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宏伟专利>正文

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5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为无缝中空管,前端是剥离头,表面呈弧形,为片状;尾端为吸引器接口;尾端手食指握持部位设置吸引器侧孔,与中空管连通;剥离器长度与额镜焦距相当。本器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要应用于扁桃体摘除、上颌窦根治、上颌骨切除、腭裂整复等手术,尤其适用于全麻扁桃体摘除和扁桃体残体摘除,经手术实践证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并减轻病人痛苦和负担。(*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口腔科、耳鼻喉科手术的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目前的口腔科、耳鼻喉科手术,由于其部位较深,手术视野局限,术者常需一手持钳夹持扁桃体或口腔粘骨膜,另一手持剥离器进行剥离。如果术中出血较多或分泌物多,会影响术野清晰,并可能出现呼吸道阻塞,此时病人需将积血、分泌物吐出,或由助手用吸引器吸出,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麻烦,会延长手术时间,并给病人带来痛苦和负担。本技术针对口腔科、耳鼻喉科等手术中存在的困难,解决剥离与吸引不能一人同时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兼具剥离与吸引双重功能的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剥离器,是一种无缝中空管,前端是剥离头,尾端为吸引器接口,在尾端手食指握持部位设置吸引器侧孔。前端剥离头表面呈弧形,为片状,尾端手食指握持部的侧孔与中空管连通,其长度与额镜焦距相当。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可由无缝钢管制成,前端是剥离头(1),表面呈弧形,为片状;尾端为吸引器接口(2),与吸引器胶管连接;尾端手食指握持部位设置吸引器凸台侧孔(3),与中空管连通。剥离器长度与额镜焦距相当,为25厘米,钢管外径0.6厘米,内径0.3厘米,剥离头长度3厘米,最宽处0.9厘米,吸引器侧孔距尾端约8厘米。在扁桃体摘除术中,先用吸剥器吸尽口腔分泌物,停止吸引后,用吸剥器压住舌体(代替压舌板节省时间),行扁桃体周围浸润麻醉,再常规切口,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用吸剥器沿扁桃体被膜剥离,若出血不多,可只用剥离,有血液时,启动吸引器吸引,并利用吸剥器侧孔随时掌握吸力大小,遇有活动性出血可及时结扎或电凝止血,以后按常规摘除扁桃体。在腭裂、上颌骨手术剥离粘骨膜时,可一手持钳或镊夹持粘骨膜,另一手持吸剥器剥离,术野不清晰时,可及时吸出积血和分泌物。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要应用于扁桃体摘除、上颌窦根治、上颌骨切除、腭裂整复等手术,尤其适用于全麻扁桃体摘除和扁桃体残体摘除,经手术实践证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并减轻病人痛苦和负担。权利要求1.一种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其特征是一种无缝中空管,前端是剥离头,尾端为吸引器接口,在尾端手食指握持部位设置吸引器侧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其特征是前端剥离头表面呈弧形,为片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其特征是尾端手食指握持部的侧孔与中空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其特征是由一种无缝钢管制成,外径0.6厘米,内径0.3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其特征是长度与额镜焦距相当,长25厘米。专利摘要一种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为无缝中空管,前端是剥离头,表面呈弧形,为片状;尾端为吸引器接口;尾端手食指握持部位设置吸引器侧孔,与中空管连通;剥离器长度与额镜焦距相当。本器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要应用于扁桃体摘除、上颌窦根治、上颌骨切除、腭裂整复等手术,尤其适用于全麻扁桃体摘除和扁桃体残体摘除,经手术实践证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并减轻病人痛苦和负担。文档编号A61B17/26GK2416863SQ0022956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袁宏伟, 单晋杰, 袁波, 权然, 郭梅琪, 唐新华 申请人:袁宏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及扁桃体手术吸剥器,其特征是一种无缝中空管,前端是剥离头,尾端为吸引器接口,在尾端手食指握持部位设置吸引器侧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宏伟单晋杰袁波权然郭梅琪唐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袁宏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