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品收纳外袋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袋体供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648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节省人力、节省资源、节省空间、低成本及良好卫生性的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外装用筒状外袋、制品收纳外袋、制品收纳外袋的卷取品、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袋体供给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品收纳外袋(100)是利用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1)包裹多个袋体(3)并保持着袋体(3)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所述多个袋体(3)是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或间歇地堆叠成一列。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1)以树脂膜为基材(5)而形成沿着筒的长度方向X以相同内径连续延伸的筒形状,具有至少一个沿着筒的长度方向X开口的开口部(6),且沿着开口部的边缘(6a)在基材(5)的内壁侧具有嵌合件(4),且使嵌合件(4)啮合。且使嵌合件(4)啮合。且使嵌合件(4)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品收纳外袋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袋体供给方法
[0001]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0002]本案是分案申请。该分案的母案是申请日为2019年4月16日、申请号为201980026122.9、专利技术名称为“制品收纳外袋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袋体供给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案。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状外袋,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持着制品彼此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的状态包裹多个制品而形成一体的筒状外袋。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筒状外袋包裹制品的制品收纳外袋,进而涉及一种将该制品收纳外袋以横截面扁平的状态卷成筒、绞缠或折叠而得的制品收纳外袋的卷取品或折叠品。进而,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它们的制造方法及从制品收纳外袋取出作为制品的袋体的袋体供给方法。进而,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及筒状外袋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4]一般来说,将直接包装用来销售的商品的形态称为一次包装。将再用箱或袋按规定数量包装一次包装形态的商品的形态称为二次包装。商品是以一次包装或二次包装的形态交到消费者手中。将再把二次包装形态的商品按规定数量放入打包箱等中以供大批量处理、仓库保管及运输等的形态称为三次包装。此外,有时也在未经二次包装形态的情况下使一次包装形态的商品成为三次包装形态。
[0005]例如有如下技术,即,将圆筒状的小卷筒(相当于“商品”)的圆筒侧面卷绕在包装用膜上之后,对包装膜的侧面进行热熔接,进而分别将位于圆筒的上表面侧与下表面侧的包装用膜封闭并进行热熔接来对小卷筒进行一次包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5图29)。
[0006]另外,对制袋厂家来说,用来销售的商品是作为包装资材的袋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因此,本说明书中,在作为包装资材的袋体为用来销售的商品的情况下,有时为了区别于不是包装资材的商品(普通商品,以下也称为非包装资材商品),而将该袋体称为“制品”。此外,有时将包裹袋体的包装称为外袋。
[0007]在收纳着非包装资材商品的带嵌合件的袋展示在零售店中之前,通常首先要经过如下过程,即:(1)制袋工序:制袋厂家制造袋体后再将该袋体收纳到外袋中;(2)运送工序1:将袋体交货给非包装资材商品的厂家;(3)供袋工序:从外袋中取出袋体;(4)填充工序:将非包装资材商品填充到袋体中;及(5)运送工序2:将填充到袋体中的非包装资材商品搬运到零售店中供交给普通消费者。
[0008]以往的制袋工序按以下顺序进行。即,由制袋机制成的制品即带嵌合件的袋被暂时存放在托盘等容器中,由人用手进行将固定片数扎成束的扎束作业。每束捆扎有固定片数的制品即带嵌合件的袋利用橡皮圈等扎束机构固定,然后被放入到带嵌合件的外袋中,其后闭合外袋的嵌合件。进而将多个带嵌合件的外袋装箱。该箱是在用防水膜覆盖以防附
着灰尘、污物或浸水后出货。这些工序均需要由人用手来完成。
[0009]此外,以往的供袋工序按以下顺序进行。即,非包装资材商品的厂家为了将非包装资材商品填充到带嵌合件的袋中而要进行如下操作,即,剥离防水膜从箱中取出外袋,解除该外袋的嵌合件的啮合,取出束扎的带嵌合件的袋,并卸除进行束扎的橡皮圈等扎束机构,使带嵌合件的袋恢复到各自状态。这些工序也都需要由人用手来完成。
[0010]进而,以往的填充工序按以下顺序进行。即,将各个带嵌合件的袋供给到填充机的袋体供给部中。该工序也需要由人用手来完成。使从填充机的袋体供给部逐个取出的带嵌合件的袋开口来填充非包装资材商品。该工序通过填充机完成。
[0011]
技术介绍
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

267602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

87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0016]然而,制袋工序中,装袋时的作业速度或精度取决于各个装袋人的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各人处理能力来调整包装袋的生产线的速度,此外装袋人还需要休息。结果,生产性降低,此外生产性容易变得不稳定,生产效率较差。此外,存放在托盘中的袋体根据存放场所或堆叠不稳定性的不同而对存放片数有所限制,需要宽敞的空间。而且,将经扎束的袋体放入到外袋中时要固定橡皮圈,放入到外袋中时还要使嵌合件开口、闭口,此外还要进行装箱、防水膜施工,这些作业都要耗费时间及人力。
[0017]此外,供袋工序中,取出带防水膜的经装箱的外袋并解除嵌合件的啮合,且卸除橡皮圈等使带嵌合件的袋恢复到各自状态,但这些操作均需要由人用手来完成。尤其是带嵌合件的袋会因橡皮圈等而有弯曲痕迹,不得不进行使其恢复到平坦状的作业,而这些作业也都是由人用手进行操作。进而存在如下情况,即,与橡皮圈等接触的带嵌合件的袋起皱,有时还会开孔。这样一来,容易频繁发生作业错误或制品浪费。进而,每当结束将带嵌合件的袋放置到填充机中时,对下一外袋需要返回到嵌合件开口工序并同样由人用手重复进行作业,这样一来将会耗费时间与人力。由此,除人工费用高昂,成本高之外,作业错误等也不可避免。此外,因人手不足而难以确保人材,因而费用变得更高。
[0018]进而,外袋自身需要制袋,从而与袋制品相同会耗费工夫与成本。此外,必须将各种外袋与防水膜一起保管,且必须用仓库来管理,因此成本非常高,并且还耗费工夫。
[0019]此外,防水膜、出货箱、外袋经过填充工序后会被废弃,因此白白浪费大量资源。
[0020]此外,由人用手进行扎束、装外袋、装箱、开箱及开外袋,因此也有附着人带来的污物的担忧。
[002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节省人力、节省资源、节省空间、低成本及良好卫生性的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筒状外袋、制品收纳外袋、制品收纳外袋的卷取品、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袋体供给方法,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筒状外袋、制品收纳外袋、制品收纳外袋的卷取品、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袋体供给方法:(1)通过谋求人工作业的省力化而实现包装袋生产线的高速化,此外谋求其生产速度的稳定化,减少由人工作业错误导致
的制造浪费及抑制由人工作业错误导致袋体品质降低;及(2)实现防止由外袋的制袋及保管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并且节省其管理工夫。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及筒状外袋的使用方法。
[002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23]本专利技术人等经过锐意研究后发现,通过使外包装用外袋为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或筒状外袋的形态,此外利用外装用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或外装用筒状外袋包裹多个袋体,并保持着袋体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可解决所述问题,从了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所述多个袋体是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堆叠成一列。
[0024]即,本专利技术的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的特征在于:其是外包装用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该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以树脂膜为基材而形成沿着筒的长度方向以相同内径连续延伸的筒形状,具有至少一个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开口的开口部,且沿着该开口部的边缘在内壁侧具有所述嵌合件,通过所述嵌合件啮合而封闭所述开口部,且所述带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品收纳外袋,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外包装用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1、11)包裹多个袋体(3、13),并保持着所述袋体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的制品收纳外袋(100、200),其中,所述多个袋体是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或间歇地堆叠成一列,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以树脂膜为基材(5、15)而形成沿着筒的长度方向(X)以相同内径连续延伸的筒形状,具有一个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开口的开口部(6、16),且沿着该开口部的边缘(6a、16a)在所述基材的内壁侧具有一个所述嵌合件(4、14),且该嵌合件啮合,且所述多个袋体是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以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堆叠成一列而连续地排列,或是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以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堆叠成一列而排列成具有中途断开的部位,且未以扎束机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收纳外袋是在设为平坦片状的带嵌合件的外包装用树脂膜的所述基材上,载置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或间歇地堆叠成一列的多个袋体,折叠所述基材而利用所述基材包裹所述多个袋体来制成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并保持着所述袋体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的所述嵌合件位于所述袋体的堆叠面之上并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的所述嵌合件位于所述袋体的左右任一侧端侧并啮合。5.一种制品收纳外袋,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外包装用筒状外袋(31)包裹多个袋体(33),并保持着所述袋体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的制品收纳外袋(400),其中,所述多个袋体是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或间歇地堆叠成一列,所述筒状外袋以树脂膜为基材(35)而形成沿着筒的长度方向X以相同内径连续延伸的筒形状,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具有至少一个切口部(36),且将所述基材的内壁彼此(38a、38b)或内壁(38a、38b)与外壁(38c、38d)沿着该切口部的边缘(36a)粘接或热熔接,且所述多个袋体是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以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堆叠成一列而连续地排列,或是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以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堆叠成一列而排列成具有中途断开的部位,且未以扎束机构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收纳外袋是在设为平坦片状的外包装用树脂膜的所述基材上,载置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或间歇地堆叠成一列的多个袋体,折叠所述基材而利用所述基材包裹所述多个袋体来制成筒状外袋,并保持着所述袋体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7.一种制品收纳外袋的卷取品或折叠品,其特征在于: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以横截面扁平的状态卷成筒、绞缠或折叠。8.一种制品收纳外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品收纳外袋是利用外包装用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包裹多个袋体,并保持着所述袋体的堆叠状态进行一体化,其中,所述多个袋体是以作为制品的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连续或间歇地堆叠成一列,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是以树脂膜为基材而形成沿着筒的长度方向以相同内径连续延伸的筒形状,具有一个沿着所述筒的长度方向开口的开口部,且沿着该开口部的边缘在所述基材的内壁侧具有一个所述嵌合件,且具有通过所述嵌合件啮合而封闭所述开口部的构造,且所述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准备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第2工序,解除所述嵌合件的啮合且使所述带嵌合件的筒状外袋为展开状态;第3工序,沿着该基材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基材之上以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堆叠成一列而连续地排列,或以所述袋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堆叠成一列而排列成具有中途断开的部位;及第4工序,一面使载置着所述多个袋体的所述基材沿该基材的长度方向移动,一面折叠所述基材而利用所述基材包裹所述多个袋体,并且使所述嵌合件啮合而获得所述制品收纳外袋,且所述多个袋体未以扎束机构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工序中,水平展开所述基材,在所述第3工序中,使所述基材为平坦片状来载置所述袋体,在所述第4工序中,将该嵌合件配置在所述袋体的堆叠面之上,进而使之啮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品收纳外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工序中,以所述基材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U字形状或V字状的方式展开所述基材,在所述第3工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生产日本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