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575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3
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包括弹载黑体、红外导引头、移动式集成控制平台包括移动式平台车、机柜、直流稳压电源、测试计算机单元、弹载黑体温度控制器,所述弹载黑体与红外导引头均组装于弹体内部,红外导引头接收不同温度点的弹载黑体辐射能量作为参考源,从而完成一系列定标参数的校正维护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红外制导技术领域,可以实现老型号和新型号产品在弹体结构资源紧张的前提下,只需要对接口进行稍加改动即可实现对弹上红外导引头进行参数标定维护的工作,其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升温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适于大批量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定标类红外导引头进行周期性定标校正的需要。定标校正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制导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红外探测器的飞速发展,红外热成像探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地面监控和成像制导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成像制导武器系统中,红外成像末制导具有成像质量好、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可全天时工作等突出优点。
[0003]但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部件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其像元响应存在不一致性,会严重影响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其进行非均匀性校正(NUC)。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多种IRFPA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参考源(黑体辐射源)定标的NUC算法和基于场景的NUC算法,我们本次主要是针对第一类算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方案解决,所以不过多介绍第二类算法。
[0004]基于定标的NUC算法由于精度高、算法简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定标类校正方法由于受到IRFPA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影响,其响应参数会发生缓慢的漂移,进而影响校正精度。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弹载黑体(6)与红外导引头(7)均组装于弹体前端整流罩(5)内部,整流罩(5)内部弹载黑体(6)位于红外导引头光学头罩正前方,弹载黑体(6)与红外导引头(7)的控制线缆通过分离式连接器(8)与弹体外部的移动式集成控制平台连接,移动式集成控制平台通过弹载黑体(6)内嵌的高精度传感元件将温度信息反馈到弹载黑体温度控制器或通过移动控制平台内的数字图像采集卡接收红外导引头(7)输出的图像灰度信息,然后经移动控制平台内部运算处理后判断当前弹载黑体(6)是否达到预设温度,红外导引头(7)接收不同温度点的弹载黑体(6)辐射能量作为参考源,从而完成一系列定标参数的校正维护工作;整个系统控制环路由弹载黑体(6)、红外导引头(7)、移动式集成控制平台、弹载黑体温度控制器组成;所述移动式集成控制平台包括移动式平台车(9)、机柜(10)、直流稳压电源和测试计算机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载黑体(6),包括绝缘隔热板(1)、壳体(2)、加热装置(3)、辐射面板(4)及分离式连接器(8)组成;所述加热装置(3)内嵌高精度微型传感元件;其温度由地面移动式集成控制平台控制,易分离,通过配有独特设计的分离式连接器(8),当末端制导抛罩时,弹载黑体(6)会随整流罩(5)一同脱离,具体指标如下:重量轻不大于300g;温控精度不大于0.5℃;面源非均匀性不大于1%;靶面发射率不小于0.9;温升速率不小于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上红外导引头标定的弹载黑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导引头(7),包括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单元;光学系统用于接收经目标和背景固有的红外辐射,并汇聚到探测器光敏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会侯彬郑艳霞盛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