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92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煎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沉槽内部固定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顶部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贴合有罐盖,所述罐盖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放置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电加热板、罐体、罐盖、放置框、电机、丝杆、支架、移动板、螺杆、H型板、螺纹套筒、排气管和净化组件,在对中药材进行煎煮时,可将药材放置在放置框的内部,然后再将放置框放置在罐体的内部进行煎煮,从而避免药材与罐体的内壁进行直接接触,同时当中药材煎煮完成后,罐盖进行打开时会连同放置框从罐体的内部取出,从而方便了对罐体内部的中药进行倾倒。罐体内部的中药进行倾倒。罐体内部的中药进行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煎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材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材的主要食用方法是将药材煎煮为药剂的形式进行服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份熬制到药剂中,方便人们进行服用吸收,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内科在对病人进行中药治疗时,相对应就会用到煎煮装置,但是目前的煎煮装置在进行煮药时,药材一般都是伴随饮用水一起煎煮,在药材煎煮时间较长后部分药渣容易粘结在煎煮罐内壁,后期清除较为不便,同时中药在煎煮过程中会产生较重的中药味,当医护人员长期吸入可能会造成身体出现不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沉槽内部固定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顶部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贴合有罐盖,所述罐盖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放置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有丝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支架,所述丝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支架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在支架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移动板顶部的过孔内部放置有螺杆,所述罐盖的顶部固定有H型板,所述H型板的顶部固定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套筒,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的内部,所述罐盖的顶部连通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架顶部的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部固定有活性炭蜂窝板,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连通固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顶端卡接连通固定,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连通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罐盖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出端滑动贯穿罐盖并固定有圆形压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罐盖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与罐体端口相适配的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壁与罐体的外壁贴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H型板的两侧壁均固定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电加热板、罐体、罐盖、放置框、电机、丝杆、支架、移动板、螺杆、H型板、螺纹套筒、排气管和净化组件,在对中药材进行煎煮时,可将药材放置在放置框的内部,然后再将放置框放置在罐体的内部进行煎煮,从而避免药材与罐体的内壁进行直接接触,同时当中药材煎煮完成后,罐盖进行打开时会连同放置框从罐体的内部取出,从而方便了对罐体内部的中药进行倾倒,净化组件能够对煎煮中药时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后排放,从而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因长期接触中药味道会造成身体不适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罐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放置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电加热板;3、罐体;4、罐盖;5、放置框;6、电机;7、丝杆;8、支架;9、移动板;10、螺杆;11、H型板;12、螺纹套筒; 13、排气管;14、净化组件;1401、净化箱;1402、活性炭蜂窝板;1403、软管;1404、排水管;15、电动推杆;16、圆形压板;17、密封圈;18、限位架;19、滑槽;2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沉槽内部固定有电加热板2,电加热板2的顶部放置有罐体3,罐体3的顶部贴合有罐盖4,罐盖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放置框5,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电机6,电机6输出端固定有丝杆7,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支架8,丝杆7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支架8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丝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9,移动板9滑动在支架8的两侧内壁之间,移动板9顶部的过孔内部放置有螺杆10,罐盖4的顶部固定有H型板11,H型板11的顶部固定有与螺杆10相适配的螺纹套筒12,螺杆10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12的内部,罐盖4的顶部连通固定有排气管13,排气管13 上安装有阀门,支架8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组件14,在使用此间煎煮装置时,通过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放置在放置框5的内部,将其与罐盖4螺纹连接固定,然后将罐体3内部加入适量的水,此时可启动电机6,电机6转动会带动丝杆7转动,丝杆7转动时会对带动移动板9往下移动,当移动板9移动时会带动罐盖4移动,罐盖4在移动后会带动放置框5移动至罐体3的内部,从而使罐盖4与罐体3贴合后,可开启电加热板2对罐体3内部的中药材进行加热煎煮,在中药材煎煮时可开启排气管13上的阀门,此时罐体3内部排出的气体会经
过净化组件14将其净化后再进行排放,当需要将罐盖4进行拆卸时,可将其与罐体3的顶部进行贴合,然后转动螺杆10使其从螺纹套筒 12的内部旋出,此时便可将移动板9与罐盖4进行分离。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组件14包括固定在支架8顶部的净化箱1401,净化箱1401的内部固定有活性炭蜂窝板1402,净化箱1401 的一侧壁连通固定有软管1403,软管1403的另一端与排气管13的顶端卡接连通固定,净化箱1401的一侧壁连通固定有排水管1404,排水管1404上安装有阀门,当排出的气体进入到净化箱1401内部后,其内部的活性炭蜂窝板 1402可对气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净化,由于排出的是水蒸气,从而当进入净化箱1401内部的水蒸气凝结后变成的水珠会存留在净化箱1401的内部,后期可通过排水管1404将其进行排出,同时软管1403的一端与排气管13的顶端采用公母接头进行连通固定,从而在将二者进行分离时能够更加方便进行操作。
[0025]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罐盖4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的顶出端滑动贯穿罐盖4并固定有圆形压板16,当放置框5从罐体3的内部脱离后,可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沉槽内部固定有电加热板(2),所述电加热板(2)的顶部放置有罐体(3),所述罐体(3)的顶部贴合有罐盖(4),所述罐盖(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放置框(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固定有丝杆(7),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支架(8),所述丝杆(7)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支架(8)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9),所述移动板(9)滑动在支架(8)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移动板(9)顶部的过孔内部放置有螺杆(10),所述罐盖(4)的顶部固定有H型板(11),所述H型板(11)的顶部固定有与螺杆(10)相适配的螺纹套筒(12),所述螺杆(10)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12)的内部,所述罐盖(4)的顶部连通固定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支架(8)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组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14)包括固定在支架(8)顶部的净化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向阳郭骐宁郭昱辰杨无忧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星斗华夏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