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80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属于漏缆配件技术领域,为了保护两根漏缆的连接处,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包括上下设置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内设置有容纳空腔(3),容纳空腔(3)的上半部分位于上盒体(1)内,容纳空腔(3)的下半部分位于下盒体(2)内,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左侧设置有左穿缆通孔(4),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右侧设置有右穿缆通孔(5),上盒体(1)和下盒体(2)能够打开或闭合。由于采用了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耐高温、吸水性低、抗变形的性能,可在地下长时间使用。时间使用。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


[0001]本技术涉及漏缆配件
,具体的是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

技术介绍

[0002]漏泄同轴电缆,简称漏缆,具备射频电缆和天线的功能,兼具信号发送、接收和传输功能,是解决狭长、密闭空间无线通信的必要技术,是高铁、地铁、室内等环境无线通信建设关键产品。
[0003]为了将两根漏缆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防水胶带将两根漏缆连接并在接头处进行包裹。缺点是密封效果、抗冲击性能并不理想,无法完全隔绝环境中的水汽、灰尘,且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易造成损坏,对通信质量造成影响。另外,现有胶带无法在地下的恶劣环境(高温、高湿、灰尘大)中长时间使用,经过多年使用后,存在黏度降低、发脆、变形的情况,无法起到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保护两根漏缆的连接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能够保护两根漏缆的连接处,由于采用了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耐高温、吸水性低、抗变形的性能,可在地下长时间使用;另外,采用了密封圈和密封条可隔离环境中的水汽、灰尘、冲击对漏缆质量的影响。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呈长条形结构,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包括上下设置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内设置有容纳空腔,容纳空腔的上半部分位于上盒体内,容纳空腔的下半部分位于下盒体内,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左侧设置有左穿缆通孔,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右侧设置有右穿缆通孔,左穿缆通孔和右穿缆通孔均位于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左穿缆通孔的孔径小于右穿缆通孔的孔径,上盒体和下盒体能够打开或闭合。
[0007]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还包括转轴,上盒体的后侧边设置有多个上轴套,下盒体的后侧边设置有多个下轴套,上轴套和下轴套沿左右方向交替设置,转轴穿过上轴套和下轴套,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上盒体能够绕转轴转动。
[0008]下盒体的前侧边设置有多个搭扣,多个搭扣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的前侧边和下盒体的前侧边通过搭扣连接。
[0009]上盒体的前侧边设置有多个搭扣,多个搭扣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的前侧边和下盒体的前侧边通过搭扣连接。
[0010]下盒体的前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多个预埋螺母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的前侧边和下盒体的前侧边通过螺钉和预埋螺母连接。
[0011]上盒体的前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多个预埋螺母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的前侧边和下盒体的前侧边通过螺钉和预埋螺母连接。
[0012]上盒体的前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或下盒体的前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多个预埋螺母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的前侧边和下盒体的前侧边通过螺钉和预埋螺母连接。
[0013]上盒体的后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或下盒体的后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多个预埋螺母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的后侧边和下盒体的后侧边通过螺钉和预埋螺母连接。
[0014]沿左穿缆通孔的轴线方向,左穿缆通孔内依次设置有小挡圈、小密封圈和小挡圈,沿右穿缆通孔的轴线方向,右穿缆通孔内依次设置有大挡圈、大密封圈和大挡圈;所述容纳空腔的上半部分的边缘设有长密封条,或者,所述容纳空腔的下半部分的边缘设有长密封条。
[0015]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长度为100mm

150mm,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宽度为40mm

60mm,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高度为20mm

40mm;左穿缆通孔的孔径为11mm

15mm,右穿缆通孔的孔径为5mm

10mm,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仅有一个左穿缆通孔和一个右穿缆通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使用优良的改性聚碳酸酯材料,此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抗跌落冲击和环境性能冲击的特点,既能满足地下煤矿高温高湿、灰尘多的使用环境,也能达到收到撞击后不变形的要求,可更换为强度低,但成本也会低的PP/GF30材料。
[0018]2、预埋螺母使用铜材质,具有应力低、耐磨性好的优点,但可使用铁材质进行替代,成本更低。
[0019]3、搭扣金属件使用不锈钢材质,有防锈的效果,可使用铁材质进行替代,成本更低。
[0020]4、密封条使用三元乙丙材质,综合性能优异,有良好的耐高温、低温性能,可加入碳酸钙,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2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3是实施例3中本技术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4是实施例3中本技术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5是实施例3中本技术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仰视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8]1、上盒体;2、下盒体;3、容纳空腔;4、左穿缆通孔;5、右穿缆通孔;6、转轴;7、漏缆;
[0029]11、上轴套;12、螺钉;
[0030]21、下轴套;22、搭扣;23、预埋螺母;
[0031]31、长密封条;
[0032]41、小挡圈;42、小密封圈;
[0033]51、大挡圈;52、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呈长条形结构,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包括上下设置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内设置有容纳空腔3,容纳空腔3的上半部分位于上盒体1内,容纳空腔3的下半部分位于下盒体2内,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左侧设置有左穿缆通孔4,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右侧设置有右穿缆通孔5,左穿缆通孔4和右穿缆通孔5均位于上盒体1和下盒体2之间,左穿缆通孔4的孔径小于右穿缆通孔5的孔径,上盒体1和下盒体2能够打开或闭合,如图1和图2所示。
[0037]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长度为100mm

150mm(优选120mm

150mm),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宽度为40mm

60mm(优选45mm

55mm),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高度为20mm

40mm(优选25mm

35mm)。左穿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漏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呈长条形结构,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包括上下设置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内设置有容纳空腔(3),容纳空腔(3)的上半部分位于上盒体(1)内,容纳空腔(3)的下半部分位于下盒体(2)内,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左侧设置有左穿缆通孔(4),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的右侧设置有右穿缆通孔(5),左穿缆通孔(4)和右穿缆通孔(5)均位于上盒体(1)和下盒体(2)之间,左穿缆通孔(4)的孔径小于右穿缆通孔(5)的孔径,上盒体(1)和下盒体(2)能够打开或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漏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漏缆接头盒还包括转轴(6),上盒体(1)的后侧边设置有多个上轴套(11),下盒体(2)的后侧边设置有多个下轴套(21),上轴套(11)和下轴套(21)沿左右方向交替设置,转轴(6)穿过上轴套(11)和下轴套(21),转轴(6)沿左右方向延伸,上盒体(1)能够绕转轴(6)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漏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下盒体(2)的前侧边设置有多个搭扣(22),多个搭扣(2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1)的前侧边和下盒体(2)的前侧边通过搭扣(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漏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上盒体(1)的前侧边设置有多个搭扣(22),多个搭扣(2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1)的前侧边和下盒体(2)的前侧边通过搭扣(2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漏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下盒体(2)的前侧边内设置有多个预埋螺母(23),多个预埋螺母(23)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上盒体(1)的前侧边和下盒体(2)的前侧边通过螺钉(12)和预埋螺母(2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漏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上盒体(1)的前侧边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佳沙敏程泽刘伟佘群沈一春左秋鹏陆金杰王斌宋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