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6883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数字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进行工程建设各专业业务流程分析与抽象分类,按照数据流动特点将所有专业工作流程抽象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各环节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环节技术选型和数据应用环节的应用功能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每个专业数字化系统都采用相同的软件架构、应用流程和数据接口方式,实现各专业通用和各专业全流程覆盖。实现各专业通用和各专业全流程覆盖。实现各专业通用和各专业全流程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数字化
,具体涉及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础建设(包括水利水电、交通、住建等)和资源开采(油气、矿山等)领域正大力推广数字化技术的工程应用,以期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这些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发展数字经济。实践过程普遍采用引进第三方商业软件(如各类BIM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将传统的二维图升级为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基于三维模型开展相关应用。
[0003]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实现主干专业成果的三维数字化交付。比如公开号为CN11423848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专业数字化成果集成与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可在不丢失各专业的属性信息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场景的跨专业交互应用和各专业成果数据的集成,但是没有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且各专业数字化的通用性不佳。
[0004]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普遍性地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数字化建设高度依赖第三方进口BIM软件,导致企业乃至行业数字化发展与指定软件绑定的现实问题,存在“卡脖子”、“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各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局限在三维建模环节,没有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各专业之间数字化成果兼容性较差,难以集成和实现专业间的协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领域中难以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进行工程建设各专业业务流程分析与抽象分类,按照数据流动特点将所有专业工作流程抽象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方案设计,并进行各专业数据库设计;根据数据存储环节和各专业需求进行各专业数据采集环节的软件选型和设计、数据处理环节的软件选型和数据应用环节的应用功能设计。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由一款或多款独立的软件完成相关业务,数据采集环节、数据处理环节和数据应用环节分别与数据存储环节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方案设计具体包括:综合各专业工作流程中所涉及数据的专业属性、类型、数据处理与应用的需求,将
工程建设流程各专业数据统一划分为专业基础数据、专业成果数据和公共数据三大类,三大类数据按照彼此之间通过API接口访问的要求进行数据仓库设计;数据仓库设计包括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
[000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专业基础数据包括上游专业成果数据和完成本专业数据处理独立依赖的数据,其中上游专业按照现实工作中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划分,独立依赖的数据根据专业工作内容建立;专业成果数据由本专业基础数据通过专业方法加工而成,所述专业方法包括调用第三方建模软件和三维计算分析软件。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数据应用包括管理应用和专业应用,其中管理应用包括专业基础数据和专业成果数据的校审和专业人员的绩效,专业应用包括各专业内基于三维模型的专题分析研究和服务下游专业的创新性应用。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管理应用中,专业基础数据和专业成果数据都实现数据操作的留痕,并通过数据操作人员等信息关联到公共数据,实现校审过程可追溯;所述数据操作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各专业数据采集环节的软件选型基于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对于现场工作的情形,采用移动端数据采集软件;各专业数据处理环节的软件选型基于各专业工作流程进行,按照各专业工作流程,采用三维图形软件将数据仓库中的专业基础数据生成相应的专业成果数据。
[00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抽象分类模块:用于进行工程建设各专业业务流程分析与抽象分类,按照数据流动特点将所有专业工作流程抽象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数据仓库模块:用于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方案设计,并进行各专业数据库设计;技术选型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存储环节和各专业需求进行各专业数据采集环节的软件选型和设计、数据处理环节的软件选型和数据应用环节的应用功能设计。
[001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对工程建设流程各专业工作任务进行抽象分析,归纳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通用性的环节,各环节之间环节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环节技术选型和功能设计,从而使得每个专业数字化系统都采用相同的软件架构、应用流程和数据接口方式,实现各专业通用和各专业全流程覆盖,由于各专业数字化系统采用相同的架构、流程和最基本的数据交互方式,因此能够方便地实现专业系统的集成,可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跨专业协同问题。
[0015]2)在数据存储环节,专业系统的数据被统一划分为专业基础数据、专业成果数据和公共数据三种类型,彼此之间相互独立、通过API接口访问,各专业的基础数据包括上游专业交付的成果数据,即上游专业成果数据为下游专业的基础数据,以此实现系统集成后满足跨专业协同工作时对专业间数据交互的要求,解决跨专业接口问题。
[0016]3)在数据处理环节,通过将依赖专业软件完成的数据处理过程分离成专业基础数据和专业成果数据之间的数据加工转换,实现专业软件与专业数据的脱离,从而兼容但不
绑定第三方专业BIM软件,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的关系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各专业通用型数据仓库架构示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各专业通用的数据流程与软件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一步是顶层设计,首先是满足各专业通用、不与第三方专业软件绑定的需求,其次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进行工程建设各专业业务流程分析与抽象分类,按照数据流动特点将所有专业工作流程抽象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环节分别与数据存储环节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方案设计,并进行各专业数据库设计;根据数据存储环节和各专业需求进行各专业数据采集环节的软件选型和设计、数据处理环节的软件选型和数据应用环节的应用功能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四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由一款或多款独立的专业软件完成相关业务,并支持第三方专业软件调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各专业通用的数据存储环节方案设计具体包括:综合各专业工作流程中所涉及数据的专业属性、类型、数据处理与应用的需求,将工程建设流程各专业数据统一划分为专业基础数据、专业成果数据和公共数据三大类,三大类数据按照彼此之间通过API接口访问的要求进行数据仓库设计;数据仓库设计包括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专业通用型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业基础数据包括上游专业成果数据和完成本专业数据处理独立依赖的数据,其中上游专业按照现实工作中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划分,独立依赖的数据根据专业工作内容建立;专业成果数据由本专业基础数据通过专业方法加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焕春李杨霍莎莎朱攀谢焕忠岳云艳郭福钟陈浩包顺
申请(专利权)人:加华地学武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