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356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包括二沉池,二沉池内设有环形移动机构,环形移动机构上连接有多个刮泥板,各刮泥板沿环形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列;刮泥板上朝向环形移动机构中部的一侧设有垫板;二沉池内连接有垫板导轨总成,垫板导轨总成与移动至环形移动机构的上移动段的垫板相对应;垫板导轨总成包括至少两条端部相邻布置的垫板导轨,相邻垫板导轨之间留有导轨间隙,导轨间隙的顶部设有与垫板导轨顶面平齐的光滑圆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刮泥板的垫板移动至导轨间隙时不会出现弹跳现象,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泥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部分污水处理厂在经过项目提标后,其废水处理工艺为A20+快速纤维滤、高效反硝化+紫外消毒。由于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市中心区,厂区地块已无法扩大,A20工艺需要设置二沉池,为兼顾用地与处理效能的关系,提标改造工程使用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针对新建的矩形二沉池,经反映其沉淀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刮泥机刮泥效果不佳,池面浮泥较多,每周需人工进行2

3次的浮泥清理;刮泥机运行时存在间歇性剧烈晃动,不但影响出水水质,而且刮泥机传动系统遭受损坏,需要排空池体,进行人工维修,维修期间影响厂区正常生产,同时增加了职工接触污水的时间,影响职工健康。
[0003]其中,刮泥板上层导轨耐磨板间隙量过大,刮泥板运行至间隙处无法顺利通过,造成卡顿时刮泥板承受较大牵引力后出现弹跳现象,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
[0004]刮泥板两侧固定传动轮为尼龙材质,直接与池底混凝土地面长时间摩擦,混凝土地面非常粗糙,导致尼龙传动轮磨损严重,大大的降低的使用寿命,且尼龙传动轮的有效直径缩减后,直接导致刮泥板的离地间隙减少,存在刮擦地面的风险。
[0005]原土建结构在进水端布置的导泥坡斜度不足,导泥坡宽度1.8米,长度4米,高度50厘米,倾斜度16
°
。导致污泥沉降后不能自然流向排泥管而形成沉积,污泥厚度可达到40

50厘米,导致厌氧膨胀后上浮,影响出水水质。/>[0006]刮泥板传动轮存在设计不足,尼龙传动轮的固定轴使用全螺牙螺栓,轴心与轴套在长时间摩擦后出现严重磨损,最终导致尼龙传动轮完全卡死,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刮泥板运行时阻力剧增。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刮泥板的垫板移动至导轨间隙时不会出现弹跳现象,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包括二沉池,二沉池内设有环形移动机构,环形移动机构上连接有多个刮泥板,各刮泥板沿环形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列;刮泥板上朝向环形移动机构中部的一侧设有垫板;二沉池内连接有垫板导轨总成,垫板导轨总成与移动至环形移动机构的上移动段的垫板相对应;垫板导轨总成包括至少两条端部相邻布置的垫板导轨,相邻垫板导轨之间留有导轨间隙,导轨间隙的顶部设有与垫板导轨顶面平齐的光滑圆杆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间隙中的光滑圆杆结构水平布置,其轴线与垫板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1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间隙中的光滑圆杆结构为至少两条且沿垫板导轨总成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0011]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板为尼龙垫板,所述光滑圆杆结构为不锈钢圆钢。
[0012]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泥板上连接有传动轮总成;二沉池的池底设有不锈钢支撑轨道;移动至环形移动机构下移动段的传动轮总成与不锈钢支撑轨道相配合。
[0013]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轮总成包转动连接的支架和传动轮;支架与所述刮泥板连接;传动轮与所述不锈钢支撑轨道相配合。
[0014]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沉池的进水段底部设有导泥坡,二沉池连接有池底反冲洗装置,池底反冲洗装置的出水端与导泥坡相邻。
[0015]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池底反冲洗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泵、水管和反冲洗管,反冲洗管沿二沉池的宽度方向布置;池底反冲洗装置的出水端为设置在反冲洗管上的多个反冲孔;反冲孔的朝向与导泥坡相平行。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的优点为:
[0018]1、环形移动机构带动刮泥板刮走池面浮泥时,刮泥板的垫板沿垫板导轨总成滑动,垫板经过导轨间隙时,仍能被光滑圆杆结构支撑,避免了因卡顿出现的弹跳现象,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19]2、二沉池池底的不锈钢支撑轨道对刮泥板的传动轮起到支撑作用,其摩擦力大大降低,设备寿命得到提高。
[0020]3、针对污泥沉积上浮的问题,采取水力反冲使污泥自流向排泥管。反冲水流形成射流对沉积的污泥形成搅拌,由于反冲孔为30
°
向下倾斜,与现状导泥坡成平行状态,水流将沿导泥坡方向向前运行,水流下方接触导泥坡表面后向两侧散开,形成更大的搅拌区域。搅拌区域位于水下4m,在整体水流的缓冲作用下,有效搅拌区域控制在4m*2.5m*1m的空间内,不会影响出水水质。安装反冲装置后,浮泥明显减少,更好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0021]4、该传动轮与套筒滑动转动配合,套筒通过螺牙与螺栓配合,结构稳定,强度高,轴套外表面光滑,与传动轮内圈接触后只产生一次摩擦力,不容易因磨损导致传动轮卡死卡死。
[0022]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的剖视图;
[0025]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6]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0027]图4为池底反冲洗装置和导泥坡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为传动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
[003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包括二沉池1,二沉池1内设有环形移动机构2,环形移动机构2上连接有多个刮泥板3,各刮泥板3沿环形移动机构2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列。刮泥板3上朝向环形移动机构2中部的一侧设有垫板4。二沉池1内连接有垫板导轨总成5,垫板导轨总成5与移动至环形移动机构2的上移动段的垫板4相对应。垫板导轨总成5包括至少两条端部相邻布置的垫板导轨51,相邻垫板导轨51之间留有导轨间隙52,导轨间隙52的顶部设有与垫板导轨51顶面平齐的光滑圆杆结构53。
[0032]环形移动机构2带动刮泥板3刮走池面浮泥时,刮泥板3的垫板4沿垫板导轨总成5滑动,垫板4经过导轨间隙52时,仍能被光滑圆杆结构53支撑,避免了因卡顿出现的弹跳现象,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33]环形移动机构2包括链条21和多个链轮22,链条21套设在各链轮22外侧。其中一个链轮22联动有电机(图中未画出)。
[0034]导轨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包括二沉池(1),其特征在于,二沉池(1)内设有环形移动机构(2),环形移动机构(2)上连接有多个刮泥板(3),各刮泥板(3)沿环形移动机构(2)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列;刮泥板(3)上朝向环形移动机构(2)中部的一侧设有垫板(4);二沉池(1)内连接有垫板导轨总成(5),垫板导轨总成(5)与移动至环形移动机构(2)的上移动段的垫板(4)相对应;垫板导轨总成(5)包括至少两条端部相邻布置的垫板导轨(51),相邻垫板导轨(51)之间留有导轨间隙(52),导轨间隙(52)的顶部设有与垫板导轨(51)顶面平齐的光滑圆杆结构(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间隙(52)中的光滑圆杆结构(53)水平布置,其轴线与垫板导轨(5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间隙(52)中的光滑圆杆结构(53)为至少两条且沿垫板导轨总成(5)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为尼龙垫板,所述光滑圆杆结构(53)为不锈钢圆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高效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3)上连接有传动轮总成(7);二沉池(1)的池底设有不锈钢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伟苏英华陈树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公用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