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22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中心部分的外周嵌入建筑物的墙体,通风管道顶部开设有卡接口;卡接口内部卡接配合有通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正转或反转,使得两移动板在密封滑框内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带动两榫板分别在两榫套内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对榫板与通风管道内周之间缝隙的大小进行调节,实现对进风速率与风口大小的调节;通过两轴流扇叶转动带动外部的气体经通风管道一端的防尘网进入通风管道内部,并通过活性碳网,进行初步的防尘以及气体净化处理后,经通风管道另一端的防尘网,排入建筑物内部。排入建筑物内部。排入建筑物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通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物进行通风,需要预留通风处,并在通风处设计通风结构。
[0003]现有的通风结构缺乏对通风口进行调节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对进风流速及进风口的大小进行一定的调节,且无法完成对进风气体中的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通过对通风管道和通风组件的设计,解决了上述中所述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中心部分的外周嵌入建筑物的墙体,所述通风管道顶部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内部卡接配合有通风组件。
[0007]所述通风管道两端均固定有防尘网;所述通风管道顶部连通有密封滑框;所述密封滑框一外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密封滑框内部滑动配合有对称的两移动板;所述通风管道相对两内侧壁均固定有榫套;两所述榫套内壁均滑动配合有榫板;两所述榫板一侧固定有连接柱;两所述连接柱周侧面均固定有连接竖板。
[0008]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与两移动板螺纹转动配合;两所述移动板分别与两连接竖板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口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两组滑动卡槽;每组所述滑动卡槽的数量为两个。
[0010]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有传风框;所述传风框一侧设置有活性碳网。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风框相对两侧面均固定有两组卡轨;每组所述卡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轨与滑动卡槽卡接配合;所述传风框与卡接口卡接配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风框内壁固定有对称的两承接板;两所述承接板一侧均固定有电动机。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贯穿承接板;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安装有轴流扇叶。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正向或反向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正转或反转,使得两移动板在双向螺纹杆周侧面,以及密封滑框内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带动两移动板底部所固定的两连接竖板,以及两连接竖板一端所固定的两连接柱连通着固定在其一端的两榫板,分别在两榫套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使得榫板与通风管道内周之间缝隙的大小进行调节,实现对进风速率与风口大小的调节。
[0016]2、本技术通过控制器启动两电动机,带动其输出轴安装固定的两轴流扇叶转动带动外部的气体经通风管道一端所固定的防尘网进入通风管道内部,并通过传风框一侧所设置得活性碳网,进行初步的防尘以及气体净化处理后,经通风管道另一端所固定的防尘网,排入建筑物内部。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通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通风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通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
通风管道,2

通风组件,101

防尘网,102

密封滑框,103

伺服电机,104

移动板,105

榫套,106

榫板,107

连接柱,108

连接竖板,109

双向螺纹杆,110

滑动卡槽,111

卡接口,201

传风框,202

活性碳网,203

卡轨,204

承接板,205

电动机,206

轴流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具体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中心部分的外周嵌入建筑物的墙体,通风管道1顶部开设有卡接口111;卡接口111内部卡接配合有通风组件2;通风管道1两端均固定有防尘网101;通风管道1顶部连通有密封滑框102;密封滑框102一外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103;密封滑框102内部滑动配合有对称的两移动板104;通风管道1相对两内侧壁均固定有榫套105;两榫套105内壁均滑动配合有榫板106;两榫板106一侧固定有连接柱107;两连接柱107周侧面均固定有连接竖板108;伺服电机103输出轴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09;双向螺纹杆109与两移动板104螺纹转动配合;两移动板104分别与两连接竖板108固定连接。
[0028]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0029]通过控制器正向或反向启动伺服电机103,带动双向螺纹杆109正转或反转,使得两移动板104在双向螺纹杆109周侧面,以及密封滑框102内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带动两移动板104底部所固定的两连接竖板108,以及两连接竖板108一端所固定的两连接柱107连通着固定在其一端的两榫板106,分别在两榫套105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对榫板106与通风管道1内周之间缝隙的大小进行调节,实现对进风速率与风口大小的调节。
[0030]具体实施例二:
[0031]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0032]如图1

4所示,卡接口111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两组滑动卡槽110;每组滑动卡槽110的数量为两个;通风组件2包括有传风框201;传风框201一侧设置有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1);所述通风管道(1)中心部分的外周嵌入建筑物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顶部开设有卡接口(111);所述卡接口(111)内部卡接配合有通风组件(2);所述通风管道(1)两端均固定有防尘网(101);所述通风管道(1)顶部连通有密封滑框(102);所述密封滑框(102)一外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103);所述密封滑框(102)内部滑动配合有对称的两移动板(104);所述通风管道(1)相对两内侧壁均固定有榫套(105);两所述榫套(105)内壁均滑动配合有榫板(106);两所述榫板(106)一侧固定有连接柱(107);两所述连接柱(107)周侧面均固定有连接竖板(108);所述伺服电机(103)输出轴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09);所述双向螺纹杆(109)与两移动板(104)螺纹转动配合;两所述移动板(104)分别与两连接竖板(10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苗若刘君威滕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