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光电子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提升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光电子产业中极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颜色丰富多彩、能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
[0003]相关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外延层和两个电极,外延层位于衬底上,两个电极分别与外延层中不同的半导体层相连。向两个电极通电后即可控制外延层发光,通常外延层中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会从外延层的出光面出射,而射向外延层的侧壁的光线则会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能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侧面出光,提升亮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亮度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的承载面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的侧壁的截面为折线,所述截面垂直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和位于所述衬底(10)的承载面的外延层(20);所述外延层(20)的侧壁的截面为折线,所述截面垂直于所述承载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20)的侧壁内凹,所述折线包括至少两个线段(201),所述两个线段(201)相连呈V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相连的两个所述线段(201)之间的夹角为60
°
至120
°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20)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承载面的第一半导体层(21)、发光层(22)和第二半导体层(23),所述第二半导体层(23)的表面具有露出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1)的凹槽(24);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极(30),至少一个所述电极(30)位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23)的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电极(30)位于所述凹槽(24)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1)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极(30),至少一个所述电极(30)位于所述外延层(20)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电极(30)位于所述衬底(10)远离所述外延层(20)的表面。6.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的承载面上形成外延层,所述外延层的侧壁的截面为折线,所述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圣君,冯岩,王聪,汪国华,蒯亮,王江波,梅劲,
申请(专利权)人: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