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243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壳体、智能部件本体、所述智能部件本体套装在手环壳体的内侧,且手环壳体两侧的表面均安装有腕带,两个所述腕带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套装部件和插装部件,且套装部件与插装部件之间进行等平面的套装,两个所述腕带的内侧均套接有活动让位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置的两个活动让位部件,其各自内部的一个充气膨胀状态的微型气囊和两个非无气收缩状态微型气囊在其自身所贯通连接的连接管的引流和往复按压的条件下,可使六个不同位置的微型气囊,依次膨胀,进而顶起两个腕带不同的区域,对手腕处覆盖的皮肤进行通风处理,降低闷热感,进一步提升整体装置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提升整体装置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提升整体装置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手环
,具体为一种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0002]手环本来应该是一种装饰品,而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发展,将手环与小型的智能化设备形成的智能手环受到人们很大的欢迎,智能手环使用过程中,可以记录用户的健身效果、睡眠质量、饮食安排和习惯等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同步到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分析功能”给出相关建议,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而它也可以说是一款高档的计步器,具有普通计步器的一般计步和测量距离、热量、脂肪等功能,同时还具有睡眠监测、高档防水、蓝牙4.0数据传输、疲劳提醒等特殊功能,备受年轻人群体的喜爱。
[0003]现有的智能手环的两个腕带是类似于手表表带的结构,扣合后性形成的环形锁合结构的内壁会有凸起的部分,长时间的配合会使得用户感觉手臂肌肉被挤压的不适,而环形锁合结构平滑的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与用户手臂肌肉紧紧贴合,导致用户手臂透气性较差,佩戴的舒适性又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壳体、智能部件本体、所述智能部件本体套装在手环壳体的内侧,且手环壳体两侧的表面均安装有腕带,两个所述腕带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套装部件和插装部件,且套装部件与插装部件之间进行等平面的套装,两个所述腕带的内侧均套接有活动让位部件。
[0006]精选的,所述套装部件的内部包括有主套板,且主套板底部的一侧为T 型槽结构,而T型槽结构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0007]精选的,所述限位杆为T型结构,且限位杆远离主套板的一端开设为圆角结构。
[0008]精选的,所述插装部件的内部包括插装板,且插装板内侧开设有多个贯穿状态并线性排列的安装孔,其中有与限位杆卡接的,所述插装板与主套板进行等平面的套装。
[0009]精选的,所述主套板顶部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半封闭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套设有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由补充垫块、活动卡板以及弹簧片组成,且补充垫块的一侧与活动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而活动卡板则卡接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弹簧片活动套接在活动卡板的内部,而弹簧片的两端则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一侧的内壁和补充垫块一侧的侧面。
[0010]精选的,所述补充垫块位于插装板和主套板的套装间隙处,进行填补。
[0011]精选的,所述活动让位部件由三个微型气囊以及三个微型气囊之间为相互贯通安装的连接管组成,而三个微型气囊中靠近手环壳体的微型气囊为充气膨胀状态,而剩余两
个远离手环壳体则非无气收缩状态,所述连接管套装隐藏在腕带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所设置的套装部件、辅助部件配合组成等平面的锁合结构,配合两个腕带、手环壳体、智能部件本体综合使用后,可在保证手环壳体、智能部件本体稳定安装在使用者手腕处的同时维持锁合处的表面的平整度,无突出结构,提升使用时舒适度。
[0014]2、本技术所设置的两个活动让位部件,其各自内部的一个充气膨胀状态的微型气囊和两个非无气收缩状态微型气囊在其自身所贯通连接的连接管的引流和往复按压的条件下,可使六个不同位置的微型气囊,依次膨胀,进而顶起两个腕带不同的区域,对手腕处覆盖的皮肤进行通风处理,降低闷热感,进一步提升整体装置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套装部件的仰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插装部件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辅助部件的仰视示意图。
[0020]图中:1、手环壳体;2、智能部件本体;3、腕带;4、套装部件;41、主套板;42、限位杆;43、安装槽;5、插装部件;51、插装板;52、安装孔; 6、活动让位部件;61、微型气囊;62、连接管;7、辅助部件;71、补充垫块;72、活动卡板;73、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壳体1、智能部件本体2、智能部件本体2套装在手环壳体1的内侧,智能部件本体2具体参考小米手环7Pro,且手环壳体1两侧的表面均安装有腕带3,两个腕带3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套装部件4和插装部件5,且套装部件4与插装部件5之间进行等平面的套装,套装部件4的内部包括有主套板41,且主套板41底部的一侧为T型槽结构,而T型槽结构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42,限位杆42为后续套装部件4与插装部件5之间套装提供锁合结构,且具备往复拆卸安装的使用条件,限位杆42为T型结构,且限位杆42远离主套板41的一端开设为圆角结构,限位杆42进行圆角设置,可提升限位杆42的美观度,主套板 41顶部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半封闭的安装槽43,且安装槽43的内侧套设有辅助部件7,辅助部件7由补充垫块71、活动卡板72以及弹簧片73组成,且补充垫块71的一侧与活动卡板72的一侧固定连接,而活动卡板72则卡接在安装槽43的内部,弹簧片73活动套接在活动卡板72的内部,而弹簧片73 的两端则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43一侧的内壁和补充垫块71一侧的侧面,辅助部件7内部的各部件具备自活动的使用效果。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插装部件5的内部包括插装板51,且插装板51内侧开设有多个贯穿状态并线性排列的安装孔52,其中有与限位杆 42卡接的,插装板51与主套板41
进行等平面的套装,补充垫块71位于插装板51和主套板41的套装间隙处,进行填补,套装部件4、插装部件5、辅助部件7配合组成等平面的锁合结构,配合两个腕带3、手环壳体1、智能部件本体2综合使用后,可在保证手环壳体1、智能部件本体2稳定安装在使用者手腕处的同时维持锁合处的表面的平整度,无突出结构,提升使用时舒适度。
[0024]请参阅图1、图2,两个腕带3的内侧均套接有活动让位部件6,活动让位部件6由三个微型气囊61以及三个微型气囊61之间为相互贯通安装的连接管62组成,而三个微型气囊61中靠近手环壳体1的微型气囊61为充气膨胀状态,而剩余两个远离手环壳体1则非无气收缩状态,连接管62套装隐藏在腕带3的内部,所设置的两个活动让位部件6,其各自内部的一个充气膨胀状态的微型气囊61和两个非无气收缩状态微型气囊61在其自身所贯通连接的连接管62的引流和往复按压的条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壳体(1)、智能部件本体(2)、所述智能部件本体(2)套装在手环壳体(1)的内侧,且手环壳体(1)两侧的表面均安装有腕带(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腕带(3)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套装部件(4)和插装部件(5),且套装部件(4)与插装部件(5)之间进行等平面的套装,两个所述腕带(3)的内侧均套接有活动让位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部件(4)的内部包括有主套板(41),且主套板(41)底部的一侧为T型槽结构,而T型槽结构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2)为T型结构,且限位杆(42)远离主套板(41)的一端开设为圆角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件(5)的内部包括插装板(51),且插装板(51)内侧开设有多个贯穿状态并线性排列的安装孔(52),其中有与限位杆(42)卡接的,所述插装板(51)与主套板(41)进行等平面的套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文熊勇熊德良陈培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湘曦旺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