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24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包括盒体、左侧板、右侧板和设置在盒体上的第一易撕结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置在盒体的两侧,盒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盒体处于第一状态时,盒体与左侧板和右侧板拼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的包装盒;当盒体处于第二状态时,将盒体沿第一易撕结构撕开,分离成两各自独立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此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能够拼接形成四面围合结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此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离后撕开部形成的断面,其断面形成包含支撑部和限位部的支架结构,其支架结构能够用于充当手机、平板或者游戏手柄的支架,使得包装盒能够实现充分二次利用,进而减少资源浪费。进而减少资源浪费。进而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包装盒作为产品的附属品,随产品一起售出,很多产品的纸质包装盒一般制作较为精致,但其作用较为单一,仅仅是作为包装使用,在使用过后无其他用途便当做垃圾丢弃,浪费严重且有违绿色发展原则。
[0003]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2051180.4,专利名称《一种二次利用的包装盒》中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及盒盖,所述盒盖的一侧与盒体开口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盒盖相对着的两侧铰接插板,所述盒体远离盒盖的一侧侧壁的两侧开设有插口,所述插板与插口外形相适配,所述盒体或/和盒盖表面形成支撑架的本体,本体外周与盒体或/和盒盖通过点断线连接,本申请的包装盒解决了不能进行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4]在上述专利中虽然能够使得包装盒实现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但是在上述专利中仅能对包装盒的部分部位进行二次利用,而包装盒任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别有效利用,依然照成了资源浪费,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对包装盒进行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包装盒仅能对包装盒的部分部位进行二次利用,而包装盒任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别有效利用,依然照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包括盒体、左侧板、右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第一易撕结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两侧,所述盒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08]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盒体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拼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
[0009]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盒体通过所述第一易撕结构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分别形成四面围合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断面均形成包含支撑部和限位部的支架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前侧板、底板、后侧板、顶板和盖合板,所述第一易撕结构依次经过所述前侧板、所述底板、所述后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盖合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通过第二易撕结构设置在所述后侧板的两侧,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合板与所述前侧板重叠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易撕结构呈“W”型结构,所述第一易撕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第一倾斜部、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三弯折部、第二倾斜部、第四弯折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
第三弯折部、第二倾斜部和第四弯折部位于所述顶板上;
[0012]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架中,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三弯折部形成第一限位部;
[0013]在所述第二支架中,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四弯折部形成第二限位部。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盒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连接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用于与所述左侧板或者所述右侧板的两侧卡接。
[0015]作为优选,当所述第一盒体拼接形成所述第一支架时,所述第一支架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底端,所述支撑部向所述第一支撑的下底端延伸。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盒体包括依次设置第四连接板、第三支撑板、第五连接板、第四支撑板和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扣,所述第六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所述卡扣卡接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还设有第三卡孔和第三易撕结构,所述第三易撕结构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对称轴平行,所述第三易撕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第三卡孔,所述第三卡孔用于与所述左侧板或者所述右侧板的两侧卡接。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包括盒体、左侧板、右侧板和设置在盒体上的第一易撕结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置在盒体的两侧,盒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盒体处于第一状态时,盒体与左侧板和右侧板拼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的包装盒;当盒体处于第二状态时,将盒体沿第一易撕结构撕开,分离成两各自独立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此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能够拼接形成四面围合结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此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离后撕开部形成的断面,其断面形成包含支撑部和限位部的支架结构,其支架结构能够用于充当手机、平板或者游戏手柄的支架,使得包装盒能够实现充分二次利用,进而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盒体的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二盒体的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一支架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一支架的爆炸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第二支架的结构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第二支架的爆炸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盒体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00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7]1、盒体;
[0028]11、第一盒体;111、第一连接板;112、第一支撑板;113、第二连接板;114、第二支撑板;115、第三连接板;116、第一卡孔;
[0029]12、第二盒体;121、第四连接板;122、第三支撑板;123、第五连接板;1231、第七连接板;1232、第八连接板;124、第四支撑板;125、第六连接板;126、卡扣;127、第二卡孔;128、第三卡孔;129、第三易撕结构;
[0030]13、前侧板;14、底板;15、后侧板;16、顶板;17、盖合板;
[0031]2、左侧板;3、右侧板;
[0032]4、第一易撕结构;41、第一连接部;42、第一弯折部;43、第一倾斜部; 44、第二弯折部;45、第二连接部;46、第三弯折部;47、第二倾斜部;48、第四弯折部;49、第三连接部;
[0033]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支架结构;71、支撑部;72、限位部;8、第二易撕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5]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左侧板、右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第一易撕结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两侧,所述盒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盒体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拼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盒体通过所述第一易撕结构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分别形成四面围合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断面均形成包含支撑部和限位部的支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前侧板、底板、后侧板、顶板和盖合板,所述第一易撕结构依次经过所述前侧板、所述底板、所述后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盖合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通过第二易撕结构设置在所述后侧板的两侧,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盖合板与所述前侧板重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充分二次利用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易撕结构呈“W”型结构,所述第一易撕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第一倾斜部、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三弯折部、第二倾斜部、第四弯折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弯折部、第二倾斜部和第四弯折部位于所述顶板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飞张丙寅雷金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迷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