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93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导入端、归纳直管、衔接体、箱体、固定槽、贴合层,导入端与归纳直管顶部进行固定连接,衔接体与归纳直管底部相互垂直,箱体与衔接体进行定位连接,固定槽嵌入于箱体的侧边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箱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承接体可与归纳直管底部形成相通状态,从而承接体所相连接的伸缩杆的伸缩效果受控制机构的限定,以至于控制机构通过转轴正转来驱动活动齿轮与辅助齿轮在上下滑轨部位进行上升使之利用推动体来将伸缩杆进行推出,进而承接体可在归纳直管内部上升从而达成将篮球直接推出的特点,防止因大量篮球呈现直线存储而因间隙过小导致的不易取出的情况,提高篮球的取出便利性。利性。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定点收纳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篮球作为体育运动其中一项的多乘员搭配活动的体育项目,所使篮球在使用完毕后可直接投入相应的篮球收集装置内部进行定点归纳存储,以至于达成将篮球限定在特定的存放区域当中,防止因自身球体形态导致的自主滚动而形成的分散情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篮球收集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篮球收集装置利用直管代替原有的方框网状收集栏进行将篮球定点归纳,使篮球能够呈现垂直放置,断绝分散特点,从而大量篮球逐一进入直管存储后,篮球因自身球体状会与直管相互接触并且两者之间间隙较小而产生的不易取出的情况,使之在篮球投入收集存储后会直接导致无法取出的问题,最终导致篮球卡死在直管内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导入端、归纳直管、衔接体、箱体、固定槽、贴合层,所述导入端与归纳直管顶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衔接体与归纳直管底部相互垂直,所述箱体与衔接体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固定槽嵌入于箱体的侧边下端,所述贴合层与箱体下端为一体化结构。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设有隔断层、穿透环、延伸槽、承接体、伸缩杆、控制机构、转槽,所述隔断层上端中心与穿透环相通,所述穿透环与延伸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承接体设置于延伸槽上方,所述伸缩杆与承接体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贯穿于延伸槽圆心部位并与控制机构进行控制连接,所述转槽与控制机构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承接体上方与归纳直杆相通,所述控制机构通过隔断层与固定槽进行间距配合;所述隔断层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转槽为圆形空心形态,并且与控制机构存在相应的间隙效果。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设有底座、转轴、延伸连接带、活动齿轮、辅助齿轮、上下齿轨、推动体,所述底座上端与转轴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转轴与延伸连接带进新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齿轮通过延伸连接带与转轴进行活动配合,所述辅助齿轮与活动齿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上下齿轨与辅助齿轮、活动齿轮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推动体嵌入于上下齿轨顶上中心并与活动齿轮、辅助齿轮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转轴通过底座定位于隔断层底部,所述转轴与转槽进行间隙配合;所述底座为梯形实心形态,所述延伸连接带为橡胶材质所制成,自身包含有相应的伸缩拉扯性能,所述辅助齿轮在活动齿轮两侧各设有一颗,所述上下齿轨为竖直布置。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设有装配块、穿插栓、凸块、主轮、装带层、副轮,所述装配块下端与穿插栓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穿插栓底部与凸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
轮、装带层、副轮的圆心均被穿插栓所贯穿,所述主轮通过装带层与副轮进行活动配合,所述主轮、装带层、副轮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装带层与延伸连接带相贴合并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装配块直径面积大于穿插栓的整体直径面积,并且形成相互垂直,所述凸块直径面积小于穿插栓的整体直径面积,所述装带层为精抛光形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带层设有空腔、螺纹层、实心端、稳定块、贴合层、提升珠,所述空腔与螺纹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层贯穿于实心端的圆心部位,所述稳定块与实心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贴合层设置于稳定块外层,所述提升珠嵌入于贴合层当中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空腔、螺纹层与穿插栓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贴合层、提升珠与延伸连接带进行活动配合;所述空腔、螺纹层均为圆形形状,所述实心端内部含有四块稳定块,所述贴合层当中包含有多颗球体提升珠并以环形方位进行分布。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接体设有插杆、弹力块、接触块,所述插杆表层与弹力块进行定位连接,所述接触块设置于弹力块上方,所述接触块底部圆心与插杆顶部圆心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插杆通过弹力块与伸缩杆圆心内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块通过伸缩杆与归纳直管相通;所述插杆表层设有多块弹力块并且每块弹力块之间含有相应的间隙。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块设有连接端、载物层、保护体、凹槽、限位环,所述连接端表层与载物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护体与载物层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保护体与凹槽相通,所述凹槽与限位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端与插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保护体通过凹槽与归纳直管相通;所述连接端的载物层为抛平形态,所述保护体为圆柱实心形态,自身为橡胶材质所制成,所述凹槽限定于限位环的圆心部位,并且与保护体形成相通状态。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箱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承接体可与归纳直管底部形成相通状态,从而承接体所相连接的伸缩杆的伸缩效果受控制机构的限定,以至于控制机构通过转轴正转来驱动活动齿轮与辅助齿轮在上下滑轨部位进行上升使之利用推动体来将伸缩杆进行推出,进而承接体可在归纳直管内部上升从而达成将篮球直接推出的特点,防止因大量篮球呈现直线存储而因间隙过小导致的不易取出的情况,提高篮球的取出便利性。
[0011]2.本专利技术由转轴进一步改进后,通过穿插栓与凸块的相互搭配下可将主、副轮定位于底座当中,进而达成定点旋转的特点,然后利用装带层所装有的贴合层与提升珠则能提高与延伸连接带的连接稳固性以及提高延伸连接带的转动滑动流畅性断绝卡顿卡死现象的产生,进一步加强篮球的取出流畅性。
[0012]3.本专利技术由承接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接触块底部插杆与插杆表层的多块弹力块相互搭配下可将接触块稳定与伸缩杆顶上圆心部位,提高两者的连接稳固性,同时搭配接触块的凹槽与限位环能将最底部篮球位置限定在凹槽当中,以及通过底部的保护体能保证篮球表层不会直接与金属面相互接触而导致的表面刮擦情况,提高篮球的存储完整性,断绝篮球存储过程产生的表层破损。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箱体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控制机构改进后整体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转轴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装带层改进后内部解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承接体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接触块改进后部件拆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导入端

1、归纳直管

2、衔接体

3、箱体

4、固定槽

5、贴合层

6、隔断层

41、穿透环

42、延伸槽

43、承接体

44、伸缩杆

45、控制机构

46、转槽

47、底座

461、转轴

462、延伸连接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导入端(1)、归纳直管(2)、衔接体(3)、箱体(4)、固定槽(5)、贴合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端(1)与归纳直管(2)顶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衔接体(3)与归纳直管(2)底部相互垂直,所述箱体(4)与衔接体(3)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固定槽(5)嵌入于箱体(4)的侧边下端,所述贴合层(6)与箱体(4)下端为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设有隔断层(41)、穿透环(42)、延伸槽(43)、承接体(44)、伸缩杆(45)、控制机构(46)、转槽(47),所述隔断层(41)上端中心与穿透环(42)相通,所述穿透环(42)与延伸槽(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承接体(44)设置于延伸槽(43)上方,所述伸缩杆(45)与承接体(44)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45)贯穿于延伸槽(43)圆心部位并与控制机构(46)进行控制连接,所述转槽(47)与控制机构(46)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承接体(44)上方与归纳直杆(2)相通,所述控制机构(46)通过隔断层(41)与固定槽(5)进行间距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6)设有底座(461)、转轴(462)、延伸连接带(463)、活动齿轮(464)、辅助齿轮(465)、上下齿轨(466)、推动体(467),所述底座(461)上端与转轴(462)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转轴(462)与延伸连接带(463)进新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齿轮(464)通过延伸连接带(463)与转轴(462)进行活动配合,所述辅助齿轮(465)与活动齿轮(46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上下齿轨(466)与辅助齿轮(465)、活动齿轮(464)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推动体(467)嵌入于上下齿轨(466)顶上中心并与活动齿轮(464)、辅助齿轮(465)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转轴(462)通过底座(461)定位于隔断层(41)底部,所述转轴(462)与转槽(47)进行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篮球训练用的篮球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62)设有装配块(a1)、穿插栓(a2)、凸块(a3)、主轮(a4)、装带层(a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大川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