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64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及方法,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钢护筒、回填土层、井道与检查室,所述钢护筒位于地下,所述检查室位于钢护筒内底部,所述侧护壁下侧与管道的破损处对应,所述井道与检查室连通,所述回填土层设置于井道与检查室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钢护筒插入至地下,钢护筒与管道破损处对应,并将钢护筒内的泥土挖掘取出,即可对破损的管道进行修复,在钢护筒内设置有与管道破损处对应的检查室以及与检查室连通的井道,并将钢护筒取出,回填泥土并夯实,与传统的修复工艺相比,效率较高、工期短,后续即可通过井道进入至检查室内,管道的修复处进行检查。管道的修复处进行检查。管道的修复处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损坏地下管道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常规的管道修复方法之一倒挂井施工工艺,由上往下逐渐开挖土方,同时依照挖井的深度逐渐做护壁或井壁,直到挖至破损管道的位置,并在此处建成一个检查井,该施工方式效率较低、工期长,同时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的作业强度。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且施工简单的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及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包括钢护筒、回填土层、井道与检查室,所述钢护筒位于地下,所述检查室位于钢护筒内底部,所述侧护壁下侧与管道的破损处对应,所述井道与检查室连通,所述回填土层设置于井道与检查室外侧。
[0006]优选的,所述检查室包括检查内腔、侧护壁、混凝土垫层与顶部隔板,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于管道的上侧,且所述混凝土垫层开设有与管道破损处对应的检修通孔,所述侧护壁设置于混凝土垫层的上侧,所述顶部隔板设置于侧护壁的上侧,所述混凝土垫层、侧护壁与顶部隔板之间形成检查内腔。
[0007]优选的,所述顶部隔板与井道上下对接,所述顶部隔板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井道与连接通孔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井道是由多个井筒互相拼接而成。/>[0009]优选的,所述钢护筒的上端延伸出地面,且所述钢护筒上端的外圆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加劲肋。
[0010]优选的,还包括井圈与井盖,所述井圈固定于井道的上侧,所述井圈的内径小于井道的内径,所述井道与井圈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井盖设置于环形台阶。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2]S1:制作钢护筒;
[0013]S2:封堵管道两端的水流,抽取管道内积水,并对管道内进行有害气体的监测;
[0014]S3:将钢护筒插入地下,且钢护筒的下端与管道破损处对应与接触;
[0015]S4:采用挖掘机将钢护筒内的泥土均挖出;
[0016]S5:将管道的破损处齐平切割下来,并利用新的管道进行连接;
[0017]S6:制作检查室,并将井道与检查室连接安装,制作井圈;
[0018]S7:拔出钢护筒,回填土并夯实。
[0019]优选的,所述钢护筒的长度依据破损管道的深度确定,所述钢护筒的直径依据破
损管道的直径确定。
[0020]优选的,利用锤击打桩机将钢护筒锤击插入地下,直至加劲肋支垫在地面上。
[0021]优选的,所述检查室、井道与井圈的制作步骤为:
[0022]S61:浇筑混凝土垫层,并预留与管道破损处对应的检修通孔;
[0023]S62:侧护壁利用模板支撑浇筑形成;
[0024]S63:顶部隔板为预制成品,直接安装至侧护壁的上侧;
[0025]S64:由下往上安装预制成品标准节的井筒,组合成井道;
[0026]S65:现浇井圈,并盖上井盖。
[002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将钢护筒插入至地下,钢护筒与管道破损处对应,并将钢护筒内的泥土挖掘取出,即可对破损的管道进行修复,在钢护筒内设置有与管道破损处对应的检查室以及与检查室连通的井道,并将钢护筒取出,回填泥土并夯实,与传统的修复工艺相比,效率较高、工期短,后续即可通过井道进入至检查室内,管道的修复处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框架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数字表示:
[0033]1‑
钢护筒;11

加劲肋;2

回填土层;3

井道;4

检查室;41

检查内腔;42

侧护壁;43

混凝土垫层;44

顶部隔板;5

管道;61

井圈;62

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参照图1,包括钢护筒1、回填土层2、井道3与检查室4,所述钢护筒1位于地下,钢护筒1的直径大于需修复管道5的直径,钢护筒1可将管道5罩住,所述钢护筒1的上端一段延伸出地面,且所述钢护筒1上端的外圆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加劲肋11,多个加劲肋11对钢护筒1具有支撑的作用,避免钢护筒1下滑,所述检查室4位于钢护筒1内底部,所述侧护壁42下侧与管道5的破损处对应,所述井道3与检查室4连通,可通过井道3进入到检查室4中,所述井道3是由多个井筒互相拼接而成,井筒为预制成品,相邻的两个井筒可进行凹凸拼接,确保其稳定性,所述回填土层2设置于井道3与检查室4外侧。
[0037]参照图1,所述检查室4包括检查内腔41、侧护壁42、混凝土垫层43与顶部隔板44,所述混凝土垫层43设置于管道5的上侧,混凝土垫层43通过现场浇筑而成,所述混凝土垫层43开设有与管道5破损处对应的检修通孔,检修通孔的宽度大于管道5的直径,以便于操作,所述侧护壁42设置于混凝土垫层43的上侧,侧护壁42也通过浇筑的方式制成,所述顶部隔板44设置于侧护壁42的上侧,顶部隔板44为预制成品,所述混凝土垫层43、侧护壁42与顶部隔板44之间形成检查内腔41,所述顶部隔板44与井道3上下对接,所述顶部隔板44上开设有
连接通孔,所述井道3与连接通孔对应,操作人员通过井道3进入到检查内腔41中,对修复之后的管道5进行检修。
[0038]参照图2,还包括井圈61与井盖62,所述井圈61固定于井道3的上侧,所述井圈61的内径小于井道3的内径,所述井道3与井圈61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井盖62设置于环形台阶,修复完毕之后,将井盖62盖在环形台阶上,对井道3进行密封,防止人员或车辆掉落井道3中。
[0039]实施例二
[00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如实施例一所述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参照图3,包括:
[0041]S1:制作钢护筒1,依据破损管道5的深度确定钢护筒1的长度,钢护筒1的长度取管道5至表面距离略长,依据破损管道5的直径确定钢护筒1的直径,钢护筒1的直径大于破损管道5的直径,钢护筒1可将管道5罩住;
[0042]S2:封堵管道5两端的水流,避免水流流入至管道5破损处,并将管道5内的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护筒、回填土层、井道与检查室,所述钢护筒位于地下,所述检查室位于钢护筒内底部,所述侧护壁下侧与管道的破损处对应,所述井道与检查室连通,所述回填土层设置于井道与检查室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室包括检查内腔、侧护壁、混凝土垫层与顶部隔板,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于管道的上侧,且所述混凝土垫层开设有与管道破损处对应的检修通孔,所述侧护壁设置于混凝土垫层的上侧,所述顶部隔板设置于侧护壁的上侧,所述混凝土垫层、侧护壁与顶部隔板之间形成检查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隔板与井道上下对接,所述顶部隔板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井道与连接通孔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是由多个井筒互相拼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的上端延伸出地面,且所述钢护筒上端的外圆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加劲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挂井修补水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圈与井盖,所述井圈固定于井道的上侧,所述井圈的内径小于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开前正彭换宝卫世全张勇王玉龙张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