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781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包括罐体,以及竖向丝杠和驱动竖向丝杠转动的驱动部,罐体包括罐身和罐底,罐底的上端设有用于容纳培养器皿的容纳槽,竖向丝杠上的螺套和罐底连接,且罐身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壁,导向壁用于在工作时引导与其接触的罐底在竖向移动,进而使置于所述罐底上端的容纳槽内的培养器皿进出罐身。本装置能够解决排料时间长以及清洗工作量大的问题。时间长以及清洗工作量大的问题。时间长以及清洗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微生物的培养多采用发酵罐方式培养,如专利号为:CN201721158905.7,一种振针加料型的微生物培养罐装置,该专利公开一种微生物发酵罐,但是,该发酵罐存在以下缺点:
[0003]1)当完成微生物培养后,需要先打开其侧面的密封门以排放微生物培养填料,然后再通过人工清理发酵罐内残留的微生物培养填料,排料占用大量时间;
[0004]2)由于微生物培养填料直接放置于发酵罐内,则每次实验完成后,清洗发酵罐的工作量大,且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能够解决排料时间长以及清洗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包括罐体,以及竖向丝杠和驱动竖向丝杠转动的驱动部,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底,所述罐底的上端设有用于容纳培养器皿的容纳槽,所述竖向丝杠上的螺套和罐底连接,且所述罐身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用于在工作时引导与其接触的罐底在竖向移动,进而使置于所述罐底上端的容纳槽内的培养器皿进出罐身。
[0007]进一步,所述罐底的上端设有竖向的筒体,以使所述筒体的内孔构成上述容纳槽。
[0008]进一步,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安装橡胶密封圈的沟槽,且当罐身和罐底闭合时,插入罐身内的筒体上的橡胶密封圈和罐身的内壁抵触,进而所述沟槽和橡胶密封圈构成动密封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沟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沟槽沿筒体的轴向等间距均布。
[0010]进一步,还包括若干振针,所述振针固定于罐身内。
[0011]进一步,所述导向壁和罐身一体化设置。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于罐身的外侧的驱动电机。
[0013]进一步,所述竖向丝杠通过轴承座连接于罐身。
[0014]进一步,还包括通过立柱与罐身连接的底座,所述罐底位于罐身和底座之间,且所述竖向丝杠通过轴承座与底座连接。
[0015]采用本技术的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可通过设置竖向丝杠的螺纹旋向,驱动部驱动竖向丝杠正向转动时,以带动位于罐身一侧的罐底向导向壁摆动直至罐底接触导向壁,即此时罐底移动至罐身的正下方,进而使竖向丝杠继续正向转动,由于导向壁限位,竖向丝杠带动罐底沿导向壁上升,实现将放置于罐底的培养器皿带入罐身内;而在培养完成后,驱动部驱动竖向丝杠反向转动,以先驱
动罐底下降,直至罐底完全脱离罐身,而后由于没有导向壁的限位,则竖向丝杠带动罐底和培养器皿向罐身的一侧摆动,继而方便取放培养器皿,实现可快速取放微生物培养填料,无需多次排放和清理微生物培养填料;另外,由于微生物培养填料和罐身无接触,继而大大降低后续清理发酵罐的工作量,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的第一工作状态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的第二工作状态图;
[0020]其中:1.底座,2.立柱,3.罐底,4.筒体,5.橡胶密封圈,6.培养器皿,7.导向壁,8.罐身,9.电机,10.竖向丝杠,11.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请参考图1和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包括罐体,以及竖向丝杠10和驱动竖向丝杠10转动的驱动部,竖向丝杠10和驱动部均位于罐体外,罐体包括罐身8和罐底3,即罐体设置为分体式结构,竖向丝杠10上的螺套11和罐底3固定连接,且罐身8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壁7,导向壁7用于在工作时引导与其接触的罐底3在竖向移动,进而使置于所述罐底3上端的容纳槽内的培养器皿6进出罐身8。
[0023]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时,可通过设置竖向丝杠10的螺纹旋向,驱动部驱动竖向丝杠10正向转动时,以带动位于罐身8一侧的罐底3向导向壁7摆动直至罐底3接触导向壁7,即此时罐底3移动至罐身8的正下方,进而使竖向丝杠10继续正向转动,由于导向壁7限位,竖向丝杠10带动罐底3沿导向壁7上升,实现将放置于罐底3的培养器皿6带入罐身8内;而在培养完成后,驱动部驱动竖向丝杠10反向转动,以先驱动罐底3下降,直至罐底3完全脱离罐身8,而后由于没有导向壁7的限位,则竖向丝杠10带动罐底3和培养器皿6向罐身8的一侧摆动,继而方便取放培养器皿6,实现可快速取放微生物培养填料,无需多次排放和清理微生物培养填料;另外,由于微生物培养填料和罐身8无接触,继而大大降低后续清理发酵罐的工作量,节省时间。
[0024]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罐底3的竖向升降和水平摆动,实现将罐底3的上端裸露于罐身8的一侧,以方便取放培养器皿6。
[00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罐底3的上端设有竖向的筒体4,以使所述筒体4的内孔构成上述容纳槽,可将培养器皿6直接放置于容纳槽内。
[0026]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筒体4的外侧设有安装橡胶密封圈5的沟槽,且当罐身8和罐底3闭合时,插入罐身8内的筒体4上的橡胶密封圈5和罐身8的内壁抵触,进而所述沟槽和橡胶密封圈5构成动密封结构,以实现罐底3和罐身8的密封连接,
符合微生物培养的密封要求。
[0027]具体地,沟槽的数量为多个,增大密封性能,多个沟槽沿筒体4的轴向等间距均布,具体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若干振针,振针固定于罐身8内,通过振针向培养器皿6内的微生物培养填料补充养分等物料,相对于
技术介绍
中专利号为:CN201721158905.7,一种振针加料型的微生物培养罐装置,本申请保持振针不动,可通过驱动罐底3升降,以达到使振针进入或脱离培养器皿6的作用,无需单独设置驱动振针升降的驱动机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占用发酵罐的内部空间。
[0029]在具体生产中,导向壁7和罐身8一体化设置,具体可通过切割或焊接形成。
[00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驱动部包括固定于罐身8的外侧的驱动电机9,竖向丝杠10通过轴承座连接于罐身8,还包括通过立柱2与罐身8连接的底座1,罐底3位于罐身8和底座1之间,罐身8和底座1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以实现罐底3竖直升降和水平摆动,且竖向丝杠10通过轴承座与底座1连接。
[0031]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丝杠和驱动竖向丝杠转动的驱动部,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底,所述罐底的上端设有用于容纳培养器皿的容纳槽,所述竖向丝杠上的螺套和罐底连接,且所述罐身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用于在工作时引导与其接触的罐底在竖向移动,进而使置于所述罐底上端的容纳槽内的培养器皿进出罐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的上端设有竖向的筒体,以使所述筒体的内孔构成上述容纳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针型微生物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安装橡胶密封圈的沟槽,且当罐身和罐底闭合时,插入罐身内的筒体上的橡胶密封圈和罐身的内壁抵触,进而所述沟槽和橡胶密封圈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骁李家侨钟键张娜丁秀琼陈国栋孙艳波唐媛媛郑羽茜孙良娟谢艳辉斯泽恩蔡润斌庄秋明邓朝晖吴永盛庄姜云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