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37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尿液采集装置,包括集尿杯,集尿杯包括相连的杯体与第一手柄,杯体上设有出尿嘴,还包括挡盖,挡盖包括相连的挡罩与第二手柄,第二手柄远离挡罩的一端与第一手柄远离杯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杯体的内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凸起连接杯体的底板,凸起正对出尿嘴设置,凸起上设有引导面,引导面位于杯体内,杯体的外壁设有避让槽,避让槽对应于凸起设置;挡罩上设有开窗,当挡盖盖合在集尿杯上时,开窗与凸起对应。本尿液采集装置能够让尿液采集过程更卫生,利于增强受检者的使用体验,同时,本尿液采集装置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方便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可作为一次性用品,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尿液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尿液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尿液采集的器具大多为一次性杯子,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48—011尿液标本的收集及处理指南》中关于中段尿采集标准的要求,受检者需要提供中段尿样本,因此,受检者在采集自己的尿液时,需要先排泄掉前段尿,然后再用杯子接中段尿,在受检者将杯子移动到尿柱路径上的过程中,有时候尿液会直击杯外壁,导致尿液飞溅;而且,在用杯子收集尿液时,尿液也会直击杯内壁或杯中尿液而导致尿液飞溅,这严重影响自身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集尿液过程更卫生的尿液采集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尿液采集装置,包括集尿杯,所述集尿杯包括相连的杯体与第一手柄,所述杯体上设有出尿嘴,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包括相连的挡罩与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远离所述挡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远离所述杯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杯体的内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连接所述杯体的底板,所述凸起正对所述出尿嘴设置,所述凸起上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杯体内,所述杯体的外壁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所述挡罩上设有开窗,当所述挡盖盖合在所述集尿杯上时,所述开窗与所述凸起对应。
[0005]进一步地,所述避让槽在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三角形。
[0006]进一步地,所述集尿杯与所述挡盖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br/>[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通过减薄结构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减薄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V字槽,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连接处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有所述V字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呈L字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窗呈扇形,所述开窗对应的圆心角为60

120
°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挡罩呈凸包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挡罩的内表面为弧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挡罩的内表面为球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尿液采集装置的集尿杯杯内设有凸起,凸起上设有引导面,因此,凸起不会阻碍尿液进入集尿杯内,且杯体的外壁对应凸起的区域设有避让槽,从而使得受检者在将尿液采集装置移动到尿柱路径上的过程中,尿液不会击打杯体的外壁而产生飞溅液滴,同时,尿液在引导面的引导作用下可以更顺畅地进入杯体内;挡盖可以有效地约束住杯体内飞溅的尿液,避免下落的尿液因冲击杯体内壁或杯体内尿液而产生
的飞溅液滴从杯体内逃逸四散,有效地保证了受检者的自身卫生和采集环境卫生,使得尿液采集过程更卫生。另外,本尿液采集装置中集尿杯与挡盖是转动连接的,集尿杯与挡盖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本尿液采集装置可以制作成一次性用品,其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尿液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集尿杯与挡盖处于展开状态);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尿液采集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集尿杯与挡盖处于展开状态);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尿液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集尿杯与挡盖处于盖合状态)。
[0018]标号说明:
[0019]1、集尿杯;11、杯体;12、第一手柄;13、出尿嘴;14、凸起;141、引导面;15、避让槽;
[0020]2、挡盖;21、挡罩;211、开窗;212、球面;22、第二手柄;
[0021]3、减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请参照图1至图3,尿液采集装置,包括集尿杯1,所述集尿杯1包括相连的杯体11与第一手柄12,所述杯体11上设有出尿嘴13,还包括挡盖2,所述挡盖2包括相连的挡罩21与第二手柄22,所述第二手柄22远离所述挡罩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12远离所述杯体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杯体11的内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14,所述凸起14连接所述杯体11的底板,所述凸起14正对所述出尿嘴13设置,所述凸起14上设有引导面141,所述引导面141位于所述杯体11内,所述杯体11的外壁设有避让槽15,所述避让槽15对应于所述凸起14设置;所述挡罩21上设有开窗211,当所述挡盖2盖合在所述集尿杯1上时,所述开窗211与所述凸起14对应。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尿液采集装置的集尿杯1杯内设有凸起14,凸起14上设有引导面141,因此,凸起14不会阻碍尿液进入集尿杯1内,且杯体11的外壁对应凸起14的区域设有避让槽15,从而使得受检者在将尿液采集装置移动到尿柱路径上的过程中,尿液不会击打杯体11的外壁而产生飞溅液滴,同时,尿液在引导面141的引导作用下可以更顺畅地进入杯体11内;挡盖2可以有效地约束住杯体11内飞溅的尿液,避免下落的尿液因冲击杯体11内壁或杯体11内尿液而产生的飞溅液滴从杯体11内逃逸四散,有效地保证了受检者的自身卫生和采集环境卫生,使得尿液采集过程更卫生。另外,本尿液采集装置中集尿杯1与挡盖2是转动连接的,集尿杯1与挡盖2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本尿液采集装置可以制作成一次性用品,其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
[0025]进一步地,所述避让槽15在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三角形。
[0026]由上述描述可知,避让槽15在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三角形,其可以更有效地避让
尿液,防止尿液击打杯体11外壁而产生飞溅液滴。
[0027]进一步地,所述集尿杯1与所述挡盖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0028]由上述描述可知,尿液采集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可作为一次性用品,大范围推广应用。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12与第二手柄22通过减薄结构3相连。
[0030]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手柄12与第二手柄22通过减薄结构3实现转动连接。
[0031]进一步地,所述减薄结构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V字槽,所述第一手柄12与第二手柄22连接处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有所述V字槽。
[0032]由上述描述可知,减薄结构3在尿液采集装置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便可以成型,尿液采集装置的加工过程十分简单。
[00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12和第二手柄22分别呈L字型。
[0034]由上述描述可知,分别呈L字型的第一手柄12与第二手柄22能够加大处于展开状态的尿液采集装置的杯体11与挡罩21之间的间距,使得两者的注塑型腔能够平铺,从而大大降低了注塑模具的设计难度以及设计成本,利于进一步降低尿液采集装置的制造成本。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尿液采集装置,包括集尿杯,所述集尿杯包括相连的杯体与第一手柄,所述杯体上设有出尿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包括相连的挡罩与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远离所述挡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远离所述杯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杯体的内壁具有朝内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连接所述杯体的底板,所述凸起正对所述出尿嘴设置,所述凸起上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杯体内,所述杯体的外壁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所述挡罩上设有开窗,当所述挡盖盖合在所述集尿杯上时,所述开窗与所述凸起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在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杯与所述挡盖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