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749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包括主体、包围罩、导送管、分散结构、导流板、取出口、底部滤腔和导出管,底部滤腔和导出管固定连接,包围罩和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导送管嵌入在主体内部,分散结构位于包围罩的内部,导流板嵌入在主体内部,取出口开设在导送管的表面。首先通过第一收集层将通过分散结构均匀分散洒落的原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收集,之后初次过滤的原液进入导送管中,此时通过第二收集层达到对其进行二次过滤收集的效果,最终原液导出至底部滤腔中,通过第三收集层对其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三收集层对其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三收集层对其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姜黄素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约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肠类制品、罐头、酱卤制品等产品的着色,医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科学家新发现姜黄素有助治疗耐药结核病。
[0003]而其中的微生物包括小型的原生生物,通常的,科研人员将微生物放置在培养液中进行培育,当微生物成长到一定数量时再对其进行过滤收集,以作为科研试样。
[0004]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科研人员常采用单体滤纸对包含有微生物的培养液进行过滤,并采用专用工具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采集,这样会导致科研人员浪费掉大量用于采集微生物的时间,不利于科研的进展。
[0005]本技术主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体滤纸对包含有微生物的培养液进行过滤,采用专用工具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采集,导致科研人员浪费掉大量用于采集微生物的时间,不利于科研的进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7]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包括主体、包围罩、导送管、分散结构、导流板、取出口、底部滤腔和导出管,底部滤腔和导出管固定连接,包围罩和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导送管嵌入在主体内部,分散结构位于包围罩的内部,导流板嵌入在主体内部,取出口开设在导送管的表面,底部滤腔开设在主体内部,分散结构中包括有第一驱动齿、第二驱动齿、皮带、套筒和分散筒,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配套设置,皮带同时和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连接,套筒和分散筒相通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设置两组,在主体内部呈“V”状分布设置,同时位于分散结构的下方位置,且导送管嵌入主体内部的一段两侧对应在导流板的侧面位置开设开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滤腔包围导送管底段设置,和导出管相通设置,同时底部滤腔内侧和侧向开口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两者水平相邻设置,且第一驱动齿的底部配套设置有驱动装置,第二驱动齿和套筒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散筒设置两组,和套筒的底部呈相通设置,而套筒和导送管套接
位置做密封处理,且导送管整体设置为两段式管道对接设置,顶部一段管道和套筒相通,底部一段管道顶端呈封闭式和套筒套接,分散筒整体向下倾斜设置,且底部开设滤孔,位于顶部滤腔正上方位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顶部滤腔,顶部滤腔中嵌入设置有第一收集层,导送管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收集层,导送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侧向开口,底部滤腔中嵌入设置有第三收集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层水平嵌入在顶部滤腔中,第二收集层嵌入在导送管的内部居中段位置,位于侧向开口的上方位置,而第三收集层位于侧向开口的水平两侧位置,呈向外倾斜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层、第二收集层和第三收集层的外侧均设置翻转式密封取出口。
[0015]有益效果:
[0016]1.通过导流板达到对经过初次过滤处理的原液进行导流至导送管内部进行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
[0017]2.通过底部滤腔达到经过二次过滤的原液进行收集进行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
[0018]3.通过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从而带动套筒以及连接的分散筒进行转动的效果,而转动状态下的分散筒有利于将含有微小生物的原液均匀进行分散洒落的效果。
[0019]4.首先通过第一收集层将通过分散结构均匀分散洒落的原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收集,之后初次过滤的原液进入导送管中,此时通过第二收集层达到对其进行二次过滤收集的效果,最终原液导出至底部滤腔中,通过第三收集层对其进行最后的过滤处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装置内部结构正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分散结构连接正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1

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6]1‑
主体,2

包围罩,3

导送管,4

分散结构,5

导流板,6

取出口,7

底部滤腔,8

导出管,9

第一驱动齿,10

第二驱动齿,11

皮带,12

套筒,13

分散筒,14

顶部滤腔,15

第一收集层,16

第二收集层,17

侧向开口,18

第三收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30]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包括主体1、包围罩2、导送管3、分散结构4、导流板5、取出口6、底部滤腔7和导出管8,底部滤腔7和导出管8固定连接,包围罩2和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导送管3嵌入在主体1内部,分散结构4位于包围罩2的内部,导流板5嵌入在主体1内部,取出口6开设在导送管3的表面,底部滤腔7开设在主体1内部,分散结构4中包括有第一驱动齿9、第二驱动齿10、皮带11、套筒12和分散筒13,第一驱动齿9和第二驱动齿10配套设置,皮带11同时和第一驱动齿9和第二驱动齿10连接,套筒12和分散筒13相通设置。
[0031]其中:导流板5设置两组,在主体1内部呈“V”状分布设置,同时位于分散结构4的下方位置,且导送管3嵌入主体1内部的一段两侧对应在导流板5的侧面位置开设开口;
[0032]通过导流板5达到对经过初次过滤处理的原液进行导流至导送管3内部进行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
[0033]其中:底部滤腔7包围导送管3底段设置,和导出管8相通设置,同时底部滤腔7内侧和侧向开口17对应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包围罩(2)、导送管(3)、分散结构(4)、导流板(5)、取出口(6)、底部滤腔(7)和导出管(8),底部滤腔(7)和导出管(8)固定连接,包围罩(2)和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导送管(3)嵌入在主体(1)内部,分散结构(4)位于包围罩(2)的内部,导流板(5)嵌入在主体(1)内部,取出口(6)开设在导送管(3)的表面,底部滤腔(7)开设在主体(1)内部,分散结构(4)中包括有第一驱动齿(9)、第二驱动齿(10)、皮带(11)、套筒(12)和分散筒(13),第一驱动齿(9)和第二驱动齿(10)配套设置,皮带(11)同时和第一驱动齿(9)和第二驱动齿(10)连接,套筒(12)和分散筒(13)相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设置两组,在主体(1)内部呈“V”状分布设置,同时位于分散结构(4)的下方位置,且导送管(3)嵌入主体(1)内部的一段两侧对应在导流板(5)的侧面位置开设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滤腔(7)包围导送管(3)底段设置,和导出管(8)相通设置,同时底部滤腔(7)内侧和侧向开口(17)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姜黄素原微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齿(9)和第二驱动齿(10)两者水平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阳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红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