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666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装置,所述牙齿矫治装置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与设置于目标牙齿上的附件相配合,当所述牙套本体被佩戴时,所述牙套本体抵靠住所述附件的一侧并对所述附件产生推力,所述附件的另一侧具有开放空间;所述牙套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目标牙齿的区域具有供所述目标牙齿在所述推力作用下的移动空间。的移动空间。的移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齿矫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齿矫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口腔正畸隐形矫治技术中,附件是在牙齿无托槽隐形矫正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辅助组件,正确的设计和放置附件是解决隐形矫正器固位力不足的有效方法,附件可以用来增加矫正器的固位力,也可以辅助及增强一些的牙齿移动,附件在使用时粘结在牙齿上,矫正器通过包裹附件后与附件配合使用。
[0003]目前提供矫正的牙套往往是包裹住附件整体,这样有利于增强对于牙套的固位,同时也适于牙套对相应牙齿施力,如申请号为202020023319.7、名称为“用于辅助磨牙移动的无托槽矫正附件结构”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磨牙移动的无托槽矫正附件结构,包括设于牙齿侧部的附件以及与牙齿套合的牙套,所述牙套上具有与该附件对应配合的卡槽;所述附件为至少具有一个凹口的凸块,该凹口朝向牙齿的咬合侧。通过附件的凹口与牙套的卡槽形成配合,附件的凹口将卡槽内侧卡紧,起到固定卡槽的作用,从而避免牙套脱位,通过附件增强牙套对牙齿的的控制能力。上述结构及其类似结构虽然更适于对牙齿施力,但牙套与附件的紧密贴合,牙齿移动范围被限定在每一幅牙套的形变范围内,同时从生物学角度仅对牙齿施加间歇力,随着牙齿移动,牙套形变逐渐减小,对牙齿施加的力量也逐渐衰减,需要多副牙套定期更换以使得牙齿逐渐移动,影响治疗时间,增加了疗程中使用的牙套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装置,所述牙齿矫治装置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与设置于目标牙齿上的附件相配合,当所述牙套本体被佩戴时,所述牙套本体抵靠住所述附件的一侧并对所述附件产生推力,所述附件的另一侧具有开放空间;所述牙套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目标牙齿的区域具有供所述目标牙齿在所述推力作用下的移动空间。
[0005]进一步地,所述牙套本体上设置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容纳通道尺寸适于容纳所述附件的全部或部分;所述容纳通道的位置适于当所述牙套本体被佩戴时,所述附件抵靠住所述容纳通道的一端,并且使该端对所述附件产生所述推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通道为设置于所述牙套本体中的凹槽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通道为沿所述牙套本体厚度方向开设的通孔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通道为沿所述牙套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通槽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通道的侧面部分或全部设置为或装置有向所述容纳通道内弯曲的弯曲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通道的外侧限定了侧壁区域,所述侧壁区域的厚度大于与其相邻区域的厚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通道的外侧限定了侧壁区域,所述侧壁区域的硬度区别于与其相邻区域的硬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牙齿矫治装置还包括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牙套本体,所述固位组件限定了所述容纳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牙套本体一体成型。
[0014]本技术的牙齿矫治装置在牙套本体上提供了供目标牙齿及固定于其上的附件移动的通道或空间,使得当每一幅牙套佩戴时,对目标牙齿矫正时的移动量可大幅提高,同时减小了摩擦力与移动阻力,另外给与牙齿更加持续柔和的作用力,从而在针对特定牙齿移动的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更安全地缩短治疗时间以及减少疗程中使用的牙套数量。
[0015]同时,本技术的牙齿矫治装置可结合各类固定矫治技术,如传统金属托槽、透明托槽等使用。对固定矫治器患者,需每月复诊时由医生在患者口内操作而对牙齿加力,如患者不能完成每月一次的复诊,则牙齿不能移动。对于复诊不便的患者,或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无法复诊的情况,患者在原固定矫治器的基础上佩戴本技术的牙齿矫治装置,可不需医生操作而直接对牙齿施加矫治力,维持原有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缩短矫治时间。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牙齿矫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牙齿20位置处的侧视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牙齿矫治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侧壁区域120;
[0020]图4是图3中牙齿20位置处的侧视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牙齿20位置处的另一侧视剖面图,其中通孔110的上下侧面被设置为曲面结构;
[0022]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牙齿矫治装置对通孔侧面结构做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牙齿矫治装置对通孔侧面结构做另一种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牙齿矫治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通孔110沿竖直方向延伸;
[0025]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牙齿矫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图7中牙齿20位置处的侧视剖面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牙齿矫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牙齿矫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牙齿矫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将实施例一中附件替换为金属托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是图14中牙齿20位置处的侧视剖面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20、30—牙齿,
ꢀꢀꢀꢀꢀꢀꢀꢀꢀꢀ
100—牙套本体,
[0034]110—通孔,
ꢀꢀꢀꢀꢀꢀꢀꢀꢀꢀꢀꢀꢀꢀꢀ
111—右侧面,
[0035]112—上侧面,
ꢀꢀꢀꢀꢀꢀꢀꢀꢀꢀꢀꢀꢀ
113—下侧面,
[0036]120—侧壁区域
ꢀꢀꢀꢀꢀꢀꢀꢀꢀꢀꢀꢀ
130—安装槽,
[0037]140—弹性片,
ꢀꢀꢀꢀꢀꢀꢀꢀꢀꢀꢀꢀꢀ
200—牙套本体,
[0038]210—凹槽,
ꢀꢀꢀꢀꢀꢀꢀꢀꢀꢀꢀꢀꢀꢀꢀ
211、212、213—侧壁,
[0039]214—底面,
ꢀꢀꢀꢀꢀꢀꢀꢀꢀꢀꢀꢀꢀꢀꢀ
300—牙套本体,
[0040]310—带状组件,
ꢀꢀꢀꢀꢀꢀꢀꢀꢀꢀꢀ
311—通孔,
[0041]400—牙套本体,
ꢀꢀꢀꢀꢀꢀꢀꢀꢀꢀꢀ
410—带状组件,
[0042]411—通槽,
ꢀꢀꢀꢀꢀꢀꢀꢀꢀꢀꢀꢀꢀꢀꢀ
500—牙套本体,
[0043]510—带状组件,
ꢀꢀꢀꢀꢀꢀꢀꢀꢀꢀꢀ
600—附件,
[0044]710、720、730—金属托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与设置于目标牙齿上的附件相配合,当所述牙套本体被佩戴时,所述牙套本体抵靠住所述附件的一侧并对所述附件产生推力,所述附件的另一侧具有开放空间;所述牙套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目标牙齿的区域具有供所述目标牙齿在所述推力作用下的移动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上设置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容纳通道尺寸适于容纳所述附件的全部或部分;所述容纳通道的位置适于当所述牙套本体被佩戴时,所述附件抵靠住所述容纳通道的一端,并且使该端对所述附件产生所述推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通道为设置于所述牙套本体中的凹槽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通道为沿所述牙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房兵李振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