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39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燕屋结构包含有内部形成栖息空间的屋舍,以及设于该栖息空间内的环控装置;其中,该屋舍的侧墙设有一进出口与复数透气孔,且该屋舍设有一拟声播放装置,以及复数遮盖所述透气孔的导流装置,该拟声播放装置具有一设于该进出口的主拟声器,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内的辅助拟声器;借由该主拟声器与所述辅助拟声器搭配形成渐进式声效,以利快速吸引燕群,并且所述导流装置得以遮挡由所述透气孔投射照入的外部光线,以及将外部气流导引分流,进而以拟真方式模拟燕群产育的洞穴型态,更提升燕群的筑巢率,以及提高燕窝的产量。以及提高燕窝的产量。以及提高燕窝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燕屋结构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人工巢穴,特别是一种燕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金丝燕借由唾液混合羽毛、泥土等物质胶结成巢,用以产卵及孵育幼燕,而幼燕离巢后的燕巢经处理即成为可食用的燕窝,其营养价值非常高,然而,因工业开发建设而造成适合金丝燕栖息筑巢的环境逐渐减少,同时市场上的燕窝数量供不应求而导致一部分人摘取尚有燕蛋、幼燕或未完成的燕巢,更是导致金丝燕数量逐年下降,因此,人工所建造的燕屋成为保育金丝燕,以及提升燕窝的采集数量的最佳选择。
[0003]鉴于金丝燕喜欢阴暗、潮湿、偏热的环境,因此一般燕屋都会在四周墙壁上开设复数透气孔,并且借由温、湿度控制设备控制该燕屋内的温度与湿度,再者,该燕屋内亦会设有播放器,以便借由该播放器播放燕子鸣叫声,进而吸引金丝燕进入该燕屋内筑巢,然而,实际使用后发现,所述透气孔虽可供气流进入,但光照亦会通过所述透气孔投射照入该燕屋内,致使该燕屋内过亮,实难以吸引金丝燕进入筑巢,此外,该播放器设于该燕屋内,其传播距离短,使得传至该燕屋外的声音过小,并且所能播放的声效单调无变化,因此在该燕屋外的金丝燕难以受到吸引,实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燕屋结构,其以渐进式声效吸引燕群入内筑巢,同时有效避免透气孔造成的光害,并且能将外部气流进行导引与分流,进而以拟真方式模拟燕群产育的洞穴型态,提升燕群的筑巢率,以及增加燕窝的产量。
[0005]于是,本技术燕屋结构包含有屋舍,以及分别设于该屋舍内的环控装置、拟声播放装置与导流装置;其中,该屋舍具有复数侧墙,受所述侧墙所圈围的栖息空间,开设于其中一侧墙上的进出口,复数开设于所述侧墙的透气孔,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内的隔板,且所述隔板相互交错形成复数供燕群进行筑巢的筑巢区,另,该拟声播放装置具有一设于该进出口的主拟声器,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内的辅助拟声器,该每一导流装置具有复数挡墙,一受所述挡墙区隔且与所述透气孔相连通的流动通道,以及一位于流动通道一端且与该栖息空间相连通的出气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透气孔的位置高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栖息空间内加设有复数监控摄影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分别加设有罩盖,且该罩盖上开设有复数通孔。
[0009]是以,借由该主拟声器与所述辅助拟声器所播放的声效不同,并且设置位置亦有不同,进而达到渐进式声效的效果,以便快速吸引燕群进入筑巢,并且所述导流装置可有效遮挡由所述透气孔投射照入该屋舍内的光害,以及将由所述透气孔进入的外部气流有效导引及分流,使得冷空气经由该出气口流入该栖息空间内,以拟真方式仿真真实洞穴的空气型态,使得该屋舍更贴近燕群栖息筑巢的环境,借以提升燕群的筑巢率,以及增加燕窝的产
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1]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2]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3]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剖面图。
[0014]符号说明:
[0015](本技术)
[0016]3:燕屋结构
[0017]31:屋舍
[0018]32:环控装置
[0019]33:拟声播放装置
[0020]34:导流装置
[0021]35:监控摄影机
[0022]311:侧墙
[0023]312:栖息空间
[0024]313:顶墙
[0025]314:进出口
[0026]315:透气孔
[0027]316:隔板
[0028]317:筑巢区
[0029]318:罩盖
[0030]321:侦测器
[0031]322:调节器
[0032]331:主拟声器
[0033]332:辅助拟声器
[0034]341:挡墙
[0035]342:流动通道
[0036]343:出气口
[0037]3181:通孔
[0038]A:隔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0040]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燕屋结构3包含有一屋舍31,以及分别设于该屋舍31内的环控装置32、拟声播放装置33、导流装置34及监控摄影机35;其中,该屋舍31具有复数由地面向上延伸的侧墙311,一受所述侧墙311所圈围的栖
息空间312,一设于所述侧墙311顶部且可遮蔽该栖息空间312的顶墙313,一开设于该其一侧墙311上的进出口314,复数开设于所述侧墙311的透气孔315,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312内且邻近该顶墙313的隔板316,另,所述透气孔315的尺寸小于该进出口314的尺寸,而所述隔板316以矩阵状相互交错形成复数筑巢区317,以利燕群得以于所述隔板316进行筑巢,并且有效防止不同筑巢区317的金丝燕相互干扰,而本实施例中,该栖息空间312被区隔成复数不同隔间A,且所述隔间A相互连通,而所述透气孔315分别加设有一罩盖318,且该每一罩盖318上开设有复数通孔3181。
[0041]参阅图2所示,该环控装置32具有一侦测器321,以及一调节器322,且该侦测器321与该调节器322分别设于该栖息空间312内,以针对该栖息空间312内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控与调整,另,该拟声播放装置33具有一设于该进出口314的主拟声器331,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312内的辅助拟声器332,且所述辅助拟声器332设于所述隔板316上,另,该主拟声器331与所述辅助拟声器332所播放的声效不同,当该主拟声器331于该进出口314处播放声效时,所述辅助拟声器332于该栖息空间312内播放另一种声效,使得该主拟声器331与所述辅助拟声器332相互搭配形成渐进式声效,借以快速吸引燕群进入筑巢。
[0042]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该每一导流装置34具有复数挡墙341,一受所述挡墙341区隔且与所述透气孔315相连通的流动通道342,以及一位于流动通道342一端且与该栖息空间312相连通的出气口343,而前述该其一挡墙341与所述透气孔315的位置呈相对应设置,以便有效阻挡由所述透气孔315所投射照入的光线,使得该栖息空间312得以保持阴暗,而本实施例中以该导流装置34呈阶梯式两段设置为例加以说明,且该出气口343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透气孔315的位置高度,使得由所述透气孔315进入该栖息空间312内的气流得以受到该导流装置34导引及分流,即借由冷、热空气密度不同的原理,使得冷空气下降并由该出气口343排出。
[0043]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燕屋结构3于使用时,该屋舍31可呈多层向上堆叠设置,本实施例仅以两层屋舍31为例加以说明,该侦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屋结构,其包含有屋舍,以及设于该屋舍内的环控装置;其中,该屋舍具有复数由地面向上延伸的侧墙,受所述侧墙所圈围的栖息空间,设于所述侧墙顶部且可遮蔽该栖息空间的顶墙,开设于其中一侧墙上的进出口,复数开设于所述侧墙的透气孔,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内且邻近该顶墙的隔板,而前述隔板相互交错形成复数筑巢区,以供燕群进行筑巢;另,该环控装置具有分设于该栖息空间内的侦测器与调节器,以针对该栖息空间内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控、调整;其特征在于:该屋舍上加设有一拟声播放装置与复数导流装置,而前述拟声播放装置具有一设于该进出口的主拟声器,以及复数设于该栖息空间内的辅助拟声器,且该主拟声器与所述辅助拟声器所播放的声效不同,以通过该主拟声器与所述辅助拟声器所呈现的渐进式声效吸引燕群进入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晃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