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器技术

技术编号:3624471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器。该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基体;催化剂颗粒,所述催化剂颗粒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所述催化剂颗粒包括颗粒本体和附着在所述颗粒本体表面上的催化剂微粒;其中,所述催化剂微粒原位生成在所述颗粒本体上,或所述催化剂微粒粘结在所述颗粒本体上。由此,可以使催化剂微粒稳定地附着在颗粒本体上,降低空气流通过催化剂颗粒时,催化剂微粒脱落的几率,且能减少催化剂微粒与颗粒本体之间的附着面积,提高催化剂微粒可有效进行催化的表面积,进而提高催化效率。进而提高催化效率。进而提高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空间里不仅存在大量颗粒污染物,例如,灰尘、烟尘、矿尘、砂尘以及其他有害粉末等,同时还存在很多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例如,氮氧化物、臭氧、甲醛、甲苯、二甲苯等。其中,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而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的建筑材料和装饰物等,在室内环境中,甲醛具有潜伏期长、释放源多、缓慢释放、持久污染等特点;甲醛具有刺激性和毒性,是一种致癌物质,并且,甲醛可通过吸入以及皮肤接触等方式影响人体健康,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可忽视。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设备或装置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以降低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其自身健康的危害。
[0003]然而,目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设备或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关于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目前,采用纤维基材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型空气净化器在净化/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甲醛等污染物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专利技术人发现,活性炭易吸收饱和,受热容易向外解吸污染物并形成二次污染,同时还存在回收再生率较差、有效使用时间较短等问题。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法因催化效率高、无污染和廉价等特点成为甲醛去除的研究热点,在经济长效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利技术人发现,将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粒附着在比表面积较大的载体颗粒上,再将载体颗粒负载在纤维滤网或蜂窝状滤网上,得到的滤网组件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并且能够克服前面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型材料的缺点。
[0006]有鉴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滤网组件。该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基体;催化剂颗粒,所述催化剂颗粒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所述催化剂颗粒包括颗粒本体和附着在所述颗粒本体表面上的催化剂微粒;其中,所述催化剂微粒原位生成在所述颗粒本体上,或所述催化剂微粒粘结在所述颗粒本体上。可以使催化剂微粒稳定地附着在颗粒本体上,降低空气流通过催化剂颗粒时,催化剂微粒脱落的几率,且能减少催化剂微粒与颗粒本体之间的附着面积,提高催化剂微粒可有效进行催化的表面积,进而提高催化效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颗粒本体的比表面积为5~1000m2/g,所述催化剂微粒的比表面积为5~300m2/g。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颗粒本体的比表面积为50~500m2/g,所述催化剂微粒的比表面积为50~160m2/g。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颗粒本体的粒径为0.01~10mm,所述催化剂微粒的粒径为0.005~50微米。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颗粒本体的粒径为0.1~5mm,所述催化剂微粒的粒径为0.01~10微米。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颗粒本体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布有所述催化剂微粒。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颗粒本体的材质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之一,优选的,所述颗粒本体的材质包括PET、活性炭、陶瓷、玻璃、分子筛、氧化锆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滤网基体为纤维滤网或铝蜂窝滤网,优选的,所述纤维滤网包括PP纤维、尼龙纤维、PET纤维、PTFE纤维、纤维素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催化剂微粒包括锰的氧化物、钛的氧化物的至少之一。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空气净化滤网组件还包括:粘结剂,所述催化剂颗粒通过所述粘结剂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的方法,包括:提供滤网基体;以及将催化剂颗粒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所述催化剂颗粒包括颗粒本体和附着在所述颗粒本体表面上的催化剂微粒;其中,所述催化剂微粒原位生成在所述颗粒本体上,或所述催化剂微粒粘结在所述颗粒本体上。可以使催化剂微粒稳定地附着在颗粒本体上,降低空气流通过催化剂颗粒时,催化剂微粒脱落的几率,且能减少催化剂微粒与颗粒本体之间的附着面积,提高催化剂微粒可有效进行催化的表面积,进而提高催化效率;可以利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制备出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并且制备出的滤网组件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所述催化剂颗粒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催化剂微粒、所述颗粒本体、溶剂和粘结剂共混,得到第一共混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共混混合物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的表面上,并固化处理。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所述催化剂颗粒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的步骤包括:将制备所述催化剂微粒的原料与所述颗粒本体共混,在所述颗粒本体的表面原位生成所述催化剂微粒,得到共混复合物;将所述共混复合物与溶剂和粘结剂共混,得到第二共混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共混混合物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的表面上,并固化处理。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器。该电器包括前面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或者由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由此,该电器具有前面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器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颗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催化剂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网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网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网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滤网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参考图1、图6、图8和图10,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基体100和催化剂颗粒200,催化剂颗粒200附着在滤网基体100上。催化剂颗粒20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3,催化剂颗粒20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网基体;催化剂颗粒,所述催化剂颗粒附着在所述滤网基体上,所述催化剂颗粒包括颗粒本体和附着在所述颗粒本体表面上的催化剂微粒;其中,所述催化剂微粒原位生成在所述颗粒本体上,或所述催化剂微粒粘结在所述颗粒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本体的比表面积为5~1000m2/g,所述催化剂微粒的比表面积为5~300m2/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本体的比表面积为50~500m2/g,所述催化剂微粒的比表面积为50~160m2/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本体的粒径为0.01~10mm,所述催化剂微粒的粒径为0.005~5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本体的粒径为0.1~5mm,所述催化剂微粒的粒径为0.01~1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本体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布有所述催化剂微粒。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本体的材质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之一,优选的,所述颗粒本体的材质包括PET、活性炭、陶瓷、玻璃、分子筛、二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滤网基体为纤维滤网或铝蜂窝滤网,优选的,所述纤维滤网包括PP纤维、尼龙纤维、PET纤维、PTFE纤维、纤维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星杨杰张宏莉程炳坤曹达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