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33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涉及鞋子领域,其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中底上表面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鞋帮的后跟部与中底之间,支撑块的上表面为弧面,且支撑块的厚度沿远离鞋帮的鞋头方向逐渐增加。本申请具有降低使用者穿着布面休闲鞋向后倾倒的情况出现。倾倒的情况出现。倾倒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


[0001]本申请涉及鞋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

技术介绍

[0002]休闲鞋是众多鞋类中的一种,适用人群非常广泛,主要特色是以一种简单,舒适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穿着的需求。
[0003]常见休闲鞋的鞋底大多为向前倾斜设置,使鞋底的重心集中在鞋底的前脚掌部,便于使用者穿着休闲鞋行走。然而,若使用者穿着休闲鞋进行一些休闲运动,例如打羽毛球等休闲运动。当使用者起跳下落时,可能会出现下落时重心位于鞋底的后跟部,使休闲鞋出现向后倾倒,从而导致使用者脚部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鞋底的后跟部支撑效果,以减少使用者穿着休闲鞋起跳下落时的扭伤。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上表面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鞋帮的后跟部与所述中底之间,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为弧面,且所述支撑块的厚度沿远离鞋帮的鞋头方向逐渐增加。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起跳下落时,使用者的脚部对鞋底的后跟部施加较大的向后作用力时,支撑块对脚部施加反作用力,而该反作用力的方向为支撑块的弧面的法线,即该反作用力的方向为倾斜向前,从而有效阻止脚部后倾的情况发生,减少扭伤。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中底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适配,使支撑块与中底之间具有嵌合力的作用,有利于增加支撑块与中底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10]可选的,所述鞋底的后跟部设有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与所述鞋底的底面之间形成夹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面休闲鞋出现向后倾斜时,翘起部与地面接触,使翘起部对支撑块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支撑块对布面休闲鞋防后倾的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翘起部设有多个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的最低点高于所述鞋底的底面,各所述弹性凸起沿所述鞋底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首尾两个所述弹性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块的宽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跳下落时,弹性凸起先与地面接触,使得翘起部更快与地面间接接触,有利于使翘起部更快起到对支撑块的支撑作用。当弹性凸起受压变形后,弹性凸起对布面休闲鞋向后倾斜具有阻碍作用,进一步减少布面休闲鞋向后倾倒的可能性。
[0014]并且,首尾两个弹性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块的宽度,有利于使支撑块的底面受到弹性凸起的支撑效果较为均匀。
[0015]可选的,所述鞋帮的鞋舌部一侧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鞋帮的鞋舌部形成供鞋带穿过的间隙。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带穿过连接条与鞋帮的鞋舌部形成的间隙,有利于增加绑扎鞋带的花样,从而提高休闲鞋的时尚性。
[0017]可选的,所述大底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中底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适配,使大底与中底之间具有嵌合力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大底与中底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19]可选的,所述大底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的表面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贯通所述防滑凸起的侧壁。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使鞋底具有防滑效果,通过设置贯通槽增加防滑凸起表面的菱角,使防滑凸起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有利于提高防滑凸起的防滑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贯通槽设有多个,所述贯通槽绕所述防滑凸起的中心圆周阵列排布。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通槽绕防滑凸起的中心圆周阵列排布,有利于提高防滑凸起对鞋底沿各个方向滑动的趋势的阻碍作用,进一步加强鞋底整体的防滑效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当使用者起跳下落时,使用者的脚部对鞋底的后跟部施加较大的向后作用力时,支撑块对脚部施加反作用力,而该反作用力的方向为支撑块的弧面的法线,即该反作用力的方向为倾斜向前,从而有效阻止脚部后倾的情况发生,减少扭伤;
[0025]2.当布面休闲鞋出现向后倾斜时,翘起部与地面接触,使翘起部对支撑块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支撑块对布面休闲鞋防后倾的效果;
[0026]3.起跳下落时,弹性凸起先与地面接触,使得翘起部更快与地面间接接触,有利于使翘起部更快起到对支撑块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一凸块插入第一凹槽时的示意图。
[0029]图3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弹性凸起连接位置的示意图。
[0030]图4 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鞋底上的防滑凸起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鞋帮;11、连接条;2、鞋底;21、中底;211、支撑块;2111、第一凸起;212、第一凹槽;213、第二凹槽;22、大底;221、第二凸起;222、防滑凸起;2221、贯通槽;23、翘起部;231、弹性凸起;3、鞋带;4、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参照图1,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包括鞋帮1和鞋底2,鞋帮1为网面材料与尼龙布面缝合形成一体设置,鞋帮1设有鞋带3,鞋底2通过中底21和大底22胶粘而成,中底21为EVA材料,大底22为PU材料。
[0035]鞋帮1的鞋舌部一侧缝合有连接条,连接条由涤纶编织形成的织带,连接条的两端连接在鞋帮1的鞋舌部的下边缘,且连接条的两端错位设置。通过鞋带3穿过连接条与鞋帮1的鞋舌部表面所形成的间隙,有利于增加绑扎鞋带3的花样,从而提高休闲鞋的时尚性。
[0036]中底21上表面设有支撑块211,支撑块211由橡胶制成,且形状为楔形块。支撑块211位于鞋帮1的后跟部与中底之间,支撑块211的上表面为弧面,且支撑块211的厚度沿远离鞋帮1的鞋头方向逐渐增加。
[0037]中底21上表面的后段开设有插接槽4,支撑块211与插接槽4插接,再通过胶水粘合支撑块211与插接槽4之间的间隙进行固定。
[0038]鞋底2的后跟部设有翘起部23,翘起部23与鞋底2的底面之间形成夹角。当布面休闲鞋出现向后倾斜时,翘起部23与地面接触,使翘起部23对支撑块211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支撑块211对布面休闲鞋防后倾的效果。
[0039]大底22的上表面凸出构造有第二凸起221,中底2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凹槽213,第二凸起221与第二凹槽213适配,有利于增加大底22与中底21之间粘接时的牢固性。
[0040]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包括鞋帮(1)和鞋底(2),所述鞋底(2)包括中底(21)和大底(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21)上表面设有支撑块(211),所述支撑块(211)位于所述鞋帮(1)的后跟部与所述中底(21)之间,所述支撑块(211)的上表面为弧面,且所述支撑块(211)的厚度沿远离鞋帮(1)的鞋头方向逐渐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2111),所述中底(21)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凸起(21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2)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的后跟部设有翘起部(23),所述翘起部(23)与所述鞋底(2)的底面之间形成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后倾布面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起部(23)设有多个弹性凸起(231),所述弹性凸起(231)的最低点高于所述鞋底(2)的底面,各所述弹性凸起(2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惠宏邹爱珍张丽媛蒋静静蔡蕊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百合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