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距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76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9
一种短距通信方法及装置,应用于短距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场景,可建立全网节点的时频同步。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信息;第一节点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其中,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所述同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标识、节点数量、同步状态或者节点之间的同步方向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案进一步可用于提升自动驾驶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能力,可应用于车联网,例如车辆外联V2X、车间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距通信方法及装置
[0001]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180002409.5,原申请日是2021年2月2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短距通信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3]在目前的短距通信系统中,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和蓝牙(bluetooth,BT)等,都是异步系统。节点之间会彼此干扰,造成整体性能下降,用户体验变差,尤其在密集场景下,问题更加突出。
[0004]举例来说,BT在每平米4人情况下,地铁车厢和地铁站台场景下,解调失败率分别为56%和80%;在每平米2人情况下,地铁车厢和地铁站台场景下,解调失败率分别为34%和55%;在每平米1人情况下,地铁车厢和地铁站台场景下,解调失败率分别为18%和33%。可以看出,在密集场景下,BT解调失败率极高,影响用户体验。为了减少节点之间的彼此干扰,提高整体性能,不同节点间需要保持时频同步。如何保证不同节点的时频同步,是本申请实施例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短距通信方法及装置,以保证不同节点的时频同步。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信息,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其中,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所述同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标识、节点数量、同步状态或者节点之间的同步方向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上述至少一个节点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节点信息,或者可通过单播的方式发送节点信息等,不作限定。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确定作为同步源的所述第二节点。
[0007]通过上述方法,第一节点可以通过其周围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的节点信息,从至少一个节点中,选择第二节点,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从而保证不同节点的时频同步,降低不同节点间的干扰,提高系统通信性能。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同步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所属的同步区域中、节点(即主节点)数量最多的同步区域。或者说,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所属的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除所述第二同步区域之外的任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一更新同步信息,所述第一更新同步信息是基于所述时频同步的建立对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同步
信息更新后得到的。可选的,上述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一更新同步信息可以通过广播信息发送。
[0010]通过上述方法,第一节点通过与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从而加入至第二同步区域。示例的,第一节点在加入到第二同步区域后,第一节点可对第二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更新同步信息。第一节点并向外发送第一更新同步信息,以通知其周围其它节点。周围其它节点在接收到上述包括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一更新同步信息之后,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判断自己当前是否已加入第二同步区域;第一种,若当前已加入第二同步区域,则根据上述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一更新同步信息,更新自己存储的第二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第二种,若当前未加入第二同步区域,则根据上述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一更新同步信息,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加入第二同步区域等。通过上述方法的迭代,可以使得越来越多的节点,加入到某一同步区域中,从而建立全网的时频同步。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信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确定属于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所述第二节点。
[0012]可选的,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信息中包括所述节点所属的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和/或所述节点的优先级信息;所述同步信息用于指示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标识、节点数量、同步状态或者节点之间的同步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0013]通过上述方法,第一节点可以基于至少一个节点的节点信息中包括的信息,和/或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号强度等,从至少一个节点中,选择建立时频同步的第二节点。可选的,上述至少一个节点的节点信息中包括节点所属的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和/或节点的优先级等。举例来说,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至少一个节点所属的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确定至少一个节点中每个节点所属的同步区域中包括节点的数量;且从中选择,包括节点数量最多的同步区域,第一节点选择加入上述节点数量最多的同步区域。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越来越多的节点加入到同一个同步区域,实现全网节点的时频同步,降低不同节点的彼此干扰。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在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属于第一同步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或者,
[0015]第一节点在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属于第一同步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且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时频同步的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
[0016]通过上述方法,由于全网可以做多次时频同步,在一次时频同步的过程中,全网中的每个节点均向外发送节点信息,每个节点的节点信息中包括其加入的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在每次时频同步的过程中,节点一直会选择加入数量较多的同步区域,从而建立全网的时频同步。若第一节点当前加入的同步区域中包括的节点数量,大于其周围节点加入的同步区域中包括的节点数量,第一节点是无需再加入其它节点的同步区域的。即第一节点只有在其加入的第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小于其周围节点中加入的同步区域的节点数量,例如,第二同步区域的节点数量,才会加入第二同步区域。或者,也有一种可能为,第一节点所加入的第一同步区域,等于第二节点所加入的第二同步区域,但此时可能需要保证
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和/信号强度,高于第一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第一节点可能也会选择加入。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在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不属于任何同步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所属的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除所述第二同步区域之外的任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
[0018]进一步,若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所属的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存在至少两个同步区域,该至少两个同步区域中的节点数量相同,并且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除所述至少两个同步区域的任一同步区域的节点数量,所述第二节点属于所述至少两个同步区域,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高于所述至少两个同步区域对应的节点中除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信息;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其中,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同步信息,所述同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标识、节点数量、同步状态或者节点之间的同步方向中的至少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一更新同步信息,所述第一更新同步信息是基于所述时频同步的建立对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所述同步信息更新后得到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节点信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确定属于所述第二同步区域的所述第二节点。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所属的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除所述第二同步区域之外的任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属于第一同步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6.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属于第一同步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同步区域内的节点数量,且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时频同步的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7.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不属于任何同步区域。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所属的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存在至少两个同步区域,该至少两个同步区域中的节点数量相同,并且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同步区域中除所述至少两个同步区域的任一同步区域的节点数量,所述第二节点属于所述至少两个同步区域,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和/或信号强度高于所述至少两个同步区域对应的节点中除所述第二节点之外的任一其它节点。9.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包含除所述第二节点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三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节点属于所述第二同步区域;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是从所述第二节点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节点中,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节点的优
先级大小,或者,节点的信号强度大小。11.如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第一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属于第二同步区域的第二节点建立时频同步之前,所述第一节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型清高磊万蕾杨常青王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