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2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加热器主体为中空式的圆筒,所述圆筒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端,所述圆筒上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下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一槽体,下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上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不重合。本申请提供的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能够减小石墨加热器的变形,使其向中心筒传递热量更加均匀,使得光纤预制棒受热更均匀,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是利用光纤拉丝炉在高温状态下加热光纤预制棒制成的,其中,光纤拉丝炉的高温场是由石墨加热器发热后将热量传递至石墨中心筒,石墨中心筒的温度均匀性会影响光纤预制棒的熔融状态,当石墨加热器在高温状态下长期使用时,会出现磨损或变形等问题,从而石墨加热器的各个部位向石墨中心筒传递的热量就变得不再相等,这就会出现温度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光纤预制棒受热不均匀,影响光纤的芯包的同心度和包层的圆度。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光纤石墨加热体,其加热体本体上沿着其中心轴线均匀地设置若干上狭槽和下狭槽,且上狭槽和下狭槽相互间隔地布置,所述上狭槽的上端一直延伸至加热体本体的上端面,在上端面形成缺口,所述下狭槽是由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和第三开槽形成的Z字型结构,其下端的第三开槽一直延伸至加热体本体的下端面,在下端面形成缺口,整个加热体本体由高纯石墨加工而成,采用这种独特结构的石墨加热体,这样能改善加热体的稳定性、耐用性而且使加热体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均匀。
[0004]然而,上述现有的光纤石墨加热体向中心筒传递热量,在石墨中心筒高温情况下熔融光纤预制棒时,由于下狭槽的Z字型结构,石墨加热器仍然容易出现变形,因此仍会出现向中心筒传递热量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能够减小石墨加热器的变形,使其向中心筒传递热量更加均匀,使得光纤预制棒受热更均匀,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加热器主体为中空式的圆筒,所述圆筒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端,所述圆筒上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下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一槽体,下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上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不重合。
[0007]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为U型槽。
[0008]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宽度为5mm至8mm。
[0009]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为所述圆筒的高度的0.80倍至0.88倍。
[0010]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第一槽体的最低点距离所
述圆筒的下端面30cm至50cm,所述第二槽体的最高点距离所述圆筒的上端面30cm至50cm。
[0011]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第一槽体的数量为4个至8个,所述第二槽体的数量为4个至8个。
[0012]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电极端的两侧与所述圆筒表面之间为圆弧面连接。
[0013]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电极端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用于利用螺钉固定所述石墨加热器的圆形凹陷部。
[0014]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电极端的数量为四个。
[0015]优选的,在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中,所述圆筒表面具有耐高温防氧化涂层。
[001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由于加热器主体为中空式的圆筒,所述圆筒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端,所述圆筒上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下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一槽体,下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上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不重合,可见这种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都是沿着轴向进行延伸,因此不会因受热而容易变形断裂,从而该石墨加热器能够减小石墨加热器的变形,使其向中心筒传递热量更加均匀,使得光纤预制棒受热更均匀,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能够减小石墨加热器的变形,使其向中心筒传递热量更加均匀,使得光纤预制棒受热更均匀,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的实施例的平面图,该加热器主体为中空式的圆筒1,圆筒1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端2,具体的,设置的这种电极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为偶数,一般采用2个、4个或6个电极端,当只有两个电极端
时,就间隔半个圆设置,当有四个电极端时,就每隔90
°
设置一个电极端,其他数量以此类推,只要各自之间间隔都相等即可,这样能够保证各个部位加热速度相等,避免加热不均匀,圆筒1上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下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1高度的第一槽体3,下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上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1高度的第二槽体4,第一槽体3与第二槽体4不重合,具体可以从图1中看出,第一槽体3不能触及圆筒1底部,也就是说不能贯通圆筒的上下,同样,第二槽体4不能触及圆筒1上部,也就是说其也不能贯通圆筒的上下。
[0023]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的实施例中,由于加热器主体为中空式的圆筒,圆筒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端,圆筒上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下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一槽体,下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上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二槽体,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不重合,可见这种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都是沿着轴向进行延伸,因此不会因受热而容易变形断裂,从而该石墨加热器能够减小石墨加热器的变形,使其向中心筒传递热量更加均匀,使得光纤预制棒受热更均匀,提高光纤的制造质量。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加热器主体为中空式的圆筒,所述圆筒侧面上靠近底部位置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端,所述圆筒上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下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一槽体,下部每隔预设间距开设有一个沿轴向向上延伸且长度小于圆筒高度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不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为U型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宽度为5mm至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为所述圆筒的高度的0.80倍至0.88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拉丝炉的石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春磊张笑杜学文高飞张义军杨婧李璇宋静静樊轩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