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32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配电装置,包括壳体、地脚、转动门、卡扣装置、散热模块、顶部接地板、安装支架、线缆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壳体底部与地脚连接;壳体顶部侧面与转动门转动连接;转动门上设有观察窗;散热模块顶部与安装支架底部连接;壳体顶部与顶部接地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支架与散热模块与壳体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效率,同时侧面的线缆接口与绕线器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与其他设备组合使用时线缆的整理效率和整齐度,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维护难度,同时整齐的线缆能够有效的降低本装置由于线缆打结松动导致的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致的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致的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配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压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设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非常常用,在很多工厂、工地、大型商业区、写字楼、会展中心等需要大量用电的区域都必须配备配电装置,这些配电装置一般体积较大,负荷较重,管理的电力范围广、管理项目多。
[0003]配电装置根据工作环境,可以分为户外和户内两种情况,一般户内的配电装置不受风吹雨打,工作环境较好,因此性能稳定,不容易发生问题,但是放置在户外的配电装置由于长期处在外部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虽然受到外壳的保护,但是长期的工作状态下,遇到极端情况,会出现雨水灌入、灰尘积聚、排水不畅导致贮水现象,从而使得内部元器件受潮。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028174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装置,包括外部的盖板和内部的面板,所述盖板覆盖在面板外部,在面板内设置有基柱、断路器、开关,所述基柱分布在面板的各个空档处,在盖板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绝缘串,在面板上还设置有散热系统,断路器为低压断路器,与断路器连接的有一顶杆式交流接触器,所述顶杆式交流接触器包括顶杆、节点和线圈,其具有当配电装置的门未关闭或者打开后,顶杆自动返回,节点断开,线圈断电,实现对用电负载的安全供电等优点。
[0005]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中不具有散热装置从而使得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状态下容易产生热量堆积,从而使得上述装置发生过热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低压配电装置,本技术通过安装支架与散热模块与壳体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效率,同时侧面的线缆接口与绕线器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与其他设备组合使用时线缆的整理效率和整齐度,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维护难度,同时整齐的线缆能够有效的降低本装置由于线缆打结松动导致的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压配电装置,包括壳体、地脚、转动门、卡扣装置、散热模块、顶部接地板、安装支架、线缆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0008]壳体底部与地脚连接;壳体顶部侧面与转动门转动连接;转动门上设有观察窗;转动门底部与卡扣装置连接;卡扣装置与壳体边缘处滑动连接;壳体侧面低于转动门的位置与散热模块连接;散热模块顶部与安装支架底部连接;壳体顶部与顶部接地板连接;壳体顶部上设有多组束线孔,顶部接地板上设有多组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穿过束线孔朝向壳体内部;壳体内壁与安装支架连接;安装支架对称设置于壳体内壁两侧;壳体内壁与线缆接口连接;线缆接口设置于安装支架侧面;壳体内壁侧面上设有绕线器;绕线器对称设置于线缆接口两侧;绕线器上设有多组等间距凹槽,凹槽上设有防滑层;壳体外端面与显示屏和控制按
钮连接;控制按钮与显示屏控制连接。
[0009]优选的,地脚底部上设有吸盘,地脚顶部上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壳体底部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转动门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壳体接缝处接触挤压。
[0011]优选的,壳体外端面上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与卡扣装置宽度相同,滑动凹槽内壁上设有滑动限位件。
[0012]优选的,散热模块顶部上设有导热件,导热件与壳体内壁底部连接。
[0013]优选的,安装支架上设有多组等间距的安装螺纹孔,安装螺纹孔侧面上设有安装卡槽。
[0014]优选的,壳体内部设有中控模块,中控模块与显示屏通讯连接,中控模块与控制按钮控制连接。
[0015]优选的,壳体上设有转动合页,转动合页与转动门侧面转动连接;转动合页上设有转动限位件。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安装支架与散热模块与壳体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效率,同时侧面的线缆接口与绕线器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与其他设备组合使用时线缆的整理效率和整齐度,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维护难度,同时整齐的线缆能够有效的降低本装置由于线缆打结松动导致的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底部的散热模块能够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散热模块与配电设备的组合,从而底部的位置能够防止冷却液等结构进入用电设备内部,通过地脚的结构能够提高本装置的安装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内部结构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压配电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压配电装置中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压配电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壳体;2、地脚;3、转动门;4、观察窗;5、卡扣装置;6、散热模块;7、顶部接地板;8、安装支架;9、线缆接口;10、绕线器;11、显示屏;12、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压配电装置,包括壳体1、地脚2、转动门3、卡扣装置5、散热模块6、顶部接地板7、安装支架8、线缆接口9、显示屏11和控制按钮12;
[0024]壳体1底部与地脚2连接;壳体1顶部侧面与转动门3转动连接;转动门3上设有观察窗4;转动门3底部与卡扣装置5连接;卡扣装置5与壳体1边缘处滑动连接;壳体1侧面低于转动门3的位置与散热模块6连接;散热模块6顶部与安装支架8底部连接;壳体1顶部与顶部接地板7连接;壳体1顶部上设有多组束线孔,顶部接地板7上设有多组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穿过束线孔朝向壳体1内部;壳体1内壁与安装支架8连接;安装支架8对称设置于壳体1内壁两侧;壳体1内壁与线缆接口9连接;线缆接口9设置于安装支架8侧面;壳体1内壁侧面上设有
绕线器10;绕线器10对称设置于线缆接口9两侧;绕线器10上设有多组等间距凹槽,凹槽上设有防滑层;壳体1外端面与显示屏11和控制按钮12连接;控制按钮12与显示屏11控制连接;转动门3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壳体1接缝处接触挤压;散热模块6顶部上设有导热件,导热件与壳体1内壁底部连接;安装支架8上设有多组等间距的安装螺纹孔,安装螺纹孔侧面上设有安装卡槽;壳体1内部设有中控模块,中控模块与显示屏11通讯连接,中控模块与控制按钮12控制连接;壳体1上设有转动合页,转动合页与转动门3侧面转动连接;转动合页上设有转动限位件。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提高低压配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壳体1结构能够有效的对本装置内部的配电结构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转动门3与观察窗4的结构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同时显示屏11和控制按钮12能够便于工作人员从外部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侧面的线缆接口9与绕线器10的组合能够将本装置内部结构的连接线缆从两侧引出,不同长度的线缆能够通过绕线器10的结构保证了相同长度,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地脚(2)、转动门(3)、卡扣装置(5)、散热模块(6)、顶部接地板(7)、安装支架(8)、线缆接口(9)、显示屏(11)和控制按钮(12);壳体(1)底部与地脚(2)连接;壳体(1)顶部侧面与转动门(3)转动连接;转动门(3)上设有观察窗(4);转动门(3)底部与卡扣装置(5)连接;卡扣装置(5)与壳体(1)边缘处滑动连接;壳体(1)侧面低于转动门(3)的位置与散热模块(6)连接;散热模块(6)顶部与安装支架(8)底部连接;壳体(1)顶部与顶部接地板(7)连接;壳体(1)顶部上设有多组束线孔,顶部接地板(7)上设有多组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穿过束线孔朝向壳体(1)内部;壳体(1)内壁与安装支架(8)连接;安装支架(8)对称设置于壳体(1)内壁两侧;壳体(1)内壁与线缆接口(9)连接;线缆接口(9)设置于安装支架(8)侧面;壳体(1)内壁侧面上设有绕线器(10);绕线器(10)对称设置于线缆接口(9)两侧;绕线器(10)上设有多组等间距凹槽,凹槽上设有防滑层;壳体(1)外端面与显示屏(11)和控制按钮(12)连接;控制按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宏彬张一帆王宇强韩俊飞张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