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及灌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农业
,具体为一种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及灌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灌溉,主要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
[0003]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但是无法应用于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地区,这种地段多为沙土壤,需要对需要灌溉的地区进行精准定位,现有的装置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进行有效灌溉,并且对于这些地区需要对土壤进行施肥来提高灌溉效果,普通的施肥方式多为撒上肥料后用水浇灌,不仅浪费水源,还会造成肥料流失,灌溉效率低,因此市面上需要一种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与肥料对土壤进行科学合理灌溉的智慧农业灌溉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水仓(2),所述水仓(2)的中部贯通连接有集水箱(11),所述底板(1)的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所述底板(1)内部设置有一空腔用于安装转动轮(4),所述第一转动杆(8)与转动轮(4)固定连接,所述水仓(2)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5);前后侧进料斗(5)的下侧设置有能够间歇性输料的下料机构(100);前后侧下料机构(100)的下侧均转动连接有便于灌溉输料的灌溉机构(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4)的前方于第一转动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7),所述进料斗(5)的前后侧活动穿设有第二转动杆(9),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6),所述第一链轮(6)与第二链轮(7)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所述搅拌叶(10)设置于进料斗(5)的内部,所述进料斗(5)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箱(12),所述进料箱(12)与支撑架(1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100)包括驱动杆(101),所述进料箱(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封堵块(102),所述封堵块(102)的一端与驱动杆(1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01)的一端与支撑架(1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杆(103),所述水仓(2)的上端面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水泵(106),所述水泵(10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4),所述底板(1)和转动轮(4)之间于第一转动杆(8)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7),所述第二皮带轮(104)和第一皮带轮(10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水泵(106)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05),所述进液管(105)的另一端与进料箱(12)的进水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机构(200)包括混液箱(201),所述混液箱(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202),所述L型杆(202)的一端与第一铰接杆(103)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6),所述限位块(2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注水杆(204),所述注水杆(204)通过软管(203)与混液箱(201)管道连接,所述L型杆(202)通过中部的连接轴与第二铰接杆(20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杆(20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杆(8)固定连接,所述混液箱(201)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喇叭口(209),所述进料喇叭口(209)设置于进料箱(12)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转动轮(4)通过第一转动杆(8)带动第二铰接杆(205)转动,第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