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02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包括:至少两根线芯,多根线芯绞合形成缆芯;编织套,套在所述缆芯的外壁;其中,所述线芯包括导体以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邵氏硬度小于等于70,所述编织套由纤维束编织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纤维束编织层形成外护套,满足耐磨的要求,同时可以让线缆外径更小,弯曲性能更优异,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的柔软性能优异,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由现有的6倍电缆外径缩小到2倍的电缆外径,电缆柔软性更好,重量减轻约10%~30%,外径减小(2~3)mm,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而言涉及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移动软电力电缆在工业领域应用较多,例如机械臂的控制线,根据系统电制目前所用电缆多为二芯到五芯电缆,结构组成上由绝缘线芯与填充材料绞合成圆整缆芯后挤包外护套,电缆外径大、重量重、弯曲应力大、移动困难,应用作业难度较大。
[0003]而针对一些作业环境较好,尤其是温度、湿度条件比较好的自动化车间,橡胶或塑料的外护套作为线缆的最外层保护,并不是必须的,并且,外护套会较大的提高线缆的直径和重量,并对线缆的弯曲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由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的编织套构成,缆芯与编织套之间采用无填充结构,其中:
[0005]多根线芯绞合形成所述的缆芯,所述线芯包括导体以及包裹在导体的外层的绝缘层;
[0006]编织套,套在所述缆芯的外壁,所述编织套由纤维束编织形成。
[0007]其中,所述绝缘层采用邵氏硬度小于等于70的绝缘层。
[0008]优选的,所述纤维束是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
[0009]优选的,所述编织套由所述尼龙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导体的硬度小于GB/T 3956

2008规定的6类导体。
[0011]优选的,所述导体包括多根细铜丝,所述细铜丝的直径为0.10

0.15。
[0012]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包括耐高低温耐磨乙丙弹性层或热塑性弹性层或抗撕裂硅橡胶层。
[0013]优选的,所述导体的外壁设有半导电带绕包层。
[0014]优选的,多根所述线芯之间的绞合节径比为8

10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采用纤维束编织层形成外护套,既可以满足耐磨的要求,采用无填充的设计,还可以让线缆外径更小,弯曲性能更优异,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的柔软性能优异,使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由现有的6倍电缆外径缩小到2倍的电缆外径,电缆柔软性更好,重量减轻约10%~30%,外径减小(2~3)mm,在

50℃可轻松弯曲移动应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
[0017]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示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导体1的外壁包被有半导电带绕包层4。
[0019]图3是图2所示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层层剥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21]机械臂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通常是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所搭载的线缆受到频繁的弯曲,由于机械臂一般处于自动化车间以及相似的环境中,目前的橡套电缆一般由绝缘线芯与填充材料绞合成圆整缆芯后挤包外护套,电缆外径大、重量重、弯曲应力大、移动困难,因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结构,摒弃现有的橡胶护套,通过限位束编织层作为耐磨护套,保护线芯,使电缆外径小、重量轻,具有优异的弯曲、耐磨性能。
[0022]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由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的编织套3构成,缆芯与编织套之间采用无填充结构。
[002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线芯可以包括动力线芯和信号线芯,被一起绞合成缆,绞合的节径比为8

10倍,以保持线缆的柔性,同时在线芯外采用无填充的结构设计,使用编织套3包裹,对内部的线芯进行保护。
[0024]进一步的,线芯包括导体1以及绝缘层2,绝缘层2的邵氏硬度小于等于70,以保证每根线芯的硬度小,柔性大。
[002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体1采用比GB/T 3956

2008规定的6类导体更软的结构进行绞合,例如采用比GB/T 3956

2008规定的6类导体的邵氏硬度更小的铜导体。具体的,导体1包括多根细铜丝,细铜丝的直径为0.10

0.15,比GB/T 3956

2008规定的6类导体直径为0.21mm的铜丝直径更细。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每根细铜丝的直径为0.10

0.15mm。
[0026]进一步的,绝缘层2包括耐高低温耐磨的乙丙弹性层,或热塑性弹性层,或抗撕裂的硅橡胶层,例如通过挤包成型在导体1的外层。
[0027]具体的,可采用市售商用级的耐高低温耐磨乙丙弹性材料(TPV),挤包到导体外壁,形成绝缘层2,TPV是高分子弹性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尤其是低温下的柔性。
[0028]可选的,抗撕硅胶是指采用生胶逐渐加入气相法白炭黑以及其他辅助材料而成的,相比于普通混炼硅橡胶所采用的沉淀法白炭黑,气相法白炭黑具有更高的细度,混炼成型起来也具有更好的强度。
[0029]因此,抗撕裂硅橡胶层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性能、耐老化性能、优良的介电性能、生理惰性。
[0030]其中,绝缘层2的邵氏硬度A不大于70。
[0031]进一步的,多根线芯之间的绞合节径比为8

10倍,在保证导体电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柔软性。
[0032]结合图2所示,为防止导体松散影响绝缘,在导体外可设置半导电带,在导体1的外壁形成半导电带绕包层4,然后在半导电带绕包层4的外周挤包绝缘层2。
[003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半导电带的绕包层数为2

3层,绕包搭盖率控制在25%

30%。
[0034]进一步的,结合图1

3所示,编织套3由纤维束编织形成。其中,纤维束是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优选为耐磨的人造纤维,通过人造纤维束的编织形成编织套3,使线缆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同时保持线缆具有较小的外径,也保持好的柔性,可以应用在频繁扭曲的环境中。
[003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编织套由尼龙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形成。其中,编织角度为45
°

[0036]如此所形成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减小电缆弯曲应力,具备外径小、重量轻、优异弯曲和耐磨性能。
[003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对比
[0038][0039]结合以上实施例,本技术由内而外采取柔软绞合导体,并根据需要可在导体外绕包隔离层,然后挤包耐磨柔软绝缘层,成缆仅线芯绞合,不进行线芯之间缝隙填充,绞合成缆芯后不设置挤包型护套,而是在缆芯外设置尼龙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由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的编织套构成,缆芯与编织套之间采用无填充结构,其中:多根线芯绞合形成所述的缆芯,所述线芯包括导体(1)以及包裹在导体(1)的外层的绝缘层(2);编织套(3),套在所述缆芯的外壁;其中,所述编织套(3)由纤维束编织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为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构成的纤维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套(3)由尼龙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柔软轻型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硬度小于GB/T 39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江洪永飞杨佳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