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253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吧机。包括机身、底座和花架,所述花架上设有茶水盒,茶水盒的顶壁上设有可开合的盒盖,茶水盒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入水口,茶水盒的底壁上设有茶水出水口,茶水盒的左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茶水出水的开关组件。所述机身的内部设有水桶容纳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电控板以及分别与电控板电连接的加热通道和第一水泵,所述电控板由外接电源供电。所述加热通道的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管,所述加热通道的出水端与第一水泵的一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进水端与第一入水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吧机实现了在茶水盒内泡茶,即开即饮,节省时间。节省时间。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吧机


[0001]本技术属于饮水机
,具体涉及一种茶吧机。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饮水类家电一直走在变革升级的前沿。从上世纪的集体锅炉到家庭桶装饮水机,再到末端净水器,饮水体系从喝开水到饮水安全健康的需求一直在提升。从2012年前后净水器市场快速发展以来,饮水机市场一直存在一种论调:饮水机将被净水器完全替代。但是从饮水机的发展情况来看,饮水机完成了从桶装水向茶吧机等的快速升级的过程,同时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桌面式即热饮水机、迷你式饮水机市场也在蓬勃发展,饮水机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次增长机会近在眼前。
[0003]茶吧机在线下市场中整体增速远远高于饮水机整体市场,其中在19年茶吧机线下销额同比增速186.1%,其中T3市场同比增速达到了223.7%。但是,当前的茶吧机需要先将水接到水壶中之后,再进行茶叶的冲泡,不能实现在茶吧机内部泡茶,即开即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吧机,解决现有茶吧机不能实现在茶吧机内部泡茶,即开即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茶吧机,包括机身、底座和花架,所述花架上设有茶水盒,茶水盒的顶壁上设有可开合的盒盖,茶水盒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入水口,茶水盒的底壁上设有茶水出水口,茶水盒的左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茶水出水的开关组件。
[0007]所述机身的内部设有水桶容纳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电控板以及分别与电控板电连接的加热通道和第一水泵,所述电控板由外接电源供电。
[0008]所述加热通道的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管,所述加热通道的出水端与第一水泵的一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进水端与第一入水口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茶水盒的前侧壁可开合,茶水盒的内部前后滑动连接有一顶部开口的泡茶盒,所述泡茶盒内卡扣连接有一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滤网,所述泡茶盒的后侧壁与第一入水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的进水孔,所述泡茶盒的底壁与茶水出水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的出水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设于茶水盒左侧壁上的按钮和与按钮连接的可封闭茶水出水口的弹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泡茶盒的前侧壁是用透明可视材料制作。
[0012]进一步地,位于茶水盒下方的所述机身顶部的台面上设有茶水保温盘,所述茶水保温盘与电控板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茶水保温盘上设有用于接收茶水的茶水壶。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机身顶部的台面上设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电控板电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6](1)通过在控制室内设置加热通道、在花架上设置茶水盒以及在茶水盒顶壁上设置可开合的盒盖,从而实现在茶水盒内泡茶,即开即饮,节省时间。
[0017](2)通过在茶水盒下方的台面上设置茶水保温盘,茶水保温盘上方设置茶水壶,可以预先将茶水接入茶水壶中,并对茶水进行保温,进一步实现茶水的即时饮用。
[0018](3)通过在茶水盒内设置前后滑动连接的泡茶盒,方便倾倒茶叶和及时清洗茶垢。
[0019](4)通过在台面上设置触控显示屏,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机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茶吧机,包括机身1、底座2和花架3,在所述花架3上设有茶水盒4,茶水盒4的顶壁上设有可开合的盒盖41,所述盒盖41与茶水盒4插接、榫接或铰接连接。通过开启盒盖41,使用者可以将茶叶放入茶水盒4。茶水盒4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入水口,茶水盒4的底壁上设有茶水出水口42,茶水盒4的左侧壁且靠近茶水出水口42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控制茶水出水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设于茶水盒4左侧壁上的按钮43和与按钮连接的可封闭茶水出水口42的弹片,当按下按钮43时,弹片打开,茶水出水口42出水;反之,茶水出水口42不出水。
[0024]如图2所示,所述机身的内部设有水桶容纳室111和控制室112,控制室112位于水桶容纳室111的上方。优选的,机身前侧设有可开合的门体5,门体的一侧与机身1转动连接。所述控制室112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电控板6、位于电控板6一侧的第一水泵7以及位于电控板6下方的加热通道8,所述加热通道8和第一水泵7分别与电控板6电连接。所述电控板6由外接电源供电。
[0025]所述加热通道8的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管9,进水管9的另一端伸入水桶容纳室111的水桶中。所述加热通道8的出水端与第一水泵7的一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7的另一进水端与第一入水口连接,各部件的进出水端通过软管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TC即热的方式对进入加热通道8的水进行加热。
[0026]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清洗茶垢及倾倒茶叶,所述茶水盒4的前侧壁可开合,优选的,茶水盒4的前侧壁与茶水盒4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茶水盒4的内部前后滑动连接有一顶部开口的泡茶盒,所述泡茶盒的左右侧壁与茶水盒4的左右侧壁之间通过滑轨组件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即可实现。所述泡茶盒的后侧壁与第一入水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的进水孔,所述泡茶盒的底壁与茶水出水口4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的出水孔。所述泡茶盒内卡扣连接有一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滤网,所述滤网可以保证从茶水出水口出来的茶汤清亮,同时防止茶叶和茶渣堵塞出水孔。
[0027]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查看茶水冲泡情况,选用透明可视材料如玻璃制作茶水盒4的前侧壁及泡茶盒的前侧壁。
[0028]位于茶水盒4下方的所述机身顶部的台面11上设有茶水保温盘,茶水保温盘表面覆盖有一层玻璃。在茶水保温盘上方的台面11上设有用于接收茶水的茶水壶12。所述茶水保温盘与电控板6电连接,通过电控板6上的继电器控制茶水保温盘的运行时长,从而控制茶水壶12中茶水的温度。
[0029]为方便用户使用,进一步地,在机身顶部的台面11上设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电控板6电连接。
[0030]进一步地,在花架3上还设有冷水盒13,所述冷水盒13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二入水口,所述冷水盒13的底壁上设有冷水出水口14。具体的,在控制室112内电控板6的另一侧设有与电控板6电连接的第二水泵15,第二水泵15的一进水端与伸入水桶中的进水管9相连,第二水泵15的另一进水端与第二入水口相连。位于冷水盒下方的机身顶部的台面11上设有用于接收冷水的烧水壶16、烧水耦合器以及保温盘,所述烧水耦合器及保温盘均与电控板6电连接。
[0031]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当需要泡茶时,使用者打开盒盖41,将茶叶放入泡茶盒的滤网上。然后,通过触控显示屏开启取热水功能,此时,第一水泵7工作,将水桶中的水向上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吧机,包括机身、底座和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架上设有茶水盒,茶水盒的顶壁上设有可开合的盒盖,茶水盒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入水口,茶水盒的底壁上设有茶水出水口,茶水盒的左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茶水出水的开关组件;所述机身的内部设有水桶容纳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电控板以及分别与电控板电连接的加热通道和第一水泵,所述电控板由外接电源供电;所述加热通道的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管,所述加热通道的出水端与第一水泵的一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进水端与第一入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盒的前侧壁可开合,茶水盒的内部前后滑动连接有一顶部开口的泡茶盒,所述泡茶盒内卡扣连接有一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滤网,所述泡茶盒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伟宿元星王培臣胡锦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柯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