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装置以及触控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609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装置以及触控检测方法。该触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感应组;每个触控感应组包括位于同一行的第一感应块、第二感应块,位于同一行的第三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第一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二感应块内部;第四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三感应块内部;第一感应块和第三感应块属于同一列,第二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属于同一列;每个触控感应组中的第一感应块和第三感应块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一发送走线;每个触控感应组中的第二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二发送走线。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信号采集单元在有限时间内能够感知到的感应区的数量,从而提高了触控识别的精度。从而提高了触控识别的精度。从而提高了触控识别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装置以及触控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触控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装置以及触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TDDI是触控芯片与显示驱动芯片集成(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目前,显示面板的触控和显示功能很多都由两块芯片独立控制,而TDDI最大的特点是把触控电路与显示电路整合进单一芯片中。
[0003]常规的TDDI显示技术是通过在显示面板内设置多个感应块(Sensor),TDDI芯片利用多路复用单元(MUX)将显示面板上的所有sensor分成若干组,通过MUX向各组中的Sensor发送检测信号,通过信号采集单元(AFE,analog front

end,模拟前端)感知各Sensor以输出反馈信号,控制单元(例如CPU)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情况,以确定触控发生的位置。相关技术中,留给AFE工作的时间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的触控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装置以及触控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留给AFE工作的时间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的触控识别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感应组;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包括第一感应块、第二感应块、第三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所述第一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感应块内部;所述第四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三感应块内部;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三感应块属于同一列,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属于同一列;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三感应块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一发送走线;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二发送走线。
[0006]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触控感应组呈阵列排布;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位于第2K

1行第2M

1列,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第2K

1行第2M列,所述第三感应块位于第2K行第2M

1列,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2K行第2M列,K和M均为正整数。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被所述第二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四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四主体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被所述第三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一感应区;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二感应区;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三感应区;所述第四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四感应区。如此设置,能够识别四个感应区,且对应的控制方式简单。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
部被所述第二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四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四主体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被所述第三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一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二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三感应区;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四感应区;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另一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所占区域对应第五感应区;所述第五感应区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二感应区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感应区和所述第四感应区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准确识别第一感应块、第二感应块、第三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的交界处。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被所述第二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四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四主体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被所述第三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一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二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三感应区;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四感应区;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和另一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五感应区;所述第五感应区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三感应区之间;另一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和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六感应区;所述第六感应区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区和所述第四感应区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准确识别第一感应块和第三感应块的交界处、以及第二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的交界处。
[0010]可选地,多个所述触控感应组的各触控感应块排布为2N行和至少两列;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第K行,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N+K行,所述第一感应块与所述第三感应块位于第2M

1列,所述第二感应块与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2M列。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一感应块和第二感应块”与“第三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设置在相邻行时,触碰二者交界处所带来的识别位置确定不准确的问题。
[0011]可选地,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三感应块位于第a1列,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a2列;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第b1行,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b2行;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还包括位于第b3行的第五感应块;所述第五感应块位于第a1列和第a2列;所述第一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五感应块内部;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还包括位于b4行的第六感应块;所述第六感应块位于第a1列和第a2列;所述第四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六感应块内部;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还包括第七感应块、第八感应块、第九感应块;所述第八感应块和所述第九感应块位于b5行,所述第七感应块位于b6行;所述第八感应块和所述第九感应块分别位于第a1列和第a2列,所述第七感应块位于第a1列和第a2列;所述第七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八感应块内部、且另一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九感应块内部;第b1、b2、b3、b4、b5、b6行依次排列;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一感应块、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八感应块均电连接至同一条所述第一发送走线;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二感应块、所述第四感应块和所述第九感应块均电连接至同一条所述第二发送走线;每个所
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五感应块、所述第六感应块和所述第七感应块均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三发送走线。如此设置,能够实现每个信号采集单元工作一次就可以感知至少九个感应区,提高了信号采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触控感应组;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包括第一感应块、第二感应块、第三感应块和第四感应块;所述第一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感应块内部;所述第四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三感应块内部;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三感应块属于同一列,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属于同一列;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三感应块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一发送走线;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的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电连接至同一条第二发送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触控感应组呈阵列排布;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位于第2K

1行第2M

1列,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第2K

1行第2M列,所述第三感应块位于第2K行第2M

1列,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2K行第2M列,K和M均为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被所述第二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四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四主体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被所述第三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一感应区;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二感应区;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三感应区;所述第四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四感应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被所述第二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四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四主体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被所述第三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一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二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三感应区;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四感应区;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另一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所占区域对应第五感应区;所述第五感应区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二感应区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感应区和所述第四感应区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被所述第二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四感应块包括相连接的第四主体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被所述第三感应块至少部分包围;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一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二感应区;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和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三感应区;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四感应区;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三感应块和另一部分所述第四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五感应区;所述第五感应区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区和所述第三感应区之间;
另一部分所述第四主体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感应块和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占区域对应第六感应区;所述第六感应区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区和所述第四感应区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控感应组的各触控感应块排布为2N行和至少两列;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第K行,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N+K行,所述第一感应块与所述第三感应块位于第2M

1列,所述第二感应块与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2M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中,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三感应块位于第a1列,所述第二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a2列;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位于第b1行,所述第三感应块和所述第四感应块位于第b2行;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还包括位于第b3行的第五感应块;所述第五感应块位于第a1列和第a2列;所述第一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五感应块内部;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还包括位于b4行的第六感应块;所述第六感应块位于第a1列和第a2列;所述第四感应块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六感应块内部;第K
m
个所述触控感应组还包括第七感应块、第八感应块、第九感应块;所述第八感应块和所述第九感应块位于b5行,所述第七感应块位于b6行;所述第八感应块和所述第九感应块分别位于第a1列和第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恒全栽薰杜含笑林森陈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