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30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泡茶杯,泡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水位线,杯体上该有杯盖,杯体底部螺纹连接有虹吸管,虹吸管为U型管状结构,虹吸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的高度高于出水端,虹吸管的出水端可上下滑动的卡接在固定板上。有益效果:设置水位线便于精确把握泡茶时的用水量,虹吸管高度可调节,进而适应每次泡茶时不同的用水量,茶水泡好后,水平旋转泡茶杯即可出水,出水快捷方便;设置滤网,防止虹吸管的进水端堵塞,同时,保证茶叶不会泡在剩下的茶水中,避免茶叶品质下降,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式半自动茶具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虹吸式半自动茶具。

技术介绍

[0002]虹吸式茶具是一种利用虹吸原理制作的茶具,洪武皇帝朱元璋将其"命名为“公道杯”。公道杯倒满之后,茶水会从底部漏光,所谓: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公道杯内设有虹吸管,当杯内茶水液面超过虹吸管最高点时,茶水会从底部的出水口流出,现有的公道杯虹吸管固定,出水不方便,常见的做法是,茶泡好后,再次加热水,使杯内茶水液面超过虹吸管最高点,茶水才会从出水口流出,这样茶水会变淡,同时,无法精确控制泡茶需要的用水量,导致每次泡出的茶口感不同,影响饮茶体验,其次,每次茶水排出后,杯底会剩余少量的茶水,茶叶浸泡在茶水中,会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出水不方便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虹吸式半自动茶具旋转泡茶杯即可自动出水,方便快捷。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泡茶杯,所述泡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水位线,所述杯体上该有杯盖,所述杯体底部螺纹连接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为U型管状结构,所述虹吸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的高度高于出水端,所述虹吸管的出水端可上下滑动的卡接在固定板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基架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支臂,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支臂的侧边。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卡接在环形凹槽中且可绕环形凹槽的中心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出水端对应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虹吸管的出水端设有与限位块卡接的卡槽,所述限位块可沿卡槽上下滑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下方设有饮茶杯,所述饮茶杯放置在底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泡茶杯的内壁卡接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进水端的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架、泡茶杯和虹吸管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水位线便于精确把握泡茶时的用水量,虹吸管螺纹连接在杯体底部,便于调节其高度,进而适应每次泡茶时不同的用水量,茶水泡好后,水平旋转泡茶杯,由于虹吸效应,茶水从虹吸管的出水端流入饮茶杯,供人们饮用,出水快捷方便;设置滤网,防止虹吸管的进水端堵塞,同时,根据虹吸效应的原理,泡茶杯内会留有少量的茶水,滤网高于进水端,保证茶叶不会泡在剩下的茶水中,避免茶叶品质下降,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虹吸式半自动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虹吸式半自动茶具的侧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虹吸式半自动茶具的泡茶杯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虹吸式半自动茶具的泡茶杯的截面图。
[0017]图6为本技术虹吸式半自动茶具的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基架;11、底板;12、支臂;2、固定板;21、环形凹槽;22、凸缘;23、出水孔;24、限位块;3、泡茶杯;31、杯体;32、水位线;33、杯盖;4、虹吸管;41、进水端;42、出水端;421、卡槽;5、饮茶杯;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包括基架1、固定板2、泡茶杯3、虹吸管4、滤网6和饮茶杯5。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架1包括底板11和安装在底板11上的支臂12,所述基架1上设有固定板2,具体的,固定板2固定在支臂12的侧边;所述饮茶杯5放置在底板11上,所述饮茶杯5位于固定板2的下方。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上转动连接有泡茶杯3,具体的,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环形凹槽21,所述杯体31的底部设有凸缘22,所述凸缘22卡接在环形凹槽21中且可绕环形凹槽21的中心转动;所述泡茶杯3包括杯体31,所述杯体31的内壁上设有水位线32,所述杯体31上该有杯盖33,所述杯体31底部螺纹连接有虹吸管4,所述虹吸管4为U型管状结构,所述虹吸管4包括进水端41和出水端42,所述进水端41的高度高于出水端42;所述虹吸管4的出水端42可上下滑动的卡接在固定板2上,具体的,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与出水端42对应的出水孔23,所述出水孔23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块24,所述虹吸管4的出水端42设有与限位块24卡接的卡槽421,所述限位块24可沿卡槽421上下滑动。泡茶时,往泡茶杯3内加入茶叶和热水,设置水位线32便于精确把握泡茶时的用水量,热水的量不超过虹吸管4最高点的高度,茶泡好后,水平旋转泡茶杯3,由于虹吸管4底部被限位块24卡住,在杯体31底部螺纹的作用下,虹吸管4向下移动,当虹吸管4的最高点低于水位高度时,由于虹吸效应,茶水从虹吸管4的出水端42流入饮茶杯5,虹吸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泡茶杯3的内壁卡接有滤网6,所述滤网6设置在进水端41的上方。设置滤网6,防止虹吸管4的进水端41堵塞,同时,根据虹吸效应的原理,泡茶杯3内会留有少量的茶水,滤网6高于进水端41,保证茶叶不会泡在剩下的茶水中,避免茶叶品质下降,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架1、泡茶杯3和虹吸管4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0026]工作原理:泡茶时,往泡茶杯3内加入茶叶和热水,设置水位线32便于精确把握泡茶时的用水量,热水的量不超过虹吸管4最高点的高度,泡茶用水较多时,可旋转虹吸管4升高其高度,茶水泡好后,水平旋转泡茶杯3,由于虹吸管4底部被限位块24卡住,在杯体31底
部螺纹的作用下,虹吸管4向下移动,当虹吸管4的最高点低于水位高度时,由于虹吸效应,茶水从虹吸管4的出水端42流入饮茶杯5,供人们饮用,设置滤网6,防止虹吸管4的进水端41堵塞,同时,根据虹吸效应的原理,泡茶杯3内会留有少量的茶水,滤网6高于进水端41,保证茶叶不会泡在剩下的茶水中,避免茶叶品质下降,影响再次泡茶的茶水口感。
[0027]以上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泡茶杯,所述泡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水位线,所述杯体上该有杯盖,所述杯体底部螺纹连接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为U型管状结构,所述虹吸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的高度高于出水端,所述虹吸管的出水端可上下滑动的卡接在固定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支臂,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支臂的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半自动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全郑鹏辉林水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成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