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兴来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805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涉及降水测量装置领域。传统的雨量计主要为虹吸式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测量具有滞后性,翻斗式雨量计测量误差较大,且具有机械活动部件,因运输震动、重新安装等原因会导致测量不准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控制器、外壳、承水器、常开电磁阀、常闭电磁阀、降水收集室、稳流装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通过基于水钟原理的定时流水测量,可以准确测量雨强,避免虹吸式雨量计滞后效应,测量管道不含机械运动部件,避免翻斗式雨量计长期运行机械性能变化带来的重大误差,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和测量的实时性。精度和测量的实时性。精度和测量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水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

技术介绍

[0002]气象部门历史与现在主要应用了两种类型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
[0003]虹吸式雨量计由承雨器、虹吸、自记和外壳四个部分组成。在承雨器下有浮子室,室内装浮子与上面的自记笔尖相联。雨水入筒内,浮子随之上升,同时带动浮子杆上的自记笔上抬,在转动钟筒的自记纸上绘出条随时间变化的降水量上升曲线。当浮子室内的水位达到虹吸管的部时,虹吸管便将浮子室内的雨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出而成1次虹吸。虹吸1次,雨量为10毫米。如果降水现象继续,则又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可以看出此次降水过程的强度变化、起止时间,并算出降水量。
[0004]翻斗式雨量计承水器收集的降水通过漏斗进入上翻斗,当雨水累积到一定量时,由于雨水本身重力作用使上翻斗翻转,雨水进入汇集漏斗。雨水从汇集漏斗的节流管注入计量翻斗时,把不同强度的自然降水,调节为比较均匀的降水强度,以减少由于降水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当计量翻斗承受的降水量为0.1mm时,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外壳(2)、承水器(3)、常开电磁阀(4)、常闭电磁阀(5)、降水收集室(6)和稳流装置(7),所述的承水器(3)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承水器(3)上端与外壳(2)上端全周连接,所述的承水器(3)下端设置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所述的降水收集室(6)设于承水器(3)下面以收集承水器(3)落下的降水,所述的降水收集室(6)设有所述的常闭电磁阀(5)以用于降水收集室(6)的出水控制,所述的降水收集室(6)为漏斗状,降水收集室(6)的下端连接常闭电磁阀(5)的玻璃阀体(501),常闭电磁阀(5)采用阀芯(502),玻璃阀体(501)与其内部的阀芯(502)设有间隙,玻璃阀体(501)的下端设有稳流装置(7),稳流装置(7)的下端设有竖向的窄出水管(8),所述的降水收集室(6)的外侧设有一根竖向管(9)连通降水收集室(6)内部,所述的竖向管(9)上设有基于电容测量的第一传感器(10),所述的玻璃阀体(501)上设有基于电容测量的第二传感器(11),所述的窄出水管(8)上设有基于电容测量的第三传感器(12),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常闭电磁阀(5)、第一传感器(10)、第二传感器(11)和第三传感器(12)均连接到所述的控制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通过支架连接固定于承水器(3)内,常开电磁阀(4)上面设有尖顶朝上的圆锥罩(13),圆锥罩(13)连接固定于上支架(14)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钟原理的雨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罩(13)与承水器(3)内壁之间设有1.8

2.2mm间隙,间隙处设有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兴来楼成武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卢兴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