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45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属于纳米银浆制备设备技术领域,该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前端中部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底部左侧安装有计时器,计时器右侧安装有控制器,装置主体内侧顶部安装有便于纳米银浆均匀混合的混合搅拌机构,装置主体内侧中部安装有使纳米银浆均匀分散的加热分散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加热腔、分散腔,加热腔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通过远红外发生器对加热腔内侧纳米银浆进行加热,提高干燥效率,分散腔通过分散杆与超声波振荡器配合,对物料进行振荡分散作业,使其分散均匀,从而生产得到纳米银浆,将搅拌、干燥、分散集中一体,便于规模化生产操作。模化生产操作。模化生产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银浆制备设备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银材料因其良好的导电能力和化学稳定性而被大量应用于导电浆料中,其中电子、电气装置都在向着柔性化、可穿戴化方向发展,只有纳米级的银导电浆料才能满足各类打印技术的要求。
[0003]对于纳米银浆制备设备的研究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0004]1.现有的纳米银浆制备设备通常为多个单独的生产设备进行连通进行生产工作,操作繁琐,结构复杂,增加劳动力和工作量,影响生产效率。
[0005]2.现有的纳米银浆制备设备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时,部分物料会沉积在底部,混合不均匀,导致部分物料反应不完全,影响纳米银浆的生产操作。
[0006]本实用将搅拌、干燥、分散集中一体,便于规模化生产操作,能将物料均匀混合搅拌,避免物料沉积,提高纳米银浆的生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集中生产、混合搅拌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前端中部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底部左侧安装有计时器,计时器右侧安装有控制器,装置主体内侧顶部安装有便于纳米银浆均匀混合的混合搅拌机构,装置主体内侧中部安装有使纳米银浆均匀分散的加热分散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顶端左右两侧的漏斗、安装在漏斗底部的橡胶弹力管、嵌入设置在装置主体内侧顶部的活动腔、安装在装置主体左侧底部的出料管、安装在活动腔内侧的搅拌混合器、安装在搅拌混合器左侧的电机一、安装在电机一右侧的搅拌棍、安装在搅拌棍外侧的刮板、安装在搅拌混合器右侧底部的导出口、安装在导出口右侧的蠕动泵、安装在搅拌混合器右侧底部的合页、安装在搅拌混合器左侧底部的电动千斤顶,搅拌混合器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设置,且搅拌混合器呈横向设置,且搅拌混合器与活动腔契合,搅拌棍与刮板间通过搅拌杆连接,且刮板外侧与搅拌混合器内壁贴合,且刮板的数量为四组,出料管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出料管内侧安装有电动阀门。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分散机构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中部的加热腔、嵌入设置在加热腔左侧底部的导出管、安装在导出管内侧的球阀、安装在加热腔外侧的远红外发生器、安装在加热腔底部左侧的分散腔、安装在分散腔底端中部的电机二、安装在电机二顶部的分散棍、安装在分散棍外侧的分散杆、安装在分散腔右侧的超声波振荡器,加热腔、分散腔内壁底部均呈向左侧倾斜设置,且球阀左侧连接有微型电机,分散杆呈圆柱状设置,且分散杆的
数量为若干组,且每组分散杆的数量为四根,且底部分散杆的底部安装有辅助分散杆。
[0011]有益效果:
[0012]1、该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设置有加热腔、分散腔,加热腔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通过远红外发生器对加热腔内侧纳米银浆进行加热,提高干燥效率,分散腔通过分散杆与超声波振荡器配合,对物料进行振荡分散作业,使其分散均匀,从而生产得到纳米银浆,将搅拌、干燥、分散集中一体,便于规模化生产操作。
[0013]2、其次,还设置有搅拌混合器、搅拌棍、刮板,搅拌混合器具有良好的混合搅拌能力,增大搅拌混合范围,避免沉积,能将物料均匀混合搅拌,导出时,电动千斤顶升起,推动搅拌混合器沿合页转动,便于物料的导出操作,同时刮板具有良好的搅拌能力,能对物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操作,能将沉积在底部的物料向上移动,避免物料沉积,影响物料将的相互反应,提高纳米银浆的生产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图2的C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装置主体1,观察窗101,计时器102,控制器103,漏斗104,橡胶弹力管1041,活动腔105,出料管106,搅拌混合器2,电机一201,搅拌棍202,刮板203,导出口204,合页205,电动千斤顶206,蠕动泵3,加热腔4,导出管401,球阀402,远红外发生器5,分散腔6,电机二601,分散棍602,分散杆603,超声波振荡器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前端中部安装有观察窗101,观察窗101底部左侧安装有计时器102,计时器102右侧安装有控制器103,装置主体1内侧顶部安装有便于纳米银浆均匀混合的混合搅拌机构,装置主体1内侧中部安装有使纳米银浆均匀分散的加热分散机构。
[0022]本实施例中,加热分散机构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1中部的加热腔4、嵌入设置在加热腔4左侧底部的导出管401、安装在导出管401内侧的球阀402、安装在加热腔4外侧的远红外发生器5、安装在加热腔4底部左侧的分散腔6、安装在分散腔6底端中部的电机二601、安装在电机二601顶部的分散棍602、安装在分散棍602外侧的分散杆603、安装在分散腔6右侧的超声波振荡器7。
[0023]本实施例中,加热腔4、分散腔6内壁底部均呈向左侧倾斜设置,且球阀402左侧连接有微型电机,便于纳米银浆的导出工作,同时加热腔4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通过远红外
发生器5对加热腔4内侧纳米银浆进行加热,提高干燥效率,分散腔6通过分散杆603与超声波振荡器对物料进行振荡分散作业,使其分散均匀,从而生产得到纳米银浆,将搅拌、干燥、分散集中一体,便于规模化生产操作。
[0024]本实施例中,分散杆603呈圆柱状设置,且分散杆60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每组分散杆603的数量为四根,且底部分散杆603的底部安装有辅助分散杆,分散杆603转动时,与超声波振荡器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振荡分散作业,使其分散均匀,便于纳米银浆的生产操作。
[0025]本实施例中,混合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1顶端左右两侧的漏斗104、安装在漏斗104底部的橡胶弹力管1041、嵌入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侧顶部的活动腔105、安装在装置主体1左侧底部的出料管106、安装在活动腔105内侧的搅拌混合器2、安装在搅拌混合器2左侧的电机一201、安装在电机一201右侧的搅拌棍202、安装在搅拌棍202外侧的刮板203、安装在搅拌混合器2右侧底部的导出口204、安装在导出口204右侧的蠕动泵3、安装在搅拌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前端中部安装有观察窗(101),观察窗(101)底部左侧安装有计时器(102),计时器(102)右侧安装有控制器(103),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内侧顶部安装有便于纳米银浆均匀混合的混合搅拌机构,装置主体(1)内侧中部安装有使纳米银浆均匀分散的加热分散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1)顶端左右两侧的漏斗(104)、安装在漏斗(104)底部的橡胶弹力管(1041)、嵌入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侧顶部的活动腔(105)、安装在装置主体(1)左侧底部的出料管(106)、安装在活动腔(105)内侧的搅拌混合器(2)、安装在搅拌混合器(2)左侧的电机一(201)、安装在电机一(201)右侧的搅拌棍(202)、安装在搅拌棍(202)外侧的刮板(203)、安装在搅拌混合器(2)右侧底部的导出口(204)、安装在导出口(204)右侧的蠕动泵(3)、安装在搅拌混合器(2)右侧底部的合页(205)、安装在搅拌混合器(2)左侧底部的电动千斤顶(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分散机构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1)中部的加热腔(4)、嵌入设置在加热腔(4)左侧底部的导出管(401)、安装在导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勇昆卢卫华张艳华孙恺君敖已忠卫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至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