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2516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中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分别建立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所述主动型负荷为分布式主动型负荷;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的方式,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进行聚合,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基于闵可夫斯基和的聚合方法,将原本分布式主动型负荷聚合为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可以保留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征,提高聚合准确度,计算方式更为客观,数据特征更加全面。全面。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配电网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之一也逐步向智能化发展,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更为明显。相对于传统负荷而言,配电网中电动汽车、可中断负荷等主动型负荷成分逐年增多,为了对这些主动型负荷资源进行利用和管理,用户侧的电力运营商一般通过价格引导以及合同管理的模式进行需求侧管理。一方面预测用户的用电曲线,通过改变电价的方式改变用户的用电结构,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结构与用户签订负荷管理合同,远程对部分负荷进行直接管理,增加调度的灵活性。同时,主动配电网控制系统的提出和发展,使得配电网可以灵活调度各类分布式资源,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各类主动型负荷。配电网的调度人员能够使用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来调整潮流的变化情况,分布式的资源可以根据合理的监管政策以及用户接入合同,向电力系统提供不同条件下的辅助服务支撑。
[0003]但是,现阶段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计算和预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针对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计算方法大多通过权重将各项指标统一为一个单一指标来表示,仅具有评价功能,很难与实际的调度过程相结合,且评估较片面;
[0005](2)在实际的市场和调度中,主动型负荷大多以聚合商或智能楼宇的形式聚合参数需求侧响应和调度,其多聚焦于单一分散负荷的建模和可调度潜力分析和计算,无法参与整体调度,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计算方法,导致的对可调度潜力进行片面的评估,无法与实际的整体的调度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包括:
[0008]基于配电网中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分别建立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所述主动型负荷为分布式主动型负荷;
[0009]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的方式,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进行聚合,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动型负荷包括可平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和可中断负荷;
[0011]所述可平移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为
[0012][0013]其中,f
i,t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在第t时刻的工作量,E
i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每天需要完成的总工作量,t
s,i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指定的工作时间区间的起始时间,t
end,i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指定的工作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
[0014]所述可削减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为
[0015][0016]其中,C
ppay,i,t
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在第t时刻参与需求响应对应的补贴;P
curt,i,t
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在第t时刻削减的功率;α
1,i
、α
2,i
分别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对应的补贴系数;P
max,i,t
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在第t时刻的原负荷功率;β表示可削减负荷的削减极限比例;
[0017]所述可中断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为
[0018][0019]其中,P
s,i,t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t时的中断功率,P
s,i,min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的最小中断功率,P
s,i,max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的最大中断功率,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的中断状态,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

1)时刻的中断状态,T
max
表示可中断负荷的最大连续中断时间,N
i,max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一天之内最多中断次数。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的方式,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进行聚合,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包括:
[0021]将所述可中断负荷的最大连续中断时间约束的定义域扩展到与所述可平移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所述可削减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中的变量的时间定义域相同;
[0022]分别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中的约束进行闵可夫斯基求和,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变量和广义参数;
[0023]根据所述广义变量和所述广义参数,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变量,包括:
[0025]根据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变量;
[0026]其中,f
j,t
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平移负荷工作状态;P
cut,j,t
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削减负荷削减功率;P
s,j,t
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中断负荷中断功率;N
j,t
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中断负荷的中断次数;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中断负荷在第m时刻的中断状态,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从在第m时刻的中断状态,其中,m=1,2,

T

T
max
,N1、N2、N3分别为第j个智能楼宇中的可平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和可中断负荷的数量。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参数,包括:
[0028]根据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参数数;
[0029]其中,E
j
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平移负荷的总工作量;P
max,j,t
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削减负荷的原有负荷功率;P
s,j,min,t
、P
s,j,max,t
分别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中断负荷的最小中断功率、最大中断功率;N
max,j,t
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中断负荷的最大中断次数;T
j,max
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中断负荷的最大连续可中断时间。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广义变量和所述广义参数,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包括:
[0031]将所述广义变量和所述广义参数替换对应的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
[0032]在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配电网中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分别建立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所述主动型负荷为分布式主动型负荷;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的方式,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进行聚合,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动型负荷包括可平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和可中断负荷;所述可平移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为其中,f
i,t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在第t时刻的工作量,E
i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每天需要完成的总工作量,t
s,i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指定的工作时间区间的起始时间,t
end,i
表示第i个可平移负荷指定的工作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所述可削减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为其中,C
ppay,i,t
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在第t时刻参与需求响应对应的补贴;P
curt,i,t
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在第t时刻削减的功率;α
1,i
、α
2,i
分别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对应的补贴系数;P
max,i,t
表示第i个可削减负荷在第t时刻的原负荷功率;β表示可削减负荷的削减极限比例;所述可中断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为其中,P
s,i,t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t时的中断功率,P
s,i,min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的最小中断功率,P
s,i,max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的最大中断功率,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时刻的中断状态,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在第(t

1)时刻的中断状态,T
max
表示可中断负荷的最大连续中断时间,N
i,max
表示第i个可中断负荷一天之内最多中断次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的方式,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进行聚合,得到以智能
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包括:将所述可中断负荷的最大连续中断时间约束的定义域扩展到与所述可平移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所述可削减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中的变量的时间定义域相同;分别对所述不同主动型负荷的行为特性数学模型中的约束进行闵可夫斯基求和,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变量和广义参数;根据所述广义变量和所述广义参数,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可调度潜力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型负荷可调度潜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变量,包括:根据得到以智能楼宇为单位的主动负荷的广义变量;其中,f
j,t
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平移负荷工作状态;P
cut,j,t
表示第j个智能楼宇在第t时刻的广义可削减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凯杨少波臧谦胡文平周文王弘利周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