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舵轮传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体与车轮之间通常会设置有减振结构,常规的减振结构为桥式减振如图1所示,桥式减振包括上连接部1和下连接部2,上连接部1的一端与下连接部2的一端转动连接,两者的另一端之间支撑有弹簧3,从而构成桥式减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3]但是安装有桥式减振的车轮在压到斜坡,上下连接部之间的弹簧压力改变,并改变上下连接部之间的压力,由于上连接部1连接的是车体,车体不会受该压力的影响发生过大的幅度的变化,但连接于下连接部2的车轮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发生倾斜,该倾斜状态的车轮将因受力不均衡而导致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降低车轮行进在斜坡时车轮部分受到较大的压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
[0005]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包括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驱动轮、固定设置于车架上用于驱动驱动轮沿其轴向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源以及固定设置于车架上用于驱动驱动轮沿其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包括车架(100)、转动设置于车架(100)上的驱动轮(110)、固定设置于车架(100)上用于驱动驱动轮(110)沿其轴向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源(210)以及固定设置于车架(100)上用于驱动驱动轮(110)沿其径向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源(2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310)、顶板(320)和多个支撑件,所述底板(310)转动设置于车架(100)上,所述顶板(320)设置于底板(310)的上方,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套管(350)和第二套管(360),所述第一套管(350)固定连接于顶板(320)上,所述第二套管(360)固定连于底板(310)上,所述第一套管(350)套设于第二套管(360)外且滑动设置,所述底板(31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接于顶板(320)的弹簧(3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弹簧(370)与多个支撑件一一对应,且弹簧(370)套设于支撑件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套管(340),所述内套管(340)固定连接于底板(310)上,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内套管(340)中,所述内套管(340)位于顶板(320)下方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车底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管(330),所述外套管(330)固定连接于顶板(320)上,所述外套管(330)位于顶板(320)下方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忠,杨建伟,王福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豪盛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