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可靠的增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64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可靠的增湿器,在封装部的外周与所述主体的端部以及所述端盖之间设置密封抗震部,利用密封抗震部可部分形变的特性,在增湿器发生振动时,缓冲封装部与主体的相对运动,保证封装部的外周与主体的有效密封,进而保证中空纤维膜束的内部密封。该密封抗震部一方面可抵消和吸收封装部相对主体的震动,避免封装部与外周与主体端部内壁间开裂,二者间始终保持密封贴合;另一方面,该密封抗震部自身也同时与封装部外周和主体端部的内壁间均形成密封贴合,两方面作用相结合,以保证封装部外周和主体的端部内壁间的有效密封,进而保证增湿效率。进而保证增湿效率。进而保证增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可靠的增湿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空纤维膜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可靠的增湿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技术专利CN216213583U公开一种流体增湿装置,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束,其中,外壳包括主体和固定至主体两端的两个端盖,主体与端盖密封固定;中空纤维膜束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灌封材料形成密封部,并通过各密封部密封固定于主体的两端。
[0003]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和主体的两端的内壁之间完全依靠灌封材料形成密封,现有采用的灌封材料,冷却后硬度较高,主体也为强度和硬度较高的材质构成。由于该流体增湿装置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中,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燃料电池及增湿装置会发生震动,持续一段时间后,粘结于主体内壁的灌封材料会相对主体形成轴向或径向的相对运动,进而与主体的内壁分离、形成裂缝,相应地,原本应该在中空纤维内部流动的第二流体会通过该裂缝流向中空纤维的外部空间,这部分第二流体最终会随着第一流体从第一出口排出,因而被浪费掉,相当于增湿装置整体的增湿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可靠的增湿器,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束,所述外壳包括主体和密封安装于所述主体两端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两端分别形成封装部,并通过所述封装部密封固定于所述主体的端部内壁;所述封装部的外周与所述主体的端部以及所述端盖之间具有密封抗震部,所述密封抗震部分别与所述封装部的外周和所述主体的端部密封贴合,且至少部分可发生柔性形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的外周具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与所述主体的端部内壁以及所述端盖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端盖与所述主体的端面具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密封抗震部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的部分所述密封抗震部可发生柔性形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的高度H1与所述封装部的高度H的比例为,H1:H=0.4:1

0.9: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的高度H为28

45mm,所述环形台阶的高度H1为18

25mm。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抗震部包括密封环和柔性密封体;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主体的端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柔性密封体填充所述第一空间中,且与所述封装部的外周、所述密封环和所述主体的端部内壁固定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张超马振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