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50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包括GIL管道,设置在GIL管道内的GIL气室,所述GIL气室包括多个大气室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大气室通过第一密封件隔开,并通过第一不锈钢管跨接,所述大气室包括依次连接的小气室、中气室和小气室,所述中气室与两个小气室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密封件隔开,并通过第二不锈钢管跨接,所述小气室和中气室上均设有充放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大气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当其中一个气室需要抽气或抽真空检修时,仅需要对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由于其传输容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代替传统的架空线路或者电力电缆,可以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电能传输。
[0003]GIL通常采用多个气室连接设置,以一个典型的84米长大气室为例,包括7个12米标准段贯通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标准段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标准段两端采用封闭盆式绝缘子隔开设置,构成一个84米长大气室。当其中一个气室需要抽气或抽真空检修时,由于考虑到气室两端的盆式绝缘子的结构强度,通常需要对与此大气室相邻的两个大气室分别作降半压处理。由于这种传统的气室结构,当其中一个气室需要抽气检修时,需要对三个大气室共252米长度的GIL设备进行抽气降压,检修时间长,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对大气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大幅度缩短GIL设备检修时间和工作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包括GIL管道,设置在GIL管道内的GIL气室,所述GIL气室包括多个大气室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大气室通过第一密封件隔开,并通过第一不锈钢管跨接,所述大气室包括依次连接的小气室、中气室和小气室,所述中气室与两个小气室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密封件隔开,并通过第二不锈钢管跨接,所述小气室和中气室上均设有充放气口。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逆止阀。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采用盆式绝缘子。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大气室包括多个标准管段贯通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标准管段之间通过对接法兰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小气室包括半个标准管段,所述中气室包括N个标准管段连接设置,所述大气室包括N+1个标准管段连接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标准管段的长度为L1,所述小气室的长度为L2=L1/2,所述中气室的长度为L3=N*L1,所述大气室的长度为L4=(N+1)*L1。
[0012]作为优选,所述充放气口可移除设有充放气装置,当任一气室需要检修时,通过充放气装置分别对任一气室两端的相邻气室进行抽放气。
[0013]作为优选,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气体回收装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回收装置包括与GIL管道平行设置的充放气管路,与充放气管
路连接的地面工作站。
[0015]作为优选,所述充放气管路包括与大气室对应的多个水平充放气管,与地面工作站连接的至少一个竖直充放气管,所述水平充放气管与竖直充放气管通过软管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水平充放气管通过软管连接。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17]1.对大气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大气室分隔成小气室

中气室

小气室的结构,每个大气室中,一个中气室与两个小气室分别通过盆式绝缘子密封隔开,彼此构成独立的气室,当其中一个气室需要抽气或抽真空检修时,由于考虑到气室两端的盆式绝缘子的结构强度,对此气室两侧的相邻气室做降半压措施时,较之前需要对三个完整的大气室进行抽气降压相比,现仅需要对小



小,或者中



小结构的一个中气室和两个小气室进行抽气降压,其总的长度仅相当于一个完整大气室的长度,大大缩短了在隧道中的检修时间;
[0018]2.为了便于检修时充放气,所述充放气口可移除设有充放气装置,当任一气室需要检修时,通过充放气装置分别对任一气室两端的相邻气室进行抽放气;
[0019]3.设置气体回收装置,当任一气室需要充放气时,可以灵活的将充放气装置一端用软管连接对应气室的充放气口,将充放气装置另一端与就近的充放气管路连接,充放气管路之间则通过软管连通至地面工作站,便于气体回收,与现有技术中气体回收方式采用气体回收装置在隧道内进行抽气至气瓶后,将气瓶搬运到地面后集中处理相比,操作更灵活,使用方便,GIL线路长度大都超过了1kM,有的GIL线路内工作井间相隔的距离很长,且由于隧道内工作空间一般都比较狭小,导致气瓶容积也很小,气瓶数量很多,需多次从隧道中搬运至地面,气体回收工作量极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个大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冲放气连接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放气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GIL管道;2、大气室;21、小气室;22、中气室;23、标准管段;24、对接法兰;25、第二密封件;26、第二不锈钢管;27、第二逆止阀;3、第一密封件;4、第一不锈钢管;5、充放气口;6、充放气装置;7、气体回收装置;71、充放气管路;711、水平充放气管;712、竖直充放气管;713、软管;72、地面工作站;8、第一逆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
[0029]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如图1

5所示,包括GIL管道1,设置在GIL管道1内的GIL气室,所述GIL气室包括多个大气室2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大气室2通过第一密封件3隔开,并通过第一不锈钢管4跨接,所述大气室2包括依次连接的小气室21、中气室22和小气室21,所述中气室22与两个小气室21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密封件25隔开,并通过第二不锈钢管26跨接,所述小气室21和中气室22上均设有充放气口5。
[0030]其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逆止阀8,所述第二不锈钢管2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逆止阀27。所述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25均采用盆式绝缘子。
[0031]为了满足大气室2标准化和便于装配,所述大气室2包括多个标准管段23贯通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标准管段23之间通过对接法兰24连接。
[0032]为了缩短检修时间,对大气室2结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包括GIL管道,设置在GIL管道内的GIL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GIL气室包括多个大气室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大气室通过第一密封件隔开,并通过第一不锈钢管跨接,所述大气室包括依次连接的小气室、中气室和小气室,所述中气室与两个小气室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密封件隔开,并通过第二不锈钢管跨接,所述小气室和中气室上均设有充放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逆止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采用盆式绝缘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室包括多个标准管段贯通连接设置,相邻两个标准管段之间通过对接法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气室包括半个标准管段,所述中气室包括N个标准管段连接设置,所述大气室包括N+1个标准管段连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锋何一冰张晓炎高振宇叶骏盛文洋王铮朱小燕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