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966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板连接件,属于墙板安装技术领域。该墙板连接件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固定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固定部固定于隔墙,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分别朝着平接部两端的方向运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朝着固定部两端的方向运动,使得平接部两端分别插接固定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固定部的两端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实现在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均抵接于隔墙时通过固定结构将两个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固定于隔墙上,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第一墙板的第一基部、第二墙板的第二基部均抵接于隔墙,使得隔墙可以分别第一墙板中部、第二墙板中部进行支撑,提高了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安装于隔墙上的稳定性。和第二墙板安装于隔墙上的稳定性。和第二墙板安装于隔墙上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墙板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墙板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墙面是室内装饰的重要内容,随着装饰行业的日益发展,装饰技术与装饰材料也不断完善,其中装饰材料的品类也日趋形成从石材、木饰面等自然材料类板材向人造板材发展,以相应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墙板就是人造装饰板材中的主要材料,现有的墙板安装中通过卡扣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墙板,卡扣抵接于墙面,墙板底端抵接于卡扣底部,则使得墙板和墙面之间形成较大缝隙,使得墙板安装不稳定。
[0003]中国专利CN211114394U、公告日2020

07

28公告了一种墙面板、墙面板连接组件及墙体组装装置,通过在主体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端卡槽,方便相邻的墙面板连接,并利于快速施工。上述专利中的卡扣的卡接端用于将两块相邻墙面板连接在一起,卡扣的安装端用于安装在墙体或墙体的找平层上,安装端的两端与两个主体连接端的定位平面接触,即将两个墙面板底端均置于安装端上,则使得两个墙面板和墙体之间均形成较大的缝隙,在缝隙中容易积累灰尘,墙面板的中部悬空设置,墙面板仅仅依赖于安装端进行支撑,在遇到外力撞击时墙面板的中部容易损坏,使得墙面板的安装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墙板连接件。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墙板连接件,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墙板包括底端抵接于隔墙的第一基部、靠近于第二墙板的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墙板包括底端抵接于隔墙的第二基部、靠近于第一墙板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底端与隔墙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底端与隔墙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平接部、固定于隔墙的固定部、分别连接于平接部和固定部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两端在平接部两端分别插接固定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时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平接部包括第一基板、连接于第一基板一侧端用以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的第一插接板、连接于第一基板另一侧端用以插接于第二插接槽的第二插接板、凸出设置于第一插接板的端部的第一卡接凸起、凸出设置于第二插接板的端部的第二卡接凸起。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槽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中部,所述第二插接槽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中部,所述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凸起、第二卡接凸起对称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基板、紧固部、连接于第二基板一侧端的第一抵接支撑板、向下凹陷设置且底端抵接于隔墙的固定支撑板、向上翘起的第二抵接支撑板,所述第一抵接支撑板顶端和第二抵接支撑板顶端分别在第一插接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时抵接
于第一连接部底端,所述固定支撑板一侧端连接于第一抵接支撑板,所述第二抵接支撑板连接于固定支撑板另一侧端,所述固定支撑板顶端和第一连接部底端之间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紧固部一端穿过固定支撑板并固定于隔墙、另一端容置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端、第一抵接支撑板、第二抵接支撑板均容置于第一凹槽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板上设有用以给紧固部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基板底端、抵接于隔墙的第一支撑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基板另一侧端的第三抵接支撑板、向下倾斜设置且连接于第三抵接支撑另一侧端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抵接支撑板顶端在第二插接板插接于第二插接槽时抵接于第二连接部底端,所述第二支撑板抵接于隔墙,所述第三抵接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容置于第二凹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连接板、设置于支撑连接板用以增强支撑连接板强度的多个增强板,所述支撑连接板顶端连接于第一基板、底端连接于第二基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顶端、用以给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限位的抵接限位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顶端和二连接部顶端保持平齐,所述抵接限位板顶端设有凸出于第一连接部顶端的弧形部。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墙板连接件有以下有益效果:1固定部固定于隔墙,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分别朝着平接部的两端的方向运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朝着固定部的两端的方向运动,使得平接部两端分别插接固定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固定部的两端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实现在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均抵接于隔墙时通过固定结构将两个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固定于隔墙上,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第一墙板的第一基部、第二墙板的第二基部均抵接于隔墙,使得隔墙可以分别第一墙板中部、第二墙板中部进行支撑,提高了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安装于隔墙上的稳定性;2第一卡接凸起可以将第一插接板紧固在第一插接槽内,第二卡接凸起可以将第二插接板紧固在第二插接槽内,提高了固定结构分别和第一墙板、第二墙板连接的稳固性;3固定支撑板顶端和第一连接部底端之间形成第三凹槽,方便在紧固部将固定支撑板固定连接于隔墙时将紧固部另一端容置于第三凹槽内,避免紧固部另一端凸出于第一抵接支撑板外侧而影响第二墙板和固定结构的安装;4第一抵接支撑板顶端、第二抵接支撑板顶端均抵接于第一连接部底端,固定支撑板底端抵接于隔墙,从而通过第一抵接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第二抵接支撑板的共同作用将第一连接部支撑住,提高了第一墙板和固定结构连接的稳定性;5第三抵接支撑板抵接于第二连接部底端,第二支撑板抵接于隔墙,从而通过第三抵接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共同作用将第二连接部支撑住,提高了第二墙板和固定结构连接的稳定性;6抵接限位板的两侧端分别抵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方便给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分别连接于固定结构进行定位,弧形部顶端凸出于第一连接部顶端,避免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缝隙,导致垃圾进入缝隙而给墙板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墙板连接件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墙板连接件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墙板连接件中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隔墙,2

第一墙板,21

第一基部,22

第一连接部,23

第一凹槽,24

第一插接槽,3

第二墙板,31

第二基部,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板(2)、第二墙板(3)和固定结构(4),所述第一墙板(2)包括底端抵接于隔墙(1)的第一基部(21)、靠近于第二墙板(3)的第一连接部(2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上的第一插接槽(24),所述第二墙板(3)包括底端抵接于隔墙(1)的第二基部(31)、靠近于第一墙板(2)的第二连接部(32)、设置于第二连接部(32)上的第二插接槽(34),所述第一连接部(22)底端与隔墙(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3),所述第二连接部(32)底端与隔墙(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3),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平接部、固定于隔墙(1)的固定部、分别连接于平接部和固定部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两端在平接部两端分别插接固定于第一插接槽(24)和第二插接槽(34)时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3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部包括第一基板(421)、连接于第一基板(421)一侧端用以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4)的第一插接板(422)、连接于第一基板(421)另一侧端用以插接于第二插接槽(34)的第二插接板(423)、凸出设置于第一插接板(422)的端部的第一卡接凸起(424)、凸出设置于第二插接板(423)的端部的第二卡接凸起(4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3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槽(24)和第二插接槽(3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槽(24)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中部,所述第二插接槽(34)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中部,所述第一插接板(422)、第二插接板(42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凸起(424)、第二卡接凸起(425)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墙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基板(431)、紧固部(41)、连接于第二基板(431)一侧端的第一抵接支撑板(432)、向下凹陷设置且底端抵接于隔墙(1)的固定支撑板(433)、向上翘起的第二抵接支撑板(434),所述第一抵接支撑板(432)顶端和第二抵接支撑板(4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周东珊王文广贾世芳陈奕阊方谋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