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41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上述摄像模组包括壳体、载体、镜头组件、弹性电路板、感光芯片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柔性电路板;壳体设有容置空间,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载体设于容置空间内,镜头组件设于载体,且外露于第一通孔;第一柔性电路板设有第三通孔,感光芯片组件设于第三通孔内,且通过弹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盖设于第二通孔,载体朝向感光芯片组件的一侧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感光芯片组件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对感光芯片组件产生作用力,以使感光芯片组件相对于第一柔性电路板移动;第一驱动组件对感光芯片组件产生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对于第一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平面倾斜设置。平面倾斜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er,OIS)马达主要采用滚珠式、弹片式、悬丝式以及sensor

shift(芯片平移)OIS。这些OIS马达如果要同时实现三轴防抖以及对焦功能,磁石线圈等部件占用的尺寸庞大、磁干扰问题严重,导致实际应用困难。
[0003]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OIS马达是目前较新型的可行性高的已量产方案,能够完全解决磁干扰、大幅减小尺寸、解决撞击异响等一些电磁驱动马达难以根治的问题,但它也存在SMA技术固有的一些缺陷:可靠性实验后SMA疲劳断裂、高温下精度差等问题。如果用SMA来同时实现三轴防抖以及对焦功能,设计难度和成本都相当高。
[0004]现有摄像模组的防抖方案一般存在如下问题:长宽尺寸大,现有的能同时实现对焦与防抖的模组,要用到复杂的驱动结构,庞大的长宽尺寸限制了整机应用。现有的电磁式sensor

shift马达需要在芯片四周设置磁石、线圈,这是导致长宽尺寸难压缩的主要原因。对焦组件的空间利用率低,对焦部件如果设在长/宽方向,就会进一步加大长/宽,如果设在OIS组件的高度方向(顶部),可以减小长宽但增加了高度,OIS马达顶部的空间难以利用,马达内部空间利用远远没有极致化。磁干扰严重,对于要求三轴OIS+AF(Auto Focusing,自动对焦)的纯电磁式马达,磁石数量多、并且磁石大多布置在马达侧壁,多个组件之间的磁干扰、马达与其它模组之间的磁干扰严重,这严重限制了此类电磁式马达的实际设计,因此尺寸限制极为苛刻。撞击/摩擦疲劳产尘导致成像脏污黑团,现有OIS马达内部塑料之间的撞击疲劳产生碎屑问题难以根治。撞击异响问题,现有OIS马达多数采用滚珠式,存在撞击异响问题。出线BTB(Board To Board connector,板对板连接器)合并困难,由于感光芯片的线路板、OIS组件线路板、AF组件线路板各自分离,而且两轴运动会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产生极大扭矩、限制了FPC宽度和走向,实际设计时往往需要用多个BTB出线,难以合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的防抖结构尺寸较大以及防抖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载体、镜头组件、弹性电路板、感光芯片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
[0008]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载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载体,且外露于所述第一通孔;
[0009]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感光芯片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电路板设于
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感光芯片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盖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载体朝向所述感光芯片组件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对所述感光芯片组件产生作用力,以使所述感光芯片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移动;
[001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对所述感光芯片组件产生的所述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001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对感光芯片组件产生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对于第一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并且,作用力的方向可以朝向或背离感光芯片组件,感光芯片组件在作用力的驱动下能够相对第一柔性电路板发生移动,从而实现翻滚轴防抖、领航轴防抖和对焦。也就是说,摄像模组能够同时实现防抖以及对焦功能,能够提升空间利用率。
[00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5]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1]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0022]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0023]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0024]附图标记:
[0025]1、镜头组件;2、壳体;21、外壳;22、承台;3、载体;4、第一驱动组件;41、电磁铁;42、第一磁性件;5、第二驱动组件;51、第二磁性件;52、线圈;6、第一柔性电路板;7、弹性电路板;8、感光芯片组件;9、滑动组件;91、导向槽;92、滚珠;10、导电件;11、第二柔性电路板;1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壳体2、载体3、镜头组件1、弹性电路板7、感光芯片组件8、第一驱动组件4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6。
[0030]其中,绕镜头光轴旋转称为翻滚(roll)轴防抖,以及,镜头/芯片旋转方向与FPC出线方向垂直的旋转运动称为领航(yaw)轴防抖。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载体、镜头组件、弹性电路板、感光芯片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载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载体,且外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感光芯片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感光芯片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盖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载体朝向所述感光芯片组件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对所述感光芯片组件产生作用力,以使所述感光芯片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对所述感光芯片组件产生的所述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和第一磁性件,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载体朝向所述感光芯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感光芯片组件;所述电磁铁的磁分界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所述第一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