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苗挖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97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苗挖坑设备,涉及植苗造林领域,支撑板上设有驱动箱,驱动箱内设有驱动元件,支撑板的四个角均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杆,四个第一连杆上均连接有减震装置,同侧的两个减震装置之间连接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手和弹簧连接,弹簧和第一连杆连接,第一连杆和主杆连接,有效地减轻钻头撞击石块所产生的震动,这种减震装置能够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块,带动了蜗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靠近或者远离,使得所挖的坑的变小或变大,适用于不同根系裸根苗或不同口径营养钵苗造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在植苗造林领域应用广泛。在植苗造林领域应用广泛。在植苗造林领域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苗挖坑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植苗造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苗挖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造林不仅可以肩负绿化山川,净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保护使命,而且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具体行动,目前,在我国的一些丘陵地区植树造林仍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山高坡陡,一般大型挖坑机无法施工,只能依靠人力挖坑植树。因此造林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为了降低造林作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以微型汽油机为动力的手提式单人挖坑机,大大减少了造林作业的劳动强度,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1)把手处没有减震装置,由于土壤的复杂情况,当在挖坑过程中碰到石块等情况,此时钻头受到的瞬时震动直接传递到使用人员身上,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受伤;(2)手提式单人挖坑机的钻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调节挖坑的大小,当种植不同大小根系的苗木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植苗挖坑设备解决了把手处没有减震装置,当在挖坑过程中碰到石块时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受伤,并且钻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调节挖坑的大小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苗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驱动箱、第一连杆、减震装置、把手、第一钻杆、第二钻杆、钻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有驱动元件,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均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杆上均连接有减震装置,同侧的两个所述减震装置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有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的第一端,且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下方;所述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外侧的第二连杆上设有两个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下方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钻杆的第二端和第二钻杆的第二端均在限位块内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下方设有钻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主杆、活动杆、弹簧,所述主杆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杆连接,所述主杆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杆的第一端,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和把手连接,所述主杆和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杆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和把手连接。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的第二端均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头部为T型,两个所述滑块的T型头在第一滑槽内滑动。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钻杆的两端的侧壁均设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
块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二钻杆的两端的侧壁均设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啮合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均卡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且两个齿轮均和第一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啮合,所述转动轴靠近第二连杆一侧的齿轮上方套设有涡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侧壁之间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杆的侧壁至外部,且蜗杆和第二连杆的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设有调节块。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的顶部为T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底壁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的T型结构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杆至第二连杆内部,且转动轴和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和两个所述齿轮同平面设置。
[0011]本技术的优点:
[0012]本技术通过把手和弹簧连接,弹簧和第一连杆连接,第一连杆和主杆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当在挖坑过程中碰到石块等情况,钻头受到的瞬时震动直接传递到使用人员身上,保护了施工人员;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块,带动了蜗杆转动,蜗杆带动了涡轮转动,涡轮带动了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了两个齿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靠近或者远离,使得所挖的坑的变小或变大,适用于不同根系裸根苗或不同口径营养钵苗造林。本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在树木挖坑领域应用广泛。
[00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转动轴安装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蜗轮蜗杆安装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连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蜗杆和第一连杆安装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的第三连杆俯视图;
[0023]图9是本技术的第三连杆侧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为支撑板;101为第一连杆;102为蜗杆;103为涡轮;104为第三连杆;105为限位块;2为驱动箱;3为第一连杆;4为减震装置;401为主杆;402为活动杆;403为弹簧;5为把手;6为第一钻杆;601为第一固定块;602为滑块;7为第二钻杆;701为第二固定块;8为钻头;9为转动轴;901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参考图1至图9所示,一种植苗挖坑设备,包括支撑板1、驱动箱2、第一连杆3、减震装置4、把手5、第一钻杆6、第二钻杆7、钻头8;支撑板1上安装有驱动箱2,驱动箱2内安装有驱动元件,支撑板1的四个角均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杆3,四个第一连杆3上均连接有减震装置4,同侧的两个减震装置4之间连接有把手5;驱动箱2内安装的驱动元件为电机,且一侧安装有相配合的蓄电池,蓄电池为电机供电,当使用时,手握把手5,当电机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会经减震装置4后再传递到把手5;支撑板1下方安装有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苗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驱动箱(2)、第一连杆(3)、减震装置(4)、把手(5)、第一钻杆(6)、第二钻杆(7)、钻头(8);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内设有驱动元件,所述支撑板(1)的四个角均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杆(3),四个所述第一连杆(3)上均连接有减震装置(4),同侧的两个所述减震装置(4)之间连接有把手(5);所述支撑板(1)下方设有第二连杆(101),所述第二连杆(101)和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1)的第一端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1)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有第一钻杆(6)和第二钻杆(7)的第一端,且第一钻杆(6)和第二钻杆(7)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杆(101)的第二端下方;所述第一钻杆(6)和第二钻杆(7)外侧的第二连杆(101)上设有两个第三连杆(104),两个所述第三连杆(104)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三连杆(104)下方均连接有限位块(105),所述第一钻杆(6)的第二端和第二钻杆(7)的第二端均在限位块(105)内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下方设有钻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苗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主杆(401)、活动杆(402)、弹簧(403),所述主杆(4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杆(3)连接,所述主杆(401)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杆(402)的第一端,所述活动杆(402)的第二端和把手(5)连接,所述主杆(401)和活动杆(402)上套设有弹簧(403),所述弹簧(403)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杆(3)连接,所述弹簧(403)的第二端和把手(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苗挖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喜林王有菊王忠瑞张双义吕伟伟赵则民李献光郭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