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铝型材加工
,具体为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型材是指铝合金型材,有着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可塑造性,在门窗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铝型材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上料装置来对铝制棒料进行上料。
[0003]但是现有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只具备单纯的上料功能,并不具备对棒料外侧进行除尘的功能,当棒料外侧沾染灰尘没有去除时,将会对铝型材加工成品的质量造成影响,故而提出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具备可对棒料进行除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只具备单纯的上料功能,并不具备对棒料外侧进行除尘的功能,当棒料外侧沾染灰尘没有去除时,将会对铝型材加工成品的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2),所述框体(1)内壁前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数量为四个且一端均延伸至其后侧的转轴(3),顶部四个所述转轴(3)的外侧和底部四个转轴(3)的外侧均设置有位于框体(1)内部的输送辊(4),八个所述输送辊(4)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槽(5),顶部四个所述转轴(3)的后侧和底部四个转轴(3)的后侧均设置有传动齿轮(6),顶部四个所述传动齿轮(6)的一端分别与底部四个传动齿轮(6)啮合,顶部四个所述转轴(3)的外侧均设置有位于框体(1)后侧的蜗轮(7),所述框体(1)的后侧设置有与四个蜗轮(7)啮合的驱动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的移动块(9),两个所述移动块(9)之间设置有安装框(10),所述安装框(10)的内壁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相对侧相互贴合的清理刷(11),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且与安装框(10)顶部固定连接的牵引组件(12),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左右两侧支撑脚(2)之间的盒体(13),所述框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位于安装框(10)下方的第一集气罩(14),所述框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位于第一集气罩(14)右侧的第二集气罩(15),所述第一集气罩(14)的内底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盒体(13)内部的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二集气罩(15)的内壁右侧设置有一端延伸至盒体(13)内部的第二连接管(17),所述盒体(13)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设置有一端与其内壁左侧贴合且另一端延伸至其右侧的收集组件(18),所述盒体(13)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位于收集组件(18)下方的风机(19),所述盒体(13)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气孔(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生产用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双轴驱动电机(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少峰,刘清安,周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南桂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