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才镇专利>正文

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26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属于基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显示仪,所述显示仪的前侧安装设置有触控屏,所述显示仪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端口,且每组连接端口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有一组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线缆,且线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端子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和探测端。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通过设置有辅助放置组件,以及辅助放置组件能够利用连通有端管和连通管的穿槽在基桩上吸附固定,从而减少了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中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在测量使用时的倾倒或于基桩上的掉落,并使得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中探测端能够平稳的放置检测使用。检测使用。检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


[0001]本技术属于基桩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在基桩检测过程中目前常常采用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对基桩的内部结构进行检测,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原理来检测是否出现蜂窝、断裂、孔洞和夹泥等不连续界面问题。
[0003]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包括用于敲击基桩表面的敲击锤、用于接收敲击反射波的传感器和操作仪,通常将传感器放置在距离桩心三分之二的位置,用敲击锤来敲击桩心位置来进行检验,且可以根据敲击锤的不同锤头、不同敲击频率和强度来多次进行测量,在敲击锤敲击基桩表面时需要使得传感器位置固定贴紧在基桩表面以便于对反射波进行接收,常规的一种固定方式是通过人手按压住传感器防止传感器移动和晃动,但是上述操作浪费人力且操作较为不便,故此需要对现有的低应变基桩检测仪进行改进以使的其所适用的传感器便于在基桩上放置和保持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解决了现有的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在使用时通过人手按压住传感器防止传感器移动和晃动较不方便操作且浪费人力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包括显示仪,所述显示仪的前侧安装设置有触控屏,所述显示仪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端口,且每组连接端口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有一组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线缆,且线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端子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和探测端,所述连接端与连接端口之间通过连接端子相连接,且探测端放置于基桩上并与之接触,所述探测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探测端的外侧套设有两组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环,两组所述螺纹环之间设置有套设有探测端外侧且被两组螺纹环固定的辅助放置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辅助放置组件包括套设于探测端外侧的垫座,所述垫座的四角均开设有纵向贯穿其自身的穿槽,所述垫座的内侧焊接固定有四组端管,且每组端管均与相邻穿槽之间连通,每两组相邻所述端管之间均通过一组连通管连通,且四组所述连通管均处于垫座的外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四组所述穿槽中三组穿槽的顶端均插设有与之密封连接的封堵塞,且四组所述穿槽中的另一组穿槽顶端与抽气泵的输入端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垫座的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顶端内径与探测端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限位槽底端内径大于螺纹环的宽度,两组所述螺纹环中位于底部的螺纹环处于限位槽内底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端管和连通管均设置为不锈钢管,且端管与连通管之间密封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线缆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一层防护层,且防护层设置为弹性橡胶层,所述防护层的长度与线缆的长度相适配。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通过设置有辅助放置组件,以及辅助放置组件能够利用连通有端管和连通管的穿槽在基桩上吸附固定,从而减少了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中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在测量使用时的倾倒或于基桩上的掉落,并使得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中探测端能够平稳的放置检测使用。
[0016]2、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通过辅助放置组件中垫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于探测端和螺纹环相配合,使得探测端便于利用两组螺纹环在限位槽内进行固定并将探测端调节至与垫座底部对齐设置,从而便于探测端在基桩上放置检测使用。
[0017]3、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通过线缆外侧防护层的设置,能够减少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使用过程中线缆外皮被基桩磨损产生破裂,提高了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的使用寿命,通过端管与连通管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避免抽气泵吸气使用时端管与连通管之间的连通处影响穿槽底部的负压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显示仪;2、触控屏;3、连接端口;4、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401、线缆;402、连接端;403、探测端;404、螺纹环;5、垫座;6、穿槽;7、端管;8、连通管;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包括显示仪1,显示仪1的前侧安装设置有触控屏2,显示仪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端口3,且每组连接端口3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有一组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4,装置使用时所采用的反射波法检测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上,将基桩假设为一维弹性连续杆,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波阻抗将发生变化,产生反射波,通过安装在桩顶的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4接收反射信号,对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以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利用波在桩体内传播时纵波波速、桩长与反射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反射信息的分析计算,判断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及根据平均波速校核桩的实际长度,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及位置,上述检测原理为现有技术,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4包括线缆401,线缆401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一层防护层,且防护层设置为弹性橡胶层,防护层的长度与线缆401的长度相适配,通过线缆401外侧防护层的设置,能够减少该低应变基桩检测仪使用过程中线缆401外皮被基桩磨损产生破裂,提高了该低应变基桩检
测仪的使用寿命,线缆40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端子固定连接有连接端402和探测端403,连接端402与连接端口3之间通过连接端子相连接,且探测端403放置于基桩上并与之接触,探测端4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探测端403的外侧套设有两组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环404,两组螺纹环404之间设置有套设有探测端403外侧且被两组螺纹环404固定的辅助放置组件,辅助放置组件用以使得探测端403在基桩上稳定放置,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3]具体的,如图2所示,辅助放置组件包括套设于探测端403外侧的垫座5,垫座5的四角均开设有纵向贯穿其自身的穿槽6,垫座5的内侧焊接固定有四组端管7,且每组端管7均与相邻穿槽6之间连通,每两组相邻端管7之间均通过一组连通管8连通,且四组连通管8均处于垫座5的外侧,端管7和连通管8均设置为不锈钢管,且端管7与连通管8之间密封连接,通过端管7与连通管8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避免抽气泵吸气使用时端管7与连通管8之间的连通处影响穿槽6底部的负压作用,四组穿槽6中三组穿槽6的顶端均插设有与之密封连接的封堵塞,封堵塞用以避免穿槽6顶部与外界连通影响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包括显示仪(1),所述显示仪(1)的前侧安装设置有触控屏(2),所述显示仪(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端口(3),且每组连接端口(3)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有一组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应变加速度传感器(4)包括线缆(401),且线缆(40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端子固定连接有连接端(402)和探测端(403),所述连接端(402)与连接端口(3)之间通过连接端子相连接,且探测端(403)放置于基桩上并与之接触,所述探测端(4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探测端(403)的外侧套设有两组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环(404),两组所述螺纹环(404)之间设置有套设有探测端(403)外侧且被两组螺纹环(404)固定的辅助放置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放置组件包括套设于探测端(403)外侧的垫座(5),所述垫座(5)的四角均开设有纵向贯穿其自身的穿槽(6),所述垫座(5)的内侧焊接固定有四组端管(7),且每组端管(7)均与相邻穿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才镇曾清海张真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才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