击靶机构1做上下运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副射击靶机构2包括有电机二22,电机二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主体23,旋转主体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副射击靶21,副射击靶21有三个,分别垂直于旋转主体23的外表面。
[0028]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机二22启动时,电机二22的输出轴带动旋转主体23做圆周运动,旋转主体23带动副射击靶21做圆周运动,提高了装置的多样性,锻炼了射击技术。
[0029]实施例3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底座5包括有壳体53,壳体5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1,万向轮51的数量有4个,底座5包括有电动升降杆52,电动升降杆52的顶部与壳体53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壳体53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挖孔槽54,电动升降杆52的底部外表面与挖孔槽54的内壁套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轮51可做不同方向的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想要固定时,将电动升降杆52打开,电动升降杆52底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包括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的顶部设置有副射击靶机构(2),所述固定杆(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块(6),所述固定杆(3)的底部与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包括有限制槽(31),所述限制槽(31)的一端与固定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升降装置(4),所述限制槽(3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射击靶机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射击靶机构(1)包括有滚轮(12),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有凸轮(41),所述滚轮(12)的底部与凸轮(4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滚轮(1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精度训练射击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3)的输出轴,所述电机一(43)的底部与支撑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兵杨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裕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