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苟学理专利>正文

一种通脉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934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脉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当归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脉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通脉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0003]气虚血瘀,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临床表现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现瘀斑、疼痛(如头、颈项、胸背、腰腿疼痛等),口唇暗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涩或结代。
[0004]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其病变机理是: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总之,血瘀一般就是自己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所以一般在身体的某些位置会产生堆积,从而导致刺痛等情况的发生,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出现淤青等症状的出现,严重会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脉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其制作简单,疗效显著。
[0006]一种通脉止痛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当归80

200份,桃仁50

150份,红花50

150份,川芎50

150份,炒枳壳50

150份,瓜蒌50

150份,香附50

150份,川楝子30

120份,元胡50

150份,桔梗10

100份,赤芍50

150份,炒白芍50

150份,玫瑰花50

150份,丹参50

200份,姜黄50

150份,薤白50

150份,地龙800

1500份,陈皮50

150份,炒白术10

300份,三七10

100份,益母草50

150份,甘草10

100份。
[0007]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龟胶50

150份,阿胶50

150份,冰糖10

300份,蜂蜜50

150份,黄酒10

300份。
[0008]作为优选的,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当归150g,桃仁100g,红花100g,川芎100g,炒枳壳100g,瓜蒌100g,香附100g,川楝子80g,元胡100g,桔梗60g,赤芍100g,炒白芍100g,玫瑰花100g,丹参150g,姜黄100g,薤白100g,地龙1000g,陈皮100g,炒白术240g,三七50g,益母草100g,甘草50g,龟胶100g,阿胶100g,冰糖250g,蜂蜜100g,黄酒0.5斤。
[0009]作为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称重:按照上述配比称相应重量份的药材;
[0011](2)熬制:将药材放入砂锅中熬制,过滤去渣,药汁留用;
[0012](3)浓缩:将药汁浓缩收汁制成药膏;
[0013](4)包装:将药膏真空包装,5

10mL/袋。
[0014]作为优选的,每次服用一袋,每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通脉止痛膏,主治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现瘀斑、疼痛(如头、颈项、胸背、腰腿疼痛等),口唇暗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涩或结代等,具有理气活血,通脉止痛的功效,纯中药制备,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0018]本专利技术所用药材具有以下功效:
[0019]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
[0020]桃仁:润肠通便、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0021]红花:味辛,性温,具有特殊香气,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
[0022]川芎:活血祛瘀、祛风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疼痛。
[0023]炒枳壳:味苦、酸,性微寒,入肺、脾、肝、胃、大肠经,具有行气宽中、化痰消积的功效。
[0024]瓜蒌:性寒,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0025]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功效,可用于胁肋胀痛、脾胃气滞、消化不良、嗳气吞酸的治疗。
[0026]川楝子:性寒,归肝经,具有疏肝泄热的功效,对于肝郁导致的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晕胀疼。
[0027]元胡:性辛、苦、温,归于肝、脾经,属于活血止痛药物,具有镇痛、改善微循环等功效。
[0028]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桔梗能够开宣肺气、祛痰排脓、降低血压,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宣开肺气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秘。
[0029]赤芍: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对于目赤肿痛、温毒发斑、吐血、鼻出血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0030]炒白芍: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
[0031]玫瑰花:柔肝醒胃,舒气活血,美容养颜。
[0032]丹参:具有活血止痛、宁心安神等功效与作用。
[0033]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温通经脉。
[0034]薤白: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0035]地龙: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改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症状。
[0036]陈皮:健脾开胃、燥湿化痰。
[0037]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0038]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0039]甘草:益气补脾、缓急止痛、祛痰止咳。
[0040]实施例一:
[0041]一种通脉止痛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当归150g,桃仁100g,红花100g,川芎100g,炒枳壳100g,瓜蒌100g,香附100g,川楝子80g,元胡100g,桔梗60g,赤芍100g,炒白芍100g,玫瑰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脉止痛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当归80

200份,桃仁50

150份,红花50

150份,川芎50

150份,炒枳壳50

150份,瓜蒌50

150份,香附50

150份,川楝子30

120份,元胡50

150份,桔梗10

100份,赤芍50

150份,炒白芍50

150份,玫瑰花50

150份,丹参50

200份,姜黄50

150份,薤白50

150份,地龙800

1500份,陈皮50

150份,炒白术10

300份,三七10

100份,益母草50

150份,甘草10

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学理苟文婕
申请(专利权)人:苟学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