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03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识别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为加强电网建设、指导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指导建议。提供指导建议。提供指导建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新投产装机占比越来越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渐成为主体电源。新能源接入规模逐渐增加,电网强度逐渐变弱,以新能源为主体电源的弱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对于新能源集群开发地区,往往新能源接入电网末端,本地无负荷就地消纳新、无常规电源支撑,需通过交直流联网通道送出。由此,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强度对于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规模和消纳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群接入地区的直流送端,会因为新能源暂态过电压问题而不断地对新能源的过压耐受能力提出要求;例如,集群接入地区的直送端的风电、光伏集群存在暂态过电压问题和非工频振荡问题的运行风险等。此前,往往局部电网遇到具体问题只解决该具体问题,而鲜有从电网强度角度分析新能源集群接入电网的强度约束、最大消纳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所述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包括:
[0006]基于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0007]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
[0008]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识别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
[0009]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的运行方式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常规电源开机方式、新能源开机及出力方式、直流运行方式、负荷方式。
[0010]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
[0011][0012]上式中,MRSCR
j
为新能源场站j的多场站短路比,S
kj
为新能源场站j的接入点短路容量,P
m
和Q
m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m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为虚数符号,为新能源场站j接入电网的自阻抗,为新能源场站j与新能源场站m之间的互阻抗,n为新能源集群的场
站总数,m、n为正整数。
[0013]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
[0014][0015][0016]上式中,WSCR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W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
i
和MRSCR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多场站短路比,S
i
和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MR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

j
分别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j
后新能源场站j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
i
和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n为新能源集群的场站总数,ΔS
i
和Δ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增量,n、j、i为正整数。
[0017]进一步的,所述ΔS
i
和ΔS
j
的取值范围均为5%S
n
+z5%S
n
,其中,z为虚数符号,S
n
为新能源场站的额定容量。
[0018]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的计算式如下:
[0019][0020]上式中,M
i
为新能源场站i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ΔS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视在功率增量,S
b
为电网基准容量,WSCR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W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b、i为正整数。
[0021]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识别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包括:
[0022]将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最大的新能源场站作为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
[002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装置,所述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装置包括:
[0024]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002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
[0026]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识别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
[0027]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的运行方式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常规电源开机方式、新能源开机及出力方式、直流运行方式、负荷方式。
[0028]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
[0029][0030]上式中,MRSCR
j
为新能源场站j的多场站短路比,S
kj
为新能源场站j的接入点短路容量,P
m
和Q
m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m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为虚数符号,为新能源场站j接入电网的自阻抗,为新能源场站j与新能源场站m之间的互阻抗,n为新能源集群的场站总数,m、n为正整数。
[0031]优选的,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
[0032][0033][0034]上式中,WSCR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W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
i
和MRSCR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多场站短路比,S
i
和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MR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识别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评估电网的运行方式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常规电源开机方式、新能源开机及出力方式、直流运行方式、负荷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上式中,MRSCR
j
为新能源场站j的多场站短路比,S
kj
为新能源场站j的接入点短路容量,P
m
和Q
m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m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为虚数符号,为新能源场站j接入电网的自阻抗,为新能源场站j与新能源场站m之间的互阻抗,n为新能源集群的场站总数,m、n为正整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源多场站短路比的计算式如下:上式中,WSCR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W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
i
和MRSCR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多场站短路比,S
i
和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MR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

j
分别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j
后新能源场站j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
i
和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n为新能源集群的场站总数,ΔS
i
和ΔS
j
分别为新能源场站i和j的视在功率增量,n、j、i为正整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S
i
和ΔS
j
的取值范围均为5%S
n
+z5%S
n
,其中,z为虚数符号,S
n
为新能源场站的额定容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的计算式如下:上式中,M
i
为新能源场站i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ΔS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视在功
率增量,S
b
为电网基准容量,WSCR
i
为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WSCR

i
为视在功率增加ΔS
i
后新能源场站i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b、i为正整数。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识别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包括:将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对集群接入电网强度的敏感性最大的新能源场站作为所述被评估电网中电网薄弱环节。8.一种新能源集群接入地区的电网薄弱环节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多场站短路比,确定所述被评估电网中各新能源场站的加权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昱朱凌志曲立楠张红颖贾一超叶俭刘明松孙谊媊李渝王衡郭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