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86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包括磨粉箱(10)、驱动组件(20)、研磨筒(30)、研磨组件(40)、研磨轮(50)、振动组件(60)、第一筛分板(70)及第二筛分板(80);磨粉箱(10)无顶盖;驱动组件(20)设置在磨粉箱(10)底部外壁;研磨筒(30)设置在磨粉箱(10)内部;研磨筒(30)上端设置研磨组件(40)、内设研磨轮(50);研磨筒(50)下侧依次设置第一筛分板(70)与第二筛分板(80)。该设备能够自动对小麦进行粗磨与细磨两道研磨工序、实现面粉的精细化研磨;同时,该设备还能对面粉进行连续筛分,从而获得颗粒小、精细化的面粉,有效避免筛孔堵塞,确保磨粉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粉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的粉状物,目前的磨粉设备通常采用两个滚轮进行实现磨粉,通过控制滚轮之间的间隙实现面粉流量以及颗粒大小的控制,然而,小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小麦破损后小麦粉与其内水分混合具有一定粘黏性,使得小麦粉附着在滚轮表面,影响滚轮的磨粉能力;同时,通过两个滚轮进行磨粉,其面粉颗粒的粗细(面粉颗粒的粗细直接影响面粉的食用口感与品质)取决于操作人员对滚轮间隙的调控以及反复、多次进行研磨,人为影响因素高、研磨效率低、出面率低,面粉品质难以保证一致性。此外,现有技术中通常还通过筛分设备对面粉进行筛选,从而获得精细颗粒的面粉;然而,现有筛分装置筛孔小、能够获得精细面粉,但筛孔小极易造成堵塞且筛选的流量小、效率低,筛孔大、处理量大、筛选的流量大,但面粉颗粒大、难以获得精细面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对小麦进行粗磨与细磨两道研磨工序、实现面粉的精细化研磨,避免面粉颗粒的粗细程度过渡依赖人为调控;同时,该设备在磨粉后能够自动对面粉进行连续筛分,从而获得颗粒小、精细化的面粉,有效避免筛孔堵塞、确保筛分流量。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粉箱、驱动组件、研磨筒、研磨组件、研磨轮、振动组件、第一筛分板及第二筛分板;磨粉箱无顶盖;驱动组件设置在磨粉箱底部外壁,用于驱动研磨组件、研磨轮、第一筛分板及第二筛分板动作;研磨筒设置在磨粉箱内部且研磨筒与磨粉箱共轴线,研磨筒上端设置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且研磨筒顶面与底面均设置为中空结构;研磨筒上端设置研磨组件,位于漏斗形结构下侧的研磨筒内设置研磨轮;研磨筒下侧且位于磨粉箱内设置第一筛分板,第一筛分板四周设置振动组件且第一筛分板下侧设置第二筛分板。
[0005]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磨粉箱顶端两侧外壁分别通过“L”形支架设置倾斜板,且倾斜板向靠近磨粉箱内侧的一端倾斜。
[0006]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磨粉箱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支架,用于支撑整个磨粉设备。
[000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磨粉箱内壁底面为倾斜面且倾斜面底端的磨粉箱侧壁设置出料口,所述磨粉箱外侧且对应出料口设置收集箱。
[000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轴、轴套、第三齿轮、连接构件及驱动构件;所述螺纹轴与转动轴共轴线且位于磨粉箱中部,螺纹轴套接在转动轴外壁且螺纹轴内壁与转动轴外壁转动连接;螺纹轴上端贯穿磨粉箱底面中部且与第二筛分板中部螺纹连接、第二筛分板外壁与磨粉箱内壁滑动连接,螺纹轴位于磨粉箱底
面的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轴贯穿螺纹轴且转动轴位于螺纹轴底端的外壁套接第三齿轮,转动轴位于螺纹轴上端的外壁设置轴套且轴套底面与螺纹轴顶面转动连接、轴套内壁与转动轴外壁转动连接,轴套外壁滑动连接第一筛分板;转动轴位于第一筛分板上侧贯穿研磨轮且转动轴与研磨轮共轴线;所述连接构件设置在转动轴一侧的磨粉箱底面,包括转杆、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第三半齿轮及第一传动轮,所述转杆与磨粉箱底面转动连接且转杆中轴线与转动轴中轴线平行,转杆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第三半齿轮与第一传动轮,且第一半齿轮对应第一齿轮、第二半齿轮对应第二齿轮、第三半齿轮对应第三齿轮,第一半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设置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的齿关于转杆轴线对称设置,第三半齿轮与第一半齿轮的齿同向设置;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连接构件的后端,包括电机、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电机设置在磨粉箱底面且其输出轴由上至下依次套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
[0009]优选的,为了避免转动轴转动过程中发生轴线偏移、导致研磨轮轴线偏移,所述转动轴顶端外壁通过三根支撑杆分别与研磨筒内壁连接,三根所述支撑杆绕转动轴中轴线均匀分布且支撑杆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的直径,第一齿轮的直径与中间齿轮的直径相同;第三齿轮的直径与第三半齿轮直径相同;第二半齿轮直径大于第三半齿轮直径且第二半齿轮直径大于第一半齿轮直径。
[00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研磨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研磨棍、第三传动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输出转轴、第二伞形齿轮及第四传动轮,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设置且主动轴与从动轴一端均与磨粉箱位于研磨筒上侧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均贯穿磨粉箱另一侧侧壁;主动轴与从动轴外壁均套接研磨辊;主动轴位于磨粉箱外侧的外壁由靠近磨粉箱到远离依次套接第三传动轮与主动齿轮,从动轴位于磨粉箱外侧的外壁套接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位于第三传动轮一侧的两根支架之间设置连接杆且连根杆上对应第一伞形齿轮设置输出转轴,输出转轴靠近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外壁套接第二伞形齿轮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输出转轴远离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外壁套接第四传动轮且第四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研磨筒内壁且对应研磨棍分别设置第一清洁刷,用于实现对研磨棍的清洁、避免粉体粘附在研磨棍外壁。
[0013]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研磨筒外壁与磨粉箱内壁之间通过环形连接块连接,从而实现研磨筒在磨粉箱内部的有效支撑。
[001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研磨轮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台结构,且研磨轮的顶面由靠近转动轴的一端向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倾斜;所述研磨筒内壁且对应研磨轮底端设置研磨齿与第二清洁刷,研磨齿与第二清洁刷相互间隔分布且研磨齿与第二清洁刷均绕研磨轮中轴线均匀分布。
[0015]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滑移套筒、“T”形滑杆、压缩弹簧、旋转杆、第一梯形块及第二梯形块;所述滑移套筒中部中空且顶面外壁设置环形凸台,滑移套筒内壁与研磨筒外壁滑动连接、且滑移套筒外壁与磨粉箱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筛分板设置在滑移套筒底面且与滑移套筒底侧内壁固定连接;滑移套筒顶面且位于研磨筒外侧设置多个绕滑移
套筒中轴线均匀分布的“T”形滑杆且“T”形滑杆贯穿环形连接块;所述压缩弹簧套在“T”形滑杆的竖杆外壁且压缩弹簧上端与“T”形滑杆的横杆底面连接、压缩弹簧下端与环形连接块顶面连接;所述转动轴外壁且位于第一筛分板与研磨筒底面之间设置旋转杆,旋转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端部设置第一梯形块且第一梯形块截面为底端窄、顶端宽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滑移套筒内壁且对应第一梯形块设置第二梯形块且第二梯形块截面为底端宽、顶端窄的直角梯形结构,第一梯形块斜面与第二梯形块斜面对应。
[0016]优选的,所述“T”形滑杆为4~8根,对应压缩弹簧为4~8组。
[0017]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不少于两根且旋转杆绕转动轴中轴线均匀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环形连接块底面且位于“T”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粉箱(10)、驱动组件(20)、研磨筒(30)、研磨组件(40)、研磨轮(50)、振动组件(60)、第一筛分板(70)及第二筛分板(80);磨粉箱(10)无顶盖;驱动组件(20)设置在磨粉箱(10)底部外壁;研磨筒(30)设置在磨粉箱(10)内部且研磨筒(30)与磨粉箱(10)共轴线,研磨筒(30)上端设置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且研磨筒(30)顶面与底面均设置为中空结构;研磨筒(30)上端设置研磨组件(40),位于漏斗形结构下侧的研磨筒(30)内设置研磨轮(50);研磨筒(50)下侧且位于磨粉箱(10)内设置第一筛分板(70),第一筛分板(70)四周设置振动组件(60)且第一筛分板(70)下侧设置第二筛分板(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箱(10)顶端两侧外壁分别通过“L”形支架(11)设置倾斜板(12),且倾斜板(12)向靠近磨粉箱(10)内侧的一端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箱(10)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支架(13)。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箱(10)内壁底面为倾斜面且倾斜面底端的磨粉箱(10)侧壁设置出料口,所述磨粉箱(10)外侧且对应出料口设置收集箱(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粉加工用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螺纹轴(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转动轴(24)、轴套(25)、第三齿轮(26)、连接构件(27)及驱动构件(28);所述螺纹轴(21)与转动轴(24)共轴线且位于磨粉箱(10)中部,螺纹轴(21)套接在转动轴(24)外壁且螺纹轴(21)内壁与转动轴(24)外壁转动连接;螺纹轴(21)上端贯穿磨粉箱(10)底面中部且与第二筛分板(80)中部螺纹连接、第二筛分板(80)外壁与磨粉箱(10)内壁滑动连接,螺纹轴(21)位于磨粉箱(10)底面的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23);转动轴(24)贯穿螺纹轴(21)且转动轴(24)位于螺纹轴(21)底端的外壁套接第三齿轮(26),转动轴(24)位于螺纹轴(21)上端的外壁设置轴套(25)且轴套(25)底面与螺纹轴(21)顶面转动连接、轴套(25)内壁与转动轴(24)外壁转动连接,轴套(25)外壁滑动连接第一筛分板(70);转动轴(24)位于第一筛分板(70)上侧贯穿研磨轮(50)且转动轴(24)与研磨轮(50)共轴线;所述连接构件(27)设置在转动轴(24)一侧的磨粉箱(10)底面,包括转杆(271)、第一半齿轮(272)、第二半齿轮(273)、第三半齿轮(274)及第一传动轮(275),所述转杆(271)与磨粉箱(10)底面转动连接且转杆(271)中轴线与转动轴(24)中轴线平行,转杆(271)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接第一半齿轮(272)、第二半齿轮(273)、第三半齿轮(274)与第一传动轮(275),且第一半齿轮(272)对应第一齿轮(22)、第二半齿轮(273)对应第二齿轮(23)、第三半齿轮(274)对应第三齿轮(26),第一半齿轮(272)与第一齿轮(22)之间设置中间齿轮(220)且中间齿轮(220)与第一齿轮(22)啮合,第一半齿轮(272)与第二半齿轮(273)的齿关于转杆(271)轴线对称设置,第三半齿轮(274)与第一半齿轮(272)的齿同向设置;所述驱动构件(28)设置在连接构件(27)的后端,包括电机(281)、第二传动轮(282)与第一伞形齿轮(283),电机(281)设置在磨粉箱(10)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伟任立立朱彤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德伟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