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49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营养瓶,所述营养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延伸至营养瓶内,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外圆柱面固定套接有调节环,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外圆柱面中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第二输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稀液瓶,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的下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通过设置通过混合装置能够使营养液和稀释液均匀混合,利于病人对营养液的吸收,通过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输液管内的营养液,避免冷的营养液对病人肠胃造成刺激,减少病人腹泻的可能性。减少病人腹泻的可能性。减少病人腹泻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营养输液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在临床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0003]在现有的营养输液器中有以下几点弊端:1、较冷的液体可能会对病人的肠胃造成刺激,增加成病人腹泻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营养瓶,所述营养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延伸至营养瓶内,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外圆柱面固定套接有调节环,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外圆柱面中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第二输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稀液瓶,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的下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输液管,所述第三输液管的外圆柱面上部设置有营养泵,所述第三输液管的外圆柱面中部活动套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三输液管的外圆柱面下部活动套接有温度传感器。
[0007]为了加热输液管内的营养液,设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硅胶片,所述导热硅胶片活动套接在第三输液管的外表面,所述导热硅胶片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导热硅胶片位于加热丝内。
[0008]为了使营养液和稀释液均匀混合,设置所述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固定连接在第二输液管的下端,所述混合罐的外圆柱面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微型振动马达。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延伸至调节环的右侧,所述调节螺杆与第二输液管相接触,所述调节螺杆用于调节第二输液管内液体的流速。
[0010]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和微型振动马达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下端与第三输液管穿插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通过混合装置能够使营养液和稀释液均匀混合,输液时,通过控制器开启微型振动马达的电源,微型振动马达自身产生振动,振动传递给混合罐内的营养液和稀释液,加快营养液和稀释液混合,避免没有稀释的营
养液进入病人体内,利于病人对营养液的吸收;
[0014]2、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通过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输液管内的营养液,输液时,通过控制器开启加热丝的电源,加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辐射给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胶片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能够将热量快速传递给第三输液管内的营养液,避免冷的营养液对病人肠胃造成刺激,减少病人腹泻的可能性;
[0015]3、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被加热后的营养液的具体温度,方便工作人员对加热装置进行调整,以便于调整最佳温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的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的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的调节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营养瓶;2、稀液瓶;3、第一输液管;4、第二输液管;5、调节环;6、混合装置;7、第三输液管;8、营养泵;9、加热装置;10、温度传感器;11、控制器;91、加热管;92、导热硅胶片;93、加热丝;61、混合罐;62、微型振动马达;51、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营养瓶1,营养瓶 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输液管4,第二输液管4延伸至营养瓶1内,第二输液管4的外圆柱面固定套接有调节环5,第二输液管4的外圆柱面中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一输液管3,第一输液管3远离第二输液管4的一端设置有稀液瓶2,第二输液管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6,混合装置6的下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输液管7,第三输液管7的外圆柱面上部设置有营养泵8,第三输液管7的外圆柱面中部活动套接有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11,第三输液管7的外圆柱面下部活动套接有温度传感器10。
[0025]加热装置9包括导热硅胶片92,导热硅胶片92活动套接在第三输液管7 的外表面,导热硅胶片9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加热管91,加热管91内设置有加热丝93,导热硅胶片92位于加热丝93内,导热硅胶片92通过摩擦力固定在第三输液管7的表面,加热装置9用于加热输液管内的营养液。
[0026]混合装置6包括混合罐61,混合罐61固定连接在第二输液管4的下端,混合罐61的外圆柱面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微型振动马达62,混合装置6用于使营养液和稀释液均匀混合,混合罐61为透明无色。
[0027]调节环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51,调节螺杆51延伸至调节环5的右侧,调节螺杆51与第二输液管4相接触,调节螺杆51用于调节第二输液管4内液体的流速。
[0028]混合罐61的下端与第三输液管7穿插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10、加热丝 93和微型振动马达62均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使用时,分别将第二输液管4和第一输液管3分别插入营养瓶1和稀液瓶2内,营养瓶1和稀液瓶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营养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瓶(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输液管(4),所述第二输液管(4)延伸至营养瓶(1)内,所述第二输液管(4)的外圆柱面固定套接有调节环(5),所述第二输液管(4)的外圆柱面中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一输液管(3),所述第一输液管(3)远离第二输液管(4)的一端设置有稀液瓶(2),所述第二输液管(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6),所述混合装置(6)的下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输液管(7),所述第三输液管(7)的外圆柱面上部设置有营养泵(8),所述第三输液管(7)的外圆柱面中部活动套接有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11),所述第三输液管(7)的外圆柱面下部活动套接有温度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通路肠内营养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导热硅胶片(92),所述导热硅胶片(92)活动套接在第三输液管(7)的外表面,所述导热硅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