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银新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02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框架梁结构,该框架梁结构包括组合结构梁和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分别连接在组合结构梁的两端,从而连接形成框架梁结构;组合结构梁位于框架梁结构正弯矩最大区段;钢筋混凝土梁与组合结构梁的连接区域位于框架梁结构弯矩的最小区段;连接区域的剪力小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组合结构梁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梁分别用于承担框架梁结构根部的负弯矩及剪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框架梁结构,能充分发挥组合结构的优势,同时规避组合结构在梁柱交接时受力复杂,施工困难等劣势;具有抗弯能力更强、承载能力强、节约资源、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层高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框架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框架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当跨度较大时梁高会随之增大,但是在梁高范围内的空间无法有效利用,而基于现有结构设计考虑,需要在梁下留设专门供暖通、消防及电气桥架穿越的空间;以车库为例,该设备层的高度为梁下700mm,目前框架混凝土建筑梁内的空间无法有效利用,只能通过增加层高来同时满足设备和电气的使用要求,这就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0003]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预留的供设备管线穿越的孔洞,其大小及位置有严格要求,无法满足现在日趋复杂的设备管线穿行要求(大小和数量均无法满足),并且施工难度大,一般如无特殊需要不会采用;进一步地,传统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在钢梁上留设设备洞口相较于混凝土框架梁则方便得多,但是钢梁在穿越框架柱时与框架柱钢筋容易碰撞,造成框架柱钢筋穿越钢梁时需要在钢梁上进行对穿开洞,梁柱节点核心区内箍筋在钢梁高度范围内无法闭合,施工复杂且造价过高。
[0004]基于上述框架梁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结构包括组合结构梁(10)和钢筋混凝土梁(20);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0)分别连接在所述组合结构梁(10)的两端,从而连接形成所述框架梁结构;所述组合结构梁(10)位于所述框架梁结构正弯矩最大区段;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0)与所述组合结构梁(10)的连接区域(50)位于所述框架梁结构弯矩的最小区段;所述连接区域(50)的剪力小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0)的剪力;所述组合结构梁(10)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梁分别用于承担所述框架梁结构根部的负弯矩及剪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结构梁(10)包括抗拉梁结构(30)和抗压梁结构(40);所述抗压梁结构(40)设置于所述抗拉梁结构(30)的上端面上,并与所述抗拉梁结构(30)固定连接,从而形成所述组合结构梁(10);所述抗拉梁结构(30)为钢架结构(6),所述抗压梁结构(4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梁结构(30)为格构式的钢架结构(6),所述钢架结构(6)包括水平钢板(2)和抗拉钢构件(3);所述水平钢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抗拉钢构件(3)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水平钢板(2)的底部,所述水平钢板(2)和所述抗拉钢构件(3)之间通过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水平钢板(2)上端面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水平抗剪连接件(1),所述钢架结构(6)通过所述水平抗剪连接件(1)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所述水平钢板(2)的上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嵌有箍筋,从而能够提供部分抗剪承载力;所述钢架结构(6)还包括抗剪板(5),所述抗剪板(5)沿所述钢架结构(6)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水平钢板(2)的底部,并分别位于所述钢架结构(6)的两端;所述钢架结构(6)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水平钢板(2)、所述抗拉钢构件(3)以及所述抗剪板(5)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抗剪板(5)能够提供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银新
申请(专利权)人:傅银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