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76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设备,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该绿色建筑通风设备进风管道的第二管道为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变形管道,且第二管道设于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集风罩与第一管道的外端连接;套管套设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外部,且远离集风罩的端部与第三管道密封连接;聚能罩,套设在集风罩的外部,且聚能罩一端与套管靠近集风罩的端部密封连接,聚能罩的另一端与集风罩的端部密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进风管道进行优化改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进风温度以及进风量的调控,在确保室内外正常空气流动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降低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需要采用制冷或采暖设备调控室内温度所产生的能耗。冷或采暖设备调控室内温度所产生的能耗。冷或采暖设备调控室内温度所产生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风力,热压所形成的风推动空气流动从而实现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最主要作用是通过通风换气来改善室内质量、实现降温通风功能,同时自然通风能够提供清洁、新鲜的新风,有利于人体心理及生理健康。采用自然通风是当前绿色建筑中普遍采用的节约空调能耗、改善建筑热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技术。
[0003]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是风压和热压,常见的利用风压的方式是在建筑中局部留出横向的通风通道,当风从通道吹过,会在通道中形成负压区,从而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这种通风方式可以在大进深的建筑空间中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度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实现自然通风的目的,与风压式自然通风不同的是,热压式自然通风更能适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和不良的外部风环境;当然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道(1),包括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和喇叭状的集风罩(14),所述第二管道(12)为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变形管道,且所述第二管道(12)设于第一管道(11)和第三管道(13)之间,所述集风罩(14)与第一管道(11)的外端连接,用于将收集的新风依次输送至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第三管道(13)连接构成的进风管道(1)内;套管(2),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第三管道(13)的外部,且远离集风罩(14)的端部与第三管道(13)密封连接;聚能罩(3),套设在集风罩(14)的外部,且聚能罩(3)一端与套管(2)靠近集风罩(14)的端部密封连接,所述聚能罩(3)的另一端与集风罩(14)的端部密封连接,所述聚能罩(3)还能与进风管道(1)连通或密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14)的进风口处设有滤网(5),所述滤网(5)靠近第二管道(12)的一侧设有清扫机构(6),所述清扫机构(6)包括清扫刷(61)和用于驱动清扫刷(61)动作的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的一端与清扫刷(6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道(12)的中部连接,所述清扫刷(61)还通过伸缩杆(62)与第一管道(11)的内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61)包括上清扫刷(611)和下清扫刷(612),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奔邹亚峰冯文绘冯莉莉李明月王前锋魏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