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胶玻璃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269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胶玻璃总成,包括包围框和设置于包围框内侧的夹胶玻璃组件,夹胶玻璃组件包括室内玻璃、中间膜和室外玻璃,包围框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框型材,四个边框型材上均设置有装配通槽和灌注流道,灌注流道用于灌注可固化材料,四个边框型材的灌注流道首尾连通形成灌注腔,至少其中一个边框型材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灌注流道连通的注料口。该夹胶玻璃总成通过四个边框型材的灌注流道首尾连通形成灌注腔,在进行装配时,由注料口向灌注流道内注入可固化材料,利用固化成型的可固化材料实现相邻边框型材的固定连接,相比于螺栓固定的方式,不会产生锈蚀,保证了装置整体结构长期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构长期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构长期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胶玻璃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新型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夹胶玻璃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夹胶玻璃也称夹层玻璃,包括两片或者多片玻璃,相邻的两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者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通常,夹层中间玻璃膜有PVB、SGP、EVA、PU等多种选择。
[0003]为了保护夹胶玻璃,同时方便安装,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夹紧玻璃的周向外缘固定设置矩形的边框结构,如公告号为CN215203829U、CN214244230U等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夹胶玻璃结构中,边框结构通常主要由两个边框单元所组成,两个边框单元为正对设置的U形,或者其中一个边框单元为U形结构,另一个边框单元为条形结构,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螺栓等将上述两个边框单元连接,从而组合形成包围在夹胶玻璃周向外缘的框形结构。采用上述方式组合形成的夹角玻璃,由于通过螺栓将两个边框单元连接,虽然装配方便,但是螺栓容易发生锈蚀,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螺栓松动,易导致组合形成的框形结构稳固性降低,影响夹胶玻璃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夹胶玻璃总成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长期结构稳固性的夹胶玻璃总成。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胶玻璃总成,包括矩形的包围框和设置于所述包围框内侧的夹胶玻璃组件,所述夹胶玻璃组件包括沿所述包围框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室内玻璃、中间膜和室外玻璃,所述包围框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框型材,四个所述边框型材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装配通槽和灌注流道,所述装配通槽用于与所述夹胶玻璃组件的其中一条侧边密封连接,所述灌注流道用于灌注可固化材料,四个所述边框型材的灌注流道首尾连通形成灌注腔,至少其中一个边框型材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灌注流道连通的注料口。
[0007]优选的,为了方便向灌注腔内注入可固化材料,四个所述边框型材上均设置有与其对应灌注流道连通的注料口。
[0008]优选的,为了保证注入的可固化材料快速进入相邻两个边框型材的灌注流道内,所述注料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边框型材的两端相邻。
[0009]优选的,为了降低边框型材的厚度,所述灌注流道设置于所述装配通槽背对其槽口的一侧。
[0010]优选的,为了保证该夹胶玻璃总成正面和背面的美观性和完整性,所述注料口设置于所述灌注流道远离所述装配通槽的一侧。
[0011]优选的,为了保证该夹胶玻璃总成的整体美观性,四个所述边框型材的周向外缘包括相平行且分别与室内侧和室外槽相邻的两个平面侧壁。
[0012]优选的,为了避免注料过程中,相邻两个边框型材分开,所述包围框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框,所述包围框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定位框的周向内壁相贴合。
[0013]优选的,为了方便包围框与定位框分离,所述包围框和所述定位框沿二者的厚度方向相插接配合。
[0014]优选的,为了便于注料,与所述包围框插接连接的定位框设置于注料口的一侧。
[0015]优选的,为了防止定位框的侧壁遮挡注料口,所述定位框的周向内壁设置限位件,与所述定位框插接连接的包围框其中一侧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夹胶玻璃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四个边框型材的灌注流道首尾连通形成灌注腔,在进行装配时,由注料口向灌注流道内注入可固化材料,利用固化成型的可固化材料实现相邻边框型材的固定连接,相比于螺栓固定的方式,不会产生锈蚀,保证了装置整体结构长期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A

A向剖面图;
[0021]图5是实施例1边框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的正视图;
[0023]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9是图7的侧视图;
[0026]图中:100.包围框,101.灌注腔,200.室内玻璃,300.中间膜,400.室外玻璃,500.边框型材,501.装配通槽,502.灌注流道,503.注料口,504.平面侧壁,600.定位框,601.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图6所示,实施例1的夹胶玻璃总成,包括矩形的包围框100和设置于包围框100内侧的夹胶玻璃组件,夹胶玻璃组件包括沿包围框100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室内玻璃200、中间膜300和室外玻璃400,中间膜300为有机聚合物膜,如PVB、SGP、EVA、PU膜等,中间膜300的两侧分别与室内玻璃200和室外玻璃400粘合连接,从而形成一体的夹胶玻璃组件。
[0030]包围框100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框型材500,四个边框型材500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具体的,边框型材500上设置有装配通槽501和灌注流道502,装配通槽501和灌注流道
502均沿边框型材5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灌注流道502位于装配通槽501背对其槽口的一侧,四个边框型材500首尾依次连接后,边框型材500上的装配通槽501用于与夹胶玻璃组件的其中一条侧边密封连接,而四个边框型材500的灌注流道502依次首尾连通,组合形成包围框100的灌注腔101,夹胶玻璃组件位于灌注腔101的内侧(如图6所示),四个边框型材500上均设置有两个注料口503,两个注料口503分别与边框型材500的两端相邻,且注料口503位于灌注腔101远离装配通槽501的一侧,注料口503与灌注腔101连通,由注料口503方便向灌注流道502内注入可固化材料,使得灌注腔101内进入可固化材料,带可固化材料固化成型后,将相邻的两个边框型材500固定连接。
[0031]上述可固化材料有多种选择,例如建筑施工常用的混凝土,混凝土干燥成型后,填充于灌注腔101内,也可以是热固性塑料,比如热固化树脂,对进入灌注腔101内的流体状热固化树脂进行加热,使其固化成型后,即可将边框型材500固定连接。
[0032]因此,上述夹胶玻璃总成在进行装配时,将四个边框型材500的装配通槽501分别与夹胶玻璃组件的四条侧边一一对应密封连接,使得四个边框型材500首尾连通,形成矩形闭环状的包围框100,而后,通过注料口503向灌注流道502内注入可固化材料,使得可固化材料填充于灌注腔101内,待可固化材料固化成型后,即可四个边框型材500首尾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胶玻璃总成,包括矩形的包围框(100)和设置于所述包围框(100)内侧的夹胶玻璃组件,所述夹胶玻璃组件包括沿所述包围框(100)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室内玻璃(200)、中间膜(300)和室外玻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框(100)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框型材(500),四个所述边框型材(500)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装配通槽(501)和灌注流道(502),所述装配通槽(501)用于与所述夹胶玻璃的其中一条侧边密封连接,所述灌注流道(502)用于灌注可固化材料,四个所述边框型材(500)的灌注流道(502)首尾连通形成灌注腔(101),至少其中一个边框型材(500)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灌注流道(502)连通的注料口(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边框型材(500)上均设置有与其对应灌注流道(502)连通的注料口(5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胶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口(503)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边框型材(500)的两端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鑫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