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95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包括三相共箱壳体、三相内部传动单元、手动操动单元、压力释放单元、分子筛、干式电缆终端、盆式绝缘子、验电器、密度继电器、接地端子和轴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设计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生产制造成本低、采购管理成本低、物料管理成本低、生产制造过程中安装便捷、现场安装试验操作简单,同时运行安全可靠。同时运行安全可靠。同时运行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开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于Q/GDW 13097.1

2018《126kV~55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中要求电缆终端应设置可取下的连接导体以便电缆进行绝缘试验时使电缆和GIS隔离。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电缆终端大部分都设置可拆卸导体。在现场安装测试过程中需要多次拆卸安装可拆卸导体,因此需要反复充气和开罐。增加了现场工作量,也增大了产品放电风险。本申请提出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具有隔离断口,一次安装完成后可通过手动操动机构操作隔离断口开合实现电缆和GIS隔离,避免多次拆卸,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终端性能不稳定、生产制造成本高、生产制造过程中安装不便捷、现场安装试验操作复杂、运行不安全可靠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包括:
[0006]三相共箱壳体,所述三相共箱壳体表面开设有三个工艺孔,三个工艺孔用于安装盆式绝缘子,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用于作为安装载体;
[0007]三相内部传动单元,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安装至三相共箱壳体内部,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用于实现隔离开关的开合操作;
[0008]手动操动单元,所述手动操动单元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一侧,所述手动操动单元的输出轴穿过三相共箱壳体连接至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的一端;
[0009]压力释放单元,所述压力释放单元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另一侧外部,且所述压力释放单元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内部相连通;
[0010]分子筛,分子筛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另一侧内部,且所述分子筛与压力释放单元相对应;
[0011]三个干式电缆终端,三个所述干式电缆终端分别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内部底端,且三个所述干式电缆终端均与三相内部传动单元相连接;
[0012]三个盆式绝缘子,三个所述盆式绝缘子分别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一侧外部,且三个所述盆式绝缘子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内部相连通,三个所述盆式绝缘子均与三相内部传动单元相连接;
[0013]三个验电器,三个所述验电器分别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一侧外部,且三个所述验电器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内部相连通;
[0014]密度继电器,所述密度继电器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另一侧外部,且所述密度继电器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内部相连通;
[0015]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的另一侧外部,且接地端子位于密度继电器下方。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包括第一相传动、第二相传动、第三相传动、第一绝缘杆、第二绝缘杆、第三绝缘杆,所述第一绝缘杆的一端连接至手动操动单元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绝缘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相传动传动连接至第二绝缘杆的一端,第二绝缘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相传动传动连接至第三绝缘杆的一端,第三绝缘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至第三相传动,所述第一相传动、第二相传动、第三相传动三者结构相同。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传动包括第一花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一滑动触头、第一触座、第一弹簧触指、第一屏蔽罩、第一支撑导体、第一过渡导体,所述第一花键一端连接至第一绝缘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花键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绝缘杆一端,所述第一花键中部套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位于第一支撑导体内部,所述第一支撑导体安装至第一滑动触头外部,所述第一支撑导体通过第一过渡导体安装至一个盆式绝缘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条安装至第一滑动触头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导体安装端部安装第一弹簧触指,所述第一支撑导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第一屏蔽罩。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触头、第一触座之间形成隔离断口A。
[0019]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操动单元包括手动操动机构壳体、手动操作孔盖板、分合闸指示器、呼吸器、输出轴、辅助开关、传动拐臂、手动摇把、丝杠、丝母、安装架、转动轴和2个槽板,所述手动操动机构壳体外部安装有手动操作孔盖板、分合闸指示器、呼吸器,所述手动操作孔盖板与分合闸指示器位于手动操动机构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手动操动机构壳体内部安装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2个槽板,2个槽板平行设置,2个槽板轴心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输出轴啮合传动,输出轴底部穿过手动操动机构壳体后连接至第一绝缘杆的一端,所述手动操作孔盖板与手动摇把配合使用,所述手动摇把的一端穿过手动操动机构壳体连接至所述丝杠的一端,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安装至手动操动机构壳体内壁,所述丝杠中部位于2个槽板之间,所述丝杠上设有丝母,所述丝母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圆柱,所述丝母上端的圆柱与一个槽板滑动连接后安装至安装架顶部,所述丝母下端的圆柱与一个槽板滑动连接后安装至安装架底部,且所述丝母下端的圆柱与所述传动拐臂的一端相接触,所述传动拐臂的另一端连接至辅助开关的一端,所述辅助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分合闸指示器。
[002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拐臂包括导动板、转动销、固定销、连接块、螺杆、拐臂本体、安装销、关节轴承、固定轴销和紧固件,所述导动板与所述丝母下端的圆柱相接触,所述导动板的中部套设有固定轴销,所述固定轴销用于导动板绕其水平旋转,所述导动板的一端安装有转动销,所述转动销通过固定销安装至连接块的凹槽内部,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至螺杆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安装至关节轴承的一端,所述关节轴承的另一端通过安装销安装至拐臂本体的一端,所述拐臂本体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至辅助开关的中心方轴处。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轴封,所述第一绝缘杆的一端通过轴封连接至手动操动单元的输出轴。
[0022]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释放单元包括释放底座、防护罩、防护片和若干爆破片,所述
释放底座一侧安装至三相共箱壳体一侧,且与三相共箱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释放底座与三相共箱壳体的连通处设置有若干爆破片,所述释放底座另一侧安装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一侧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防护片。
[0023]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断口A开距为75mm。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共箱壳体呈一字型布置,且每相间距为550mm。
[00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生产制造成本低、采购管理成本低、物料管理成本低、生产制造过程中安装便捷、现场安装试验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的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额定电压252kV额定电流4000A,三相共箱式,带手动操作隔离断口,呈一字布置的电缆终端。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共箱壳体(1),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表面开设有三个工艺孔(101),三个工艺孔(101)用于安装盆式绝缘子(7),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用于作为安装载体;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安装至三相共箱壳体(1)内部,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用于实现隔离开关的开合操作;手动操动单元(3),所述手动操动单元(3)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一侧,所述手动操动单元(3)的输出轴(35)穿过三相共箱壳体(1)连接至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的一端;压力释放单元(4),所述压力释放单元(4)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另一侧外部,且所述压力释放单元(4)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内部相连通;分子筛(5),分子筛(5)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另一侧内部,且所述分子筛(5)与压力释放单元(4)相对应;三个干式电缆终端(6),三个所述干式电缆终端(6)分别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内部底端,且三个所述干式电缆终端(6)均与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相连接;三个盆式绝缘子(7),三个所述盆式绝缘子(7)分别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一侧外部,且三个所述盆式绝缘子(7)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内部相连通,三个所述盆式绝缘子(7)均与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相连接;三个验电器(8),三个所述验电器(8)分别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一侧外部,且三个所述验电器(8)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内部相连通;密度继电器(9),所述密度继电器(9)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另一侧外部,且所述密度继电器(9)与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内部相连通;接地端子(10),所述接地端子(10)安装至所述三相共箱壳体(1)的另一侧外部,且接地端子(10)位于密度继电器(9)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内部传动单元(2)包括第一相传动(21)、第二相传动(22)、第三相传动(23)、第一绝缘杆(24)、第二绝缘杆(25)、第三绝缘杆(26),所述第一绝缘杆(24)的一端连接至手动操动单元(3)的输出轴(35),所述第一绝缘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相传动(21)传动连接至第二绝缘杆(25)的一端,第二绝缘杆(2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相传动(22)传动连接至第三绝缘杆(26)的一端,第三绝缘杆(26)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至第三相传动(23),所述第一相传动(21)、第二相传动(22)、第三相传动(23)三者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传动(21)包括第一花键(211)、第一传动齿轮(212)、第一齿条(213)、第一滑动触头(214)、第一触座(215)、第一弹簧触指(216)、第一屏蔽罩(217)、第一支撑导体(218)、第一过渡导体(219),所述第一花键(211)一端连接至第一绝缘杆(24)的一端,所述第一花键(211)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绝缘杆(25)一端,所述第一花键(211)中部套接第一传动齿轮(212),第一传动齿轮(212)位于第一支撑导体(218)内部,所述第一支撑导体(218)安装至第一滑动触头(214)外部,所述第一支撑导体(218)通过第一过渡导体(219)安装至一个盆式绝缘子(7),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12)与第一齿条(213)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条(213)安装至第一滑动触头(214)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导体(218)安装端部安装第一弹簧触指
(216),所述第一支撑导体(218)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第一屏蔽罩(2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相共气室带隔离断口的电缆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触头(214)、第一触座(215)之间形成隔离断口A。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啸王福安王玉玺魏成亮冯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博纳北京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